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C-MS和化学计量学的不同采收期祁艾挥发油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sb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叶为菊科蒿属植物艾Artemisia argyi的干燥叶,祁艾为艾叶道地药材之一.祁艾含有挥发油、黄酮、有机酸和萜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挥发油类成分为祁艾主要活性成分.为了研究不同采收期祁艾药材中挥发油类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祁艾药材的适时采收期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该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5个采收时期共30批祁艾样品总挥发油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第3个采收时期(端午节前后)祁艾药材总挥发油含量最高;进一步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祁艾挥发油类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共鉴定出30种挥发性成分.在明确了祁艾药材挥发油类成分种类及相对含量的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了不同采收期祁艾挥发性成分差异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祁艾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共寻找到8个差异性化合物,分别为α-松油烯、γ-松油烯、D-樟脑、香芹醇、α-copaene、异丁酸异龙脑酯、α-律草烯和氧化石竹烯.所鉴定的差异化合物中α-松油烯、γ-松油烯、α-copaene和氧化石竹烯的相对含量变化趋势与祁艾总挥发油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为第3个采收时期达到峰值,而D-樟脑、香芹醇、异丁酸异龙脑酯和α-律草烯相对含量在第4个采收时期达到峰值.通过以上研究,为祁艾药材适宜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其他文献
近年来,以肝损伤为代表的中药安全性问题和事件频发,其中,何首乌是千百年来广泛应用且认为“无毒”的补益类中药,但近年来其肝损伤事件频频报道,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为中医
利用视觉分析仪测定焦栀子炮制过程样品的色度空间参数,分析焦栀子炮制过程颜色变化规律,并测定美拉德反应相关成分总还原糖、总氨基酸、5-HMF(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变化情况,
采用培养甘蓝型油菜带柄子叶和上胚轴的方法,进行了建立油菜外植体高效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将带柄子叶接种于含0~7mg/ 6-苄基腺嘌呤(6-BA)的MS培养基和含1mg/L 6-BA,0.1~1.0m
野生当归几近濒危,研究其种子生物学特性,可为野生当归引种保育和品种改良奠定基础.该文系统研究了野生种子的形态结构、千粒重、种子活力及贮藏特性等基本生物学特性,并重点
为建立一种快速有效识别中药苦杏仁不同炮制品及走油程度的科学评价方法,引入电子鼻获取苦杏仁客观化气味信息.以苦杏仁、炒苦杏仁、燀苦杏仁3种炮制品及未走油、轻微走油、
该文作者采用较为先进的实验技术,对香棒虫草(Cordyceps barnesii Thwaites)的概略养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总糖、灰分)、氨基酸、矿质元素、虫草酸(甘露醇)、虫草素(3-
研究表明R2R3-Myb转录因子在应答非生物和生物胁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其分离并进行Myb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对阐明植物适应或抵御逆境机制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在生物信息学分析
论述了张集煤矿2·18特大突水灾害淹井停产后,地面注浆截流工程钻孔的测量与标定工作.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asurement and calibration work of the borehole grout
为探究沉香不同层之间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该文采用Hiseq高通量测序分别对沉香不同层样品进行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 表明,沉香5个分层15个样品共获得1 150 096条优化序列
动物药被历代医家称为“血肉有情之品”,是中药的重要分支.动物药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应用历史悠久,在抗凝、抗血栓、抗疲劳、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惊厥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