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aijj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这段经文讲到的“三”,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它既是太极之妙用,为造物之始,而有“三生万物”;同时又是先天与后天的具足,包涵了万物的本质--即“冲和”之整体.一切事物的发展和演化,其始为一(太极),化为二(阴阳),合为三;同时任何事物又都是广义的精、气、神三宝的具足,即现今所谓物质、能量、信息的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因此,这个“三”体现出“形而上”与“形而下”世界的圆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B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6例PBL,免疫组织化学法确定瘤细胞性质,使用的抗体有CD3、CD45Ro、CD20、CD79、CD5、cyclinD,等,并结合临床资料及预后讨论.结果:6例PBL中有3例属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3例属于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ZL),DLBCL一般肿块较大,发展迅速,患者均在术后7个月~41个月死亡,中位生存期16个月.
目的:研究骨髓转移瘤的临床和形态学特点。方法:分析总结21例骨髓转移瘤的临床及形态学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以骨痛、贫血、血小板减少常见,易误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和其他血液病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研究骨髓活检在恶性浆细胞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骨髓组织塑料包埋H-Giemsa-E染色,高倍镜观察增生度,骨髓瘤细胞数量、分布、形态及造血组织比例、各阶段形态、分布,有无骨破坏等.结果:42例患者中39例增生活跃至明显活跃,27例骨髓瘤细胞呈片状或填塞状分布,37例造血组织广泛减少,38例有骨小梁破坏.结论:骨髓活检在恶性浆细胞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判断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目的:了解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血液成分单采术结合常规疗法治疗16例血液系统疾病,其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4例,急性白血病9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3例,应用连续流动血细胞分离机(CS-3000 Plus),进行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分离时间约3 h,抗凝剂均用枸橼酸钠.术后分别选用羟基脲、环磷酰胺或常规化疗.结果:血细胞单采后,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有程度不同的下降
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人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创新潜能充分挖掘出来,是新时代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社会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为学生营造和谐、宽松、自由的创新氛围;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近年来,医易研究似乎形成了一个热潮.然而由于研究人员、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的不同,使得该项研究出现了不少问题,对此,有必要静下心来好好地反思一下.
目的:观察早期强烈化疗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方法:83例ALL患儿用CODPL方案诱导治疗,缓解后用CAT、HDMTX、EA、VPDL方案早期巩固强化治疗,用MTX、6蛳MP、V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研究白细胞去除术联合化疗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LAL).方法:对54例HLAL患者进行白细胞去除术后,进行诱导缓解化疗,同时对30例HLAL患者行单纯化疗作对照.结果:采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