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青岛品牌之都升级路径

来源 :中国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任市委书记王清宪履职青岛后,围绕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的新的重要战略支点”开展了不少具体工作,让这座品牌之都、国家中心城市真正发挥它的带动辐射作用,并提出了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国际城市的目标。这四个词八个字,明确了青岛作为一座现代开放之城的战略定位。从品牌的视角来看青岛的发展,可以发现这座品牌之都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必须以清醒的头脑审慎对待、必须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挑战、必须以奋勇的姿态全力突破。
  1.城市品牌战略需要升级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出台《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品牌是企业、城市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的战略定位。品牌引领高质量发展,是以城市的综合服务实力为基础、以城市的差异化竞争实力为特征、发挥自身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形成的战略性核心竞争优势,能够引领、驱动该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高质量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城市群的集合发展,最终形成品牌之都强大的品牌吸引力和领导力。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城市变革史。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民最迫切的需要就是吃饱、穿暖、用好,青岛把准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在与之对应的食品、纺织、家电制造等轻工业方面发展迅速,推出名优产品培育计划,集合全市之力培育出享誉中外的“五朵金花”名牌产品,探索出了品牌产品、品牌服务、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品牌城市的创新路径,带动了品牌之都的发展。但是之后,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过渡发展阶段,我国经济亟待摆脱对传统资源和环境的依赖,实现由要素规模驱动向创新引领驱动转型升级。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新动能的战略机遇期,青岛未能借势品牌之都的声誉,结合新时代的需要,顺势而上进行品牌战略升级。品牌青岛的整体形象未能及时进行清晰的战略定位设计;品牌青岛子品牌缺乏系统规划;传统产业品牌在新技术、新模式、新服务的运用方面融合性不强;老字号品牌的活化、新兴品牌的培育、高端品牌的塑造动力不足。反观深圳,呼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在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2.4万亿元的GDP,面积只是青岛的六分之一,产出是青岛的两倍!究其原因,就是深圳大力发展了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制造业(以华为为代表)、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以腾讯为代表)这两大品牌产业,并围绕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为产业集群中的代表性企业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深圳经验的成功,既是深圳效率、深圳精神的成功,也是深圳抓住先进制造和信息服务这两大产业进行突破式培育的成功,开放的思维、先进的文化、领先的科技,为深圳城市品牌树立了动力十足的品牌形象,让深圳释放出创新魅力。



  2.品牌青岛主导形象需要点亮
  品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一个体现竞争性的烙印。城市品牌建设要立足市场需要和利益相关群体,不断强化该城市品牌形象的识别度,以增强该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品牌吸引力。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区域的自然、文化和消费习惯特色鲜明,区域品牌形象各异,因此,可以构成各自的“区域品牌形象标识系统”。如山东的品牌形象“好客山东”、云南的品牌形象“七彩云南”、桂林的品牌形象“山水桂林”、東平的区域品牌形象“水韵东平”等等,都是非常典型的区域品牌形象。这些区域品牌名称配合上具有识别力的品牌标识设计,能够迅速启动和加深人们对这些区域的品牌印象。值得一提的还有被称为“中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杭州,从一个旅游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市向一个具有强势辐射效应的“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品牌城市形象转型升级,依托的是其富有活力的数字经济基础和阿里巴巴等品牌龙头企业的带动。青岛从产品品牌、服务品牌向品牌建设的各领域延伸,到2005年摘得品牌之都美誉,不断加大品牌城市宣传,城市品牌建设的意识不可谓不超前。但是,青岛在奥帆赛后十年的品牌之都建设中,躺在品牌之都这一荣誉称号上沾沾自喜,满足于“五朵金花”或“新五朵金花”的培育,沉浸于啤酒之城、音乐之岛、影视之城、帆船之都、上合青岛等一张张城市名片的集成效应中,城市品牌的主导形象因为没有战略性定位设计、缺乏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的支撑而日益模糊,没有形成青岛区域特征和整体形象,当然也谈不上在城市品牌符号、品牌理念、品牌文化、品牌创新方面形成内涵挖掘和系统策划。
