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劳动合同法》中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思考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劳动合同法》颁布以来,无固定期限合同条款作为其中重要一项,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与热议,关于其利弊的认识也引起广泛的争议。一方面,有人认为无固定期限合同限制了企业的自主雇佣权利,也束缚了劳动者的自由;另一方面,有人认为它有利于缓和劳资关系,促进了企业、个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将从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实施现状、实施的效果评价两方面出发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一、相关概念解释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情形: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在法律规定的情形出现时,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1.劳动者已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1项、第2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实施现状
  自2008年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无固定期限合同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微乎其微,差强人意。原本旨在规范企业雇佣制度、维护职工权益的一项措施,真正实施起来却远远违背了当初的预期。一方面,很多企业为了躲避对连续工作十年以上的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通常都选择了在员工司龄接近10年的时候,与员工先解聘再重新订立劳动合同的做法。其实,早在2007年,在新《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的前一年,华为公司为应对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实施所采取的行为成了当时关注的焦点。华为公司总共对涉及到此项政策的上万名员工采取了先解聘再重新签订合同的做法。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华为认为无固定期限合同不利于其及时吸收优秀人才,淘汰不符合需要的员工,也就是不符合优胜劣汰的原则。当然,华为公司也为此付出了对这上万名员工进行一定补偿的代价。总之,真正落实无固定期限合同的企业少之又少,拖延实施此项政策、观望同行的做法成了企业间心照不宣的行为。另一方面,对于很对年轻劳动力来说,劳动流动性更强、跳槽也更频繁,加之我国目前社保还未达到全国统筹的水平,很多初入职场且不打算长期在一处工作的员工嫌离职时相关手续烦琐,于是并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所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这项条款也起不到应有的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
  三、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实施效果评价
  毋庸置疑,无固定期限合同立法的初衷是好的,就是为了改善我国劳动力市场上雇佣关系短期化、非规范化,为劳动者创建一个相对稳定的就业环境,从而实现劳动关系的长期化,并最终通过就业的稳定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具体来看,对于绝大部分劳动者来说,无固定期限合同为他们与企业建立长久持续的劳资关系提供了法律支持和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能够减轻一些负担,增强归属感,更高效更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对企业来说,无固定期限合同降低了员工离职率,避免大规模频繁的人员流动,某种程度上为企业节约了一部分成本。
  但我们更能明显的看到,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实施效果远远不及政策制定的预期,也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功能。在我看来,其原因可以归于一下几方面:
  首先,无固定期限合同条款并不十分符合我国劳动力市场当前的实际情况。在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背景下,劳资双方地位也十分不平等,劳动者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劳动合同签订期限的权利很大程度上掌握在企业手中,而劳动者为了守住工作,有时不得不向企业低头。这就使得无固定期限合同签订的权利掌握在企业手中,如果企业认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对其不利,则劳动者很难甚至不敢主张自己的权益。
  其次,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措施也未能为无固定期限合同的签订提供有力的支持。前面也提到过,由于目前社保统筹层次还不高,异地转移仍然较麻烦,也使得很多工作流动性很强的群体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而这些群体又往往是弱势群体,如农民工等。
  最后,劳动者自身的法律意识不强,法律监管部门也未做到有法必依、严格执法。一方面,我国劳动者普遍维权意识淡薄,真正能够意识到通过法律来保护劳动权益的微乎其微,很多人对劳动法了解不多,更谈不上对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认识。另一方面,相关监管部门对企业劳动合同的签订行为也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使得法律条款形同虚设。
  四、改善无固定期限合同实施效果的建议
  首先,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行业应结合其自身行业特征、劳动力特征区别对待。例如,对于流动性较强的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采取灵活措施,允许其在某些特殊岗位,根据具体情况与劳动者签订固定期限合同。
  其次,执法部门应严格执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部门对劳动者提出的维权请求应予以重视,对涉嫌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企业依法办事,严惩不贷。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劳动法的普及,使劳动者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防患于未然。
  最后,可以通过提高社保统筹层次,降低异地转移的烦琐程度,从而提高无固定期限合同的签订率,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相信在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和完善,以及从实践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的情况下,无固定期限合同一定能不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而发挥其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协调劳资双方关系的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颖.无固定期限合同被误读的法律分析.人民司法,2009.
  [2]李慧敏.论中国语境下无固定期限合同的不合理性.中国商界,2010.
  [3]李小芳.浅析《劳动合同法》中的无固定期限合同.企业家天地,2010.
  
  作者简介:刘帅(1990-),女,吉林四平人,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研究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 。
  (责任编辑:赵春晖)
其他文献
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作为支票清算的“高速公路”,自2007年6月25日成功上线以来,实现了全国支票的互通使用,但由于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克拉玛依市支票影像业务发展出现了“停滞”的现象。为解决支票业务发展缓慢、使用率低和退票率高的问题,人行克拉玛依中支于2013年上半年组织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支票影像交换业务实战演练、召开座谈会,深入了解克拉玛依市支票影像交换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制约业务发展的症结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外出旅行中常见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方法:对15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对70名患者在旅行中发生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70名患者存在问题有:
【摘要】近代以来,学者将民事责任划分为民事契约责任和民事侵权责任,早期商品经济中 “契约和侵权”两分法的民事责任体系,尚能满足当时实际生活需要。市场经济日趋发达的当代,由于交易关系较之以前更复杂,所以二元的民事责任模式已很难再满足维持秩序的需要。为此,“契约-侵权-保护”的提出更能适应复杂的商品经济的需要。  传统民法奉行“契约自由”和“无过错责任”为基本原则,契约责任重在保护契约为目的,以当事人
目的调查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 )患者主要病原菌的构成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1月在至2017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EICU和ICU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收集各种标本进行细茵鉴定和药敏试验;对其临床资料、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04例患者。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16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最多,占74.8%。耐药性分析显示:革兰阴
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和宫腔超声、造影术联合使用,在子宫腔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的60例患者来进行分析,共有3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和
近几年来,随着央行加强对流动性的管理,民间借贷风起云涌,已经从过去的分散借贷迅速向民间融资演变,暴富神话和崩盘惨剧轮番上演,风险泡沫越吹越大并不断向金融系统蔓延,加速了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迅速上升。  一、民间融资“繁荣”下的陷阱  案例一:一个粉条作坊的融资神话。  林口县有一个村因盛产粉条而闻名,而张某更是因自家的粉条质量上乘闻名全县,尽管只是一个手工作坊,但还是得到了政府的高度关注。在想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撤机后序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需要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而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机械通气、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通气模式为SIMV-CV。临床判断为肺部感染控制窗(PIC)时通
期刊
@@
目的:分析并研究宫颈病变诊断当中TCT和HPV联合检测的结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1080例患者作为不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TCT和HPV检测,根据
目的了解多家县级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治疗实施的状况和质量改进对预后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对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10家县区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COPD患者信息。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法评估营养实施与预后的关系。随机收集4家参与单位质量改进后COPD
期刊
@@
目的:探讨和研究对慢性肛裂患者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进行临床诊疗的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自2015年06月~2016年06月以来,在中医肛肠科进行手术诊治的70例慢性肛裂患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