南京网络发言人注定悲剧

来源 :国际公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百度搜索“南京网络发言人”,截至6月1日,有4,120,000条相关记录,在谷歌上有1,710,000条记录,在新浪微博上有26个相关话题,如果单看这个数据还说明不了问题的话,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在百度搜索“南京发言人”时共有4,470,000条相关记录,这意味着因为网络发言人制度推出引发的报道和关注,占据对整个南京发言人关注体系的92%,也就是说,相比已经推出数年的政府发言人制度,仅仅推出半年多的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被公众更加广泛的关注。
  然而,被社会关注和实际的使用度却不是一个量级。截止6月1日,南京网络问政(www.njbbs.gov.cn)网站的发帖总数为4660条,日均发帖在20条左右,网站论坛统计信息显示,日最高在线人数仅为152人,考虑到这次公布的共有90个网络发言人,平均每人每天回贴数为0.22个,从发帖频率上来看,依然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由此看来,如果这些发言人都是全职的话,应该称得上是“史上最轻松的发言人”了。这样的数据下面,我们是否可以断定,南京政府这次赚足眼球的举措,将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呢?
  目前中国的公众还很容易误读新闻发言人,将发言人的言论与领导讲话混为一谈。政府新闻发言人是政府的专职沟通人员,负责将公众关心的公共决策对公众进行沟通,发言人本身并不具备公共决策职能,更不能替公众解决具体的问题。
  这种误解在网络新闻发言人身上发生的更为明显。由于网络发言人事先并无任何可供授权发布的信息,这种无具体沟通议题的发言人就演变成了公众质询的对象,而实际上发言人并无任何权力可以直接回复网民的质询问题,因此最终将导致网民的不满,从而让这一制度形同虚设。这种根本的冲突是无法通过外在约束来解决的,即使南京市政府规定网络发言人必须24小时回馈网民质询,这种硬性规定只能在流程上有效,在内容上网络发言人只能回馈“此信息已知悉,会尽快提交相关部门”之内的信息,或者最多也就是把以前的一些相关决议再重新发布一遍。
  类似的悲剧在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身上已经上演过,伍皓最终选择了在新浪微博低调隐身表明,这种网络质询式的沟通方式,并不适合用于政府对外的新闻发言。因此,从结果来评判,南京市政府的这次尝试注定会以失败而告终。
  当然,我们并不能因为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而否认南京市政府的尝试,至少这样的尝试有两层积极意义。首先,有助于建立透明行政的政府形象。如果我们把南京网络发言人看成是政府公关的一次事件策划,这次事件的策划应该算是相当成功的,向公众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政府愿意公开自己的行政决策,愿意聆听公众的声音,愿意与公众积极互动。以上三点,其实正是以前政府形象中的弱点,不透明的,高高在上的,难以接触的,这些都是公众曾经对政府的认知。从这个角度讲,即使这个发言人制度并未解决任何公众问题,至少一定程度改善了政府的公众形象。其次,政府选择网络作为创新的沟通渠道,体现了政府公关的新思维。作为事实上的第一媒体,网络沟通将逐步成为主要的沟通渠道,无论早晚,政府必须要建立这样的沟通机制。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政府发言人,必须遵循授权发布的原则,否则就完全有悖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初衷。那么该如何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网络沟通的特点,创造更灵活高效的沟通机制,让公众获得更满意的沟通效果呢?