  3.品牌青岛的有效支撑需要加强
  城市品牌特指城市区域特征和整体形象,由一系列子品牌如企业品牌、产业品牌、集群品牌、旅游品牌、文化品牌等作为支撑。城市若没有品牌,政治、经济、文化叠加的特色魅力就无法得到有效释放,无法形成强大的双招双引竞争力;产业集群构画若未形成品牌化思维,创新成果就无法升级为产业活动,更谈不上创新价值的实现。客观分析,青岛品牌之都的建设尚有多处短板:品牌产品的含金量尤其是科技创新的含金量需要增强,品牌服务的体验感尤其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方面需要创新,行业名牌企业、著名企业家、卓越经理人的涌现速度正在减缓,十大产业集群未能按照品牌供应链构建思维形成产业集群公用品牌效应,除了以动车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品牌集群和消费电子品牌集群外,青岛产业品牌支撑乏力,海丽雅、特锐德、明月海藻、远见集团等品牌企业虽然各具创新特色,但是由于自身体量、知名度、发展规模等制约因素影响,还未释放出对品牌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
  4.品牌生态培育需要创新方法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青岛大力推进名品名牌培育工程以来,青岛品牌建设通过“强势政府”的推动,在培植品牌资源形成品牌发展梯队、扩大品牌经济规模、提升品牌经济层次、加快品牌经济集群式发展、完善品牌经济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和培育,但是缺乏大胆创新的思维和举措,尤其是在发挥以市场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以战略新兴产业为动力的品牌经济集群式发展方面显得活力不足,未能建设成具有时代引领性的、品牌经济集群式发展的生态格局。与此同时,广州、深圳、上海、宁波、苏州、杭州等城市拥有的知名品牌数量不断增多,优势品牌集群涌现,与青岛的差距不断减小。深圳18年来持续坚持品牌建设,坚持进行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评价活动,率全国之先,创建政社合作的品牌建设平台——深圳知名品牌评价委员会,形成政府推动指导、企业自愿参加、社团具体组织、市场公开评价、专家现场把关、社会广泛参与的品牌评价机制,政、社、媒、产、学、研紧密结合,开展高层次品牌建设活动,共评选产生720个“深圳知名品牌”。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际,深圳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坚定不移打造更具时代引领性的深圳知名品牌”的重要战略。反观青岛品牌之都建设,从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主导、社会支持等多个维度还未能实现真正的效能发挥;品牌培育工作分散在经信、发改、质检、工商等不同职能部门,从政府品牌培育的引导和服务上未能形成合力;未能建设起全市范围内各相关部门联动的品牌评价培育体系,品牌培育和奖励也不连续。   青岛品牌之都该如何出发?从品牌引领的角度,应该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从四个战略创新为新起点,全新出发,再创辉煌。
  首先,从在探索中前行的城市品牌战略,向科学发展的城市品牌战略演进。
  品牌经济是以品牌的个性要素积累和特色竞争力呈现为特征的经济,是强调差异化和区隔性的经济,其外在表现是商标识别,内在支撑是专利技术,生成土壤是情感文化,核心灵魂是品牌个性。它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呼应时代需求为引领的经济。应该看到,伴随消费升级,在品牌产品和品牌服务供给层面,品牌正在从抓质量、抓声量、抓卖点、抓形象、抓个性过渡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价值品牌时代。同样,品牌城市的竞争也从以前单一的土地、厂房、生产线、产业园等有形资产思维,过渡到以知识密集、人才密集、技术密集、金融密集为核心的,以高文化体验为特征的,以制度、规则、标准、信用为优势的新型竞争力,而这正是品牌引领的要素。富有内涵、具有好感度的城市品牌,可以直接拉动城市在经济、文化、政治、外交领域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提升,体现出无形资产放射的强大效应。如果说过去青岛品牌之都的建设是摸著石头过河,以品牌宣传为主导,以品牌声量为目标,从抓名品名牌向品牌之都的形象建设和传播演进,那么今天的青岛品牌之都建设就应该立足真正的品牌引领,立足青岛的历史、自然、人文、产业、经济特色,通过城市品牌科学定位,从品牌符号、品牌理念、品牌文化、品牌创新、品牌金融、品牌标准等多维度科学建设青岛品牌之都的IP,形成独特气质与品格,并从品牌青岛子品牌体系的建设规划方面全方位构筑城市品牌体系。通过区域品牌目标受众的分析,可以得出目标市场的五角星模型。各类目标受众对区域产品的需求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同时,目标受众又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任何一类要素品牌的消费者都可以转换为另一类要素品牌的消费者。从产品的提供者和目标受众角度进行品牌划分,有利于从品牌营销的角度确定营销主体和消费者需求,从而为区域品牌及其子品牌建设的完整性提供参考。在品牌青岛城市品牌战略的顶层设计下,构筑适合品牌青岛实际的品牌培育、评价、认定、保护等机制,全方位、全维度地深入夯实青岛品牌之都建设的基础,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资产的运用管理水平,构建更具时代引领性的城市品牌形象,奠定青岛这座城在山东、在中国、在世界的强势品牌烙印。
