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集体雷锋”的红旗永不褪色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gc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次赴京参会前,全国人大代表、“南京路上好八连”指导员闫永祥忙着与上海大学一同探索军地共建共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会上,他提交了一份相关建议,受到与会代表好评。
  “习主席称赞八连是我军的一面旗帜,勉励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永葆人民军队的本色。”回想起2013年3月11日习主席亲切接见时的场景,闫永祥仍激动不已。3年来,闫永祥和八连官兵牢记习主席嘱托,与时俱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积极投身强军实践,锻造能打胜仗的“特战尖刀”。
  闫永祥告诉记者,连队在开展为民服务活动中争当排头,并将其打造成一个品牌。“我们连队从1982年开始已经撤离了南京路,到现在已经34年了。但是我们感觉从来没有离开,从1982年3月20日开始,连队在每月10日、20日到南京路,组织开展理发、磨刀、补鞋、量血压等为民服务活动。”闫永祥感慨地讲了一个故事,“八连以前照顾过一位老人,他早年在圣约翰大学读书。当时老人的腰有问题,没有办法正常站立。后来在八连一位班长的帮助下,老人终于能够站立起来了。老人比较喜欢吃羊肉水饺,每到逢年过节时,八连官兵就在连队包好了带给他。老人搬离了南京路以后,八连官兵通过居委会找到老人地址,继续照顾他,直到2008年7月老人去世。”
  雷锋的一生就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一生。“好八连”官兵继承和弘扬了这一传统。闫永祥介绍说,连队之中,到处可见“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的标语,他们还形成了节约“五个一”、津贴消费“五个一点”等好传统,让低碳环保、勤俭节约成为风尚。对自己一分钱也要数着花,但对人民群众,多少钱也不在乎。前些年,失学儿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连队官兵又积极与山东沂水县和安徽省滁州市21名贫困学生结成对子,战士们把平时省吃俭用存下的津贴费捐献给他们,让这些祖国的花朵能够顺利地完成學业……
其他文献
日前,天津市和平区劝业场街南京路社区开展2016年暑期“爱民互助会”助学助困爱心捐赠活动。今年88岁高龄的侯海清老人,冒着酷暑前来参加活动。据了解,今年是全国“志愿者之星”、和平区“老雷锋”侯海清老人捐资助学的第16个年头。16年来,他共资助困难学生20人,资助金额累计20余万元。在他的爱心感召下,2010年,社区成立了“爱民互助会”,越来越多的志愿者、爱心人士加入到助学助困的队伍中。(文/图|北
期刊
8月25日,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上校表示,美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不仅是一个战役战术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这种做法打破了地区的战略平衡,损害了中国的战略利益,破坏了中美、中韩之间的战略互信。打个比喻说,部署“萨德”系统就像在本地区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盒子”,其引发的恶果不容小觑。  “萨德”是个什么鬼  “萨德”,是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英文简称THAAD的音译。冷战后,美
期刊
有人到瑞典参观沃尔沃汽车总部时,看到了这样感人的一幕:这里有2000多个停车位,每天上班时早到的人总是把车停在远离办公楼的车位上,天天如此。  问:“你们的车位是固定的吗?”  他们回答:“不是。我们到得早,有时间多走点路。晚到的同事或许会迟到,时间紧,把车停在近的地方,方便他们快点到位。”  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折射出的是一个民族的风尚。瑞典人这种先为他人着想、甘愿自己麻烦的高尚风
期刊
8月26日,在福建省南安市洪濑瑞基广场,洪濑中心小学35名小记者与洪濑心愿志愿者携手,开展了义诊、义剪便民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为社区居民提供讲解服务信息、义诊、理发等服务。小记者们则从旁协助,做一些递工具、送水的工作,同时不忘本职工作,对志愿者和社区居民进行采访。通过此次活动,小记者们受益匪浅。他们意识到:“‘活雷锋’一直就在我们身边。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让雷锋精神开出一朵一朵花儿。”(文/图|
期刊
9月5日晚,受英国上议院邀请,英国新经典出版社总经理黄永军在伦敦市作了主题为“世界比以往更加需要一个成功的中国”的演讲。  黄永军在演讲中首先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进步。他说,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领导人凭借其智慧、勇气和魄力,与人民共同努力,给中国带来了惊人的变化。这些年来,中国取得了很多值得骄傲的成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巨大的贸易顺差和外
期刊
魏巍,2011年加入重庆银行西安分行,先后在储蓄、出纳、现金大库等岗位工作,现为自助银行管理员。他每天在辖内的自助银行之间奔波,定期定时维护设备。若是遇上客户取款时卡钞、卡纸,一个电话,他便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客户解决问题。尽管每天很忙碌,但是魏巍乐此不疲,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次服务,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我是唯一的那个人,无论如何我要救她”  2012年9月的一天,中华骨髓库的一个电话打破了
期刊
近日,全国首个社区学雷锋志愿者风采展示馆在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道红巾社区成立。作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的红巾社区,先后涌现出3700多名学雷锋志愿者。新成立的展示馆由“雷锋精神内涵篇”“雷锋精神传承篇”“雷锋精神最美篇”“雷锋精神成果篇”4个部分组成,珍藏了郑忠义、亢秉铨、景亚栋、冯慧莲、杨学惠、焦玉梅等20余名社区优秀学雷锋志愿者所获的证书、奖状、学雷锋实物等展品共300余件。(文/图|王文
期刊
杨明盛山西省阳泉市矿工多次见义勇为 奋不顾身排险情  布日格德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海关职工临危不惧 制止持刀歹徒行凶  刘志刚吉林省吉林市雷锋的哥见义勇为追停歹徒 被誉编外“巡警”  张传梦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六旬老人跳入冰河勇救落水女子  陈红明、高成奎、李玉红江苏省盐城市好干部、好老师面对特大灾害英勇救人  陈庚、胡浩强浙江省嘉兴市95后青年联手救起轻生女  郭士发安徽省淮北市热心教师奋不顾身勇
期刊
李福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好丈夫10余年精心照顾“渐冻症”妻子  殷志军上海市徐汇区孝子多年照顾瘫痪双亲 言传身教埋下“孝”的种子  薄树林江苏省常州市保洁员带着九旬痴呆养母工作 只为寸步不离照顾  吴兆乾江苏省连云港市八旬老翁悉心照顾病瘫妻子40年  周长芝江苏省徐州市中学校长辞职开办敬老院 给300余位老人一个温暖家  沈伟伟浙江省宁波市国税干部20余年照顾患病父母 创建孝德中心反哺社会  
期刊
晋怡北京市通州区85后女法官清正廉洁一心为民  松岩北京市西城区京剧团长粉墨春秋40载 带病坚守工作一线  六姐妹护理组河北省唐山市护士团队32年爱心接力扎根一线 做患者的贴心管家  曹力、白雪峰河北省唐山市一线记者“7.18”特大暴雨中徒步20余里及时报道灾情  魏玉生河北省邢台市村支书暴雨中转移村民 家中受灾仍坚守岗位  郑云宝辽宁省营口市环卫工坚守垃圾填埋场11年 获赞“当代时传祥”  邵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