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温和的周恩来1953年因何事大怒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3年的一天,周恩来在中南海怀仁堂作报告。当他谈到我国拍摄的故事片《翠岗红旗》时,平素轻易不发火的他严厉地批评了当时电影部门的领导人。原来在1951年,中国电影代表团携这部影片去捷克斯洛伐克参加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在竞选放映的时候,这部故事片引起意外的强烈反响,产生了轰动效应,认为它形象地涵盖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影片中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离开江西老区的家乡,别离了妻子,踏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征之路,20年后,已是人民解放军将领的他又亲率大军解放了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
  这部影片很受大家喜爱,口碑甚好。为此,由多国组成的评委、各国电影艺术的权威们几乎一致推选《翠岗红旗》荣获大奖。可是,中国代表团的领导却坚持不接受这个奖项。当周恩来听说了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两道剑眉一挑,严厉地批评说:“这是一种民族自卑感在作怪!这简直不像解放了的新中國人民的代表!”
  (摘自《老年生活报》孟红/文)
其他文献
陈赓与傅涯的三个儿子如今都是子承父业,其中陈知建离休前是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陈知庶曾任驻港部队副司令员、甘肃军区司令员;陈知涯则是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在子女眼中,父亲不是最战功赫赫的人,不是最位高权重的人,却是最不被遗忘的人……  幽默温和、有情有义的陈赓  陈赓的经历与许多将领有所不同。他念过师范、英文,受过正规的初级军事教育。在黄埔军校一边接受正规的军事教育,一边参加战争实践,这都使
期刊
我是个退休教师,也是一位老共产党员,对文史、尤其是党史有浓厚兴趣。我今年72岁,曾被家乡县党史办借调过,曾亲自拜访过林维先老将军(开国中将,时任中纪委委员)。自从开始阅读《党史天地》后,我就对它情有独钟。在我看来,《党史天地》在内容方面做得很好,堪称文史刊物的模范。  我是去年与贵刊结识的,每期读后收益匪浅,感受良多。特别是拜读贵刊今年五月的上半月和下半月的两期,倍感兴奋。我认为,贵刊既有史实,又
期刊
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逐步取代了中央书记处和中央政治局,实际上成为“文革”中发号施令的机构。“全军文革小组”正是在这一时期成立的,刘志坚是第一任组长。此后,在仅仅两年多的时间里,刘志坚、徐向前、肖华像走马灯一样在“全军文革”组长这个位置上轮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刘志坚维护陈毅被革职  刘志坚曾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双腿曾3负重伤致其行走不便,但他一直在军队担任领导工作,并于1955
期刊
1945年8月20日,何健生与蔡云翔、白景丰策划汪伪国府专机班“建国号”飞机起义,飞机从江苏扬州机场起义飞抵延安,是八路军拥有的第一架飞机。  何健生1909年生于连平县元善镇,1930年参加广东空军。1937年8月,在中国空军首轮对上海侵华日军的强势出击中,何健生是这场对日空战中执行轰炸任务的中国军人之一。此后,何健生参加了湖南衡阳等地的对日作战,先后26次完成轰炸日军任务。  1940年秋,何
期刊
1936年,西安事变一发生,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博古、叶剑英为中共代表团,飞赴西安。但此后,博古的行踪变得扑朔迷离。虽然博古是西安事变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在事变中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目前学术界对博古在“西安事变”中所起作用的研究相当薄弱。  博古的行踪十分神秘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一发生,中共中央就于12月13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决定:“派周恩来、博古、叶剑英为中共代表团,飞赴西安。
期刊
1910年秋,毛泽东离开韶山冲去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因其仰慕梁启超(号任公)的犀利思想和泼辣文笔,便以“子任”為笔名,其意为以天下为己任。当时,毛泽东还有个“毛奇”的外号。这个名字本是德意志建国时一位赋有文韬武略的著名将军(德文为molkt,音译为“毛奇”),同学们给他取了这个语意双关的外号,表明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志向非凡,才华超群,深受学友们的爱戴与推崇。  1929年7月至10月,毛泽东离开
期刊
1921年7月6日,瞿秋白在共产国际“三大”的会场上见到了列宁,成为第一个零距离接触列宁的中国记者。瞿秋白用流畅的文字,向中国读者第一次介绍了列宁的形象。  在瞿秋白之女瞿独伊的记忆里,瞿秋白在会间的走廊里追上列宁要求采访。列宁对瞿秋白并没有挥手拒绝,而是停下來与他进行了简短的交谈。由于列宁这个时候会务实在太繁忙,他指给瞿秋白几篇有关东方问题的材料让他参考,然后说了几句话,便道歉忙碌去了。  瞿秋
期刊
据美国解密的档案透露,1941年9月,美日两国政府开始秘密谈判中国与西南太平洋的局势。时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胡适闻讯,立即在美国总统罗斯福与国务卿赫尔两位决策者之间展开攻势,防其在关键时刻做出有损于中国的举动。但美国为了自身利益,还是决定与日本妥协。  胡适得知后,极为震怒,并立即求见罗斯福,请求对方出面阻止这一有害中国利益的方案,同时请求英国方面共同对这一决策提出抗议。英国首相丘吉尔经过反复权衡,
期刊
卢福坦,生于1890年,山东泰安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斯大林与共产国际指示中共,要求大量提拔任用工人出身的干部进入领导岗位。于是,卢福坦与向忠发成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六届四中全会又因王明提携成为政治局委员。  1931年6月,向忠发被捕叛变,中央政治局被迫紧急改选。在共产国际的授意之下,王明、周恩来拟定了新的政治局名单,卢福坦也被指定为政治局常委之一。然
期刊
提到李锡九,一些人只知道他是国民党元老、民革中央委员,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中共秘密党员。新中国成立前,李锡九按照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一直在国民党军队中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直到1980年,李锡九的中共党员身份才正式公诸于世。  毛泽东登门拜访李锡九  李锡九,1872年生,河北省安平县任庄村人。1904年毕业于直隶农务学堂,次年在日本留学时结识孙中山,开始进行革命活动,成为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他191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