  第二,从“五朵金花”品牌战略,向金花朵朵共生共荣的品牌生态战略演进。
  城市品牌建设是一个基于顶层设计的系统工程,城市品牌建设与产品品牌、服务品牌、企业品牌等微观品牌建设应当相辅相成,应该关注顶层架构和进行全盘考虑,进行整个城市品牌生态环境的营造。可把差异化程度最高、发展潜力最强,并能带动其它要素品牌发展的品牌定义为核心品牌(或称城区主品牌);把必须获得发展,但潜力一般或比核心品牌稍次的品牌定义为次核心品牌(或特色品牌);将支持核心品牌、次核心品牌发展的区域品牌资源定义为要素品牌。当前青岛围绕“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城市定位,全方位搞活一座城,青岛期待着突破“五朵金花”城市品牌形象,形成全新的青岛城市品牌定位,并以此为引领,推进形成品牌建设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共争艳的品牌生态新时代,实现城市品牌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品牌力生生不息。具体可立足行政区划的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如时尚市南、阳光城阳、品质崂山、诚信即墨等青岛各区市品牌建设,依托产业集群如北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区域产业公用品牌建设,依托单一行业品牌如崂山茶、海青茶等区域行业公用品牌建设,依托区域单一产品公用品牌如马家沟芹菜、胶州大白菜等产品公用品牌建设,依托区域产业整合品牌如青岛家电品牌建设等,进行城市品牌支撑体系的有序规划、科学建设。同时在行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服务品牌、个人品牌、机关品牌、党建品牌、文旅品牌等品牌品类方面不断开拓创新,增品种、提品质、创价值,以区域品牌的生态系统共生共荣,形成引领作用,推动青岛品牌生态簇群的整体创新和百花绽放。政府部门应联动起来,推出品牌青岛建设升级新政,发挥好品牌培育政策引导作用;中介应组织联动起来,主动错位互补发展,发挥好品牌服务作用;品牌企业联动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同业异业联盟,培植自身品牌生态圈。在品牌建设的顶层架构设计方面,可以党建品牌为引领,以党政机关为示范,以窗口行业为重点,以示范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中心为平台,以产业集群为支撑,以行业名牌为亮点,以品牌院为研究和咨询高地,全方位培育各领域、各行业、各品类品牌生态。





  第三,从名品名企的品牌战略,向行业名牌带动迈向产业链高端的品牌战略演进。
  青岛应当面向未来,以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全球胸襟,大力培育能够引领中国品牌发展的行业名牌和产业品牌,形成创新能力强、产业链高端能力强、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世界品牌经济的高地,从而真正让青岛的发展活力四射。青岛是著名的工匠之城,从“上青天”轻纺工业到电子家电、啤酒饮料、机械制造,殖民地时期的工业遗留造就了青岛这座城独特的工匠内核。青岛名扬世界的基础在于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名品名牌荟萃的品牌经济,制造业是青岛经济的压舱石,因此,青岛产业经济的根在制造业,青岛产业创新的动力在科技创新的赋能,青岛产业吸力的切入点在发挥产业创新平台的带动作用、构建产业创新的智能制造生态群落。新一代信息电子、新能源、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新产业在上海、深圳、广州、武汉、合肥、贵阳、成都等地大规模集群化发展,与这些城市大力发挥新兴产业引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有着直接关系。因此,青岛应该立足卓越制造的产业优势,立足帆船之都的环境优势,以品牌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以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植为灵魂,以知识产权战略为内核,以产业创新平台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动能,以时尚活力的国际消费中心为体验,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和机遇,打好人工智能赋能青岛制造系列攻坚战,通过智慧化、个性化、定制化的C2M模式,为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最强劲的引擎。大力培植以品牌大企业带动的、以智慧为方向的品牌产业供应链生态系统和时尚体验休闲生态,让青岛的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真正落实在具体的产业经济发展中。具体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船舶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向高端迈进;促进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石化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振芯铸魂”、迭代赶超。
  第四,从中国品牌之都的品牌战略,向世界品牌之都的品牌战略演进。