  网络发言人依然是发言人,其最大的变革来自与公众直接沟通,省去了媒体代理人这个角色。所以网络发言人的发言也必须是主题式的主动发布为主,而非被动质询为主。由于传统新闻发布会耗时耗力,所以发布的周期通常较长,利用网络甚至可以做到每天进行主题式信息发布。南京网络发言人社区完全可以要求政府各部门每天进行例行信息发布,不同的单位预订不同的时间段。网络发言人可针对今天的发布内容,接受来自公众的问询,并在授权范围内予以解答。这种高频的主动发布同样有助于推动政府工作透明,而且针对此举的强制性规定才真正变得有意义。试想一下,如果某部门连续一周都没有需主动与公众沟通的议题发布,那么基本上可认定这个部门有不作为的嫌疑了。此外,如果南京网络发言人制度想进一步坚持下去,建立合适的专用沟通平台也是必须的作为。
  
  作者系资深公关从业人员
其他文献
当前,虽然公共关系已经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重视,但很多人仍不知道公关的效果如何量化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公关的传播手段。近日,博雅公共关系有限公司亚太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鲍伯·皮卡德(Bob Pickard)与本刊分享了他关于精准式传播的精彩观点。    《国际公关》:在项目策划、执行、评估过程中,精准式传播与其他传播方式有何不同?精准式传播的优势在哪里?在项目评估中如何体现出来?   皮卡德:精准式传播强
期刊
这是一个以责任为品牌核心的时代。当你丧失了基本的责任,让人权、环境、排放、安全这些基本的社会责任让位于你的商业利益时,再热闹的公关都是苍白的    2004年的美国,枫叶染红了森林和山丘的季节。一家跨国公司的市场部、公关部和法律部组成的联合小组被召集到一起,讨论公司将在全球推出的一个以环保为核心的新战略。摆在核心小组面前的问题是:公众是怎样看待环保的,政府、客户、股东怎么看?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公
期刊
奥美公关全球董事长玛西娅·西尔弗曼(Marcia Silverman),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很难想象,她已经在奥美工作了29年,期间寸步未离。一直以来她都非常关注社会议题传播,近日,在奥美公关北京办公室,她与记者分享了奥美独特的企业文化,以及奥美在社会议题传播方面的经验。    《国际公关》:奥美有哪些因素最为吸引你?奥美中国区的总裁也是一名女性,请问女性主导对奥美的企业文化有什么影响?  西尔弗曼
期刊
最近,有关部门连续出台多项纲领性文件来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政策出台的密集程度和调控力度均属历史罕见,尤其是“新国十条”,其内容覆盖了信贷、土地、房产等多个领域。如此“重拳”出击的背后又有哪些涵义呢    仿佛就在一夜之间,“蜗居”蹿红全国,它源自于一部描述都市房奴生活百态的电视剧。“安居乐业”此乃国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生活理念,剧中的那些似曾相识的经历刺痛了许多人的神经,也成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心头之痛
期刊
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一直是淘宝努力的方向,而他们的真实经历犹如一段佳话被淘宝娓娓道来。作为亚洲最大网络零售商圈,淘宝积极营造网购安全环境,鼓励网商诚信爱心,呼吁青年自主创业    是去大城市蜗居,还是回乡创业,义乌工商学院学生商学院的杨甫刚有自己的打算。原来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出色的履历,没有丰富的经验,然而,他却在毕业那年勇敢地选择了自主创业的道路。2008年5月1日,杨甫刚在淘宝开了
期刊
前几日,一个刚刚在新浪微博上认识的同行问我,公关的目的是什么?坦诚说,我被问住了。这个问题就像“公关是什么?”“传播是为了什么?”等问题一样,很常见,但是你如果问一百个从业者,会有一些大同小异的答案,但肯定是五花八门。  公关的目的是什么?我当时回答是——沟通解决问题;而同行的回答是——改变目标受众的观点和态度。两个答案或者都不能成为标准答案。类似这样的常识,在从业过程中,也会一直困扰着我们。这篇
期刊
这样的招聘在蓝色光标的历史上甚至在业界都是从未有过的。这既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招聘,也是一次互联网业务的练兵,蓝色光标全员参与的热情也被调动到极致    互联网业务是蓝色光标公共关系机构近年来一直坚定不移发展的核心业务。为了吸引真正的网络达人加盟,提升在互联网整合传播方面的服务能力,蓝色光标于2010年5月18日正式启动了一个针对网络达人的招聘项目——“最好的招聘”。  这样的招聘在蓝色光标的历史上甚
期刊
“什么?没有事业部?没有项目组?没有客户部?没有媒介部?没有策划部?没有活动部?”通常经过这一连串的发问之后,会紧接一句“这还是一个公关公司么?”  跟诸多从事媒介和客户工作的公关同仁交流时,他们总是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你真的遇到了这样的公司,不要奇怪,这是一家有着国际背景的公关公司。对于一些见识尚浅的公关新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操作模式、不同的理念的差异、不同的管理架构上,国际公关公司总显得如此神
期刊
6月17、18日,由中国家电协会与中国陶瓷协会主办召开了家电用陶瓷内胆生产应用情况研讨会,6月21日上述协会的官方网站公布了企业抽检结果和专家论证鉴定结果,并由两家协会发布了联合声明: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紫砂隶属陶器,是一种“更为安全的无机材料”,在我国广大地区都有比较丰富的储量。至此,历经近一月的“紫砂门”事件似乎由权威部门做出了结论。  之所以造成这么大的一场虚惊,我觉得有两点关键的原因。首先是
期刊
融创员工的工作不再枯燥,不再艰涩,在这样一个处处为员工身心着想的企业里,员工的灵感将随着思绪飞跃天上直捣海底,享受每一天的工作乐趣    在与国际接轨的今天,绿色办公已经越来越多的被上海、北京等地的大企业采用,他们重新改造办公区或者搬新写字楼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办公环境。融创在对办公室整体装修后,启动了“绿色办公”总动员活动。不同是,融创对“绿色办公”有自己的理解,不仅办公环境要“绿”起来,员工的心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