  2018年中国品牌日提出了“中国品牌,世界共享”的口号。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协作化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让城市品牌战略的运维必须立足区域、面向全国乃至全球进行战略布局。美国创造了好莱坞造梦、硅谷创新、华尔街金融定价的发展模式。日本一个小小的熊本县,借助城市吉祥物——熊本熊超级IP形象的塑造和故事的传播,形成了区域品牌形象为区域公用品牌背书,区域公用品牌带动区域产品品牌发展、区域产品品牌走出去为区域品牌形象代言等区域品牌建设的良性循环得以实现。青岛作为中心城市和品牌之都,品牌城市的发展既具有本土性,又必须用全球视野构建品牌生态,在充分挖掘青岛齐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历史资源基础上,聚集青岛工匠之城的产业优势,发挥区域增长极的主导作用、区域协同发展的枢纽作用、产业扩散与功能辐射作用,通过独特的青岛品牌经济融入世界的模式设计,提高区域生产能力和产业集聚度,为青岛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的培植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从企业、行业、产业、城市各层级、全维度树立领跑高端智能智造的雄心壮志,让品牌成为青岛构建全方位开放体系、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资源,实现品牌经济对实施国家战略、区域协同发展的贡献与带动作用。青岛创想力品牌研究院通过链接新华社《中国名牌》全球专家智库资源,集合全国乃至全球的品牌专家资源,建立青岛品牌研究智库高地,通过其中国行业名牌培育计划,助推青岛品牌战略迈向高端。
  “品牌之都”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靠的不仅仅是名品名牌的荟萃,更是科学建设青岛的内涵支撑,是青岛服务于世界级品牌企业的营商环境、城市品质和服务效率,是青岛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青岛的革新需要全方位的给力,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专业研究机构支持,社会广泛参与。品牌强,青岛强。品牌梦,青岛梦。以品牌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找准青岛城市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以品牌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高思维,建立青岛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区隔。期待着青岛品牌之花春满园的盛景照耀这个伟大的时代。
其他文献
“兰州百合”“潮州柑”“延川红枣”“苍山蔬菜”……这几年,区域品牌建设成了件时髦事。它就像地方的名片,不仅带动了各地经济的发展,还提升了地方品牌形象。为此,地方政府代表们很上心,为区域品牌建设与传播尽心尽力。  “两长工程”,各有其职  在2019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暨中国品牌建设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上,山东省烟台市副市长李朝晖乐得合不拢嘴,在论坛刚刚发布的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榜单前1
期刊
作为中国化妆品产业领军人物之一,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影致力于打造中国人自己的世界级品牌。2001年,郑春影于上海创立了伽蓝集团。  在“5.10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期间,郑春影对《中国名牌》记者表示,目前各界需要对本土品牌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中国品牌发展到今天,品牌的研发、质量、销售现状都需要建立全新的认知,也需要各界更多的支持。  “近年來,进口品牌越来越多地涌入中国市场,年轻一代消费者希望产品有更
期刊
2019年5月9日,首届全国大学生“品牌故事”创意大奖赛(以下简称大奖赛)正式在沪启动。新华社所属《中国名牌》杂志社社长税立,华东师范大学亚欧商学院中方院长、国家品牌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何佳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中国品牌研究中心主任祝合良,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国家广告研究院副院长张翔等多位品牌业界专家代表与知名高校院系负责人,在“2019中国品牌建设高峰论坛”之“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分论坛上见证并启动
期刊
大白兔奶糖、永久自行车、六神花露水、稻香村、光明牛奶……一些老字号品牌已经成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5月,诸多“中华老字号”齐聚“中国品牌日”,在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背景下,老字号正焕发着不一样的新活力。  新时代的振兴宣言  老字号品牌的重生与振兴是近年来品牌建设的重点之一。“2019年中国品牌日”活动期间,62家上海老字号品牌企业亮相自主品牌消费品体验区,在互动体
期刊
由钛合金打造的凤凰牌新品自行车“龙翔凤舞”、限量版回力新品“回天之力”、氢燃料电池汽车、现代智慧家居、和平饭店的老年爵士乐队演奏……这只是今年“中国品牌日”品牌博览会上的“管中一窺”,13个自主品牌消费品体验区、50个特色主题互动体验消费场景将180家知名自主品牌企业的国货精品聚到一起,充分向国内外的消费者显示了中国品牌的新面貌。  中国品牌文化的深厚底蕴,正在显示出厚积薄发的品牌力量,实现真正的
期刊
改革开放40年,大量的广东品牌走向全国,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桥头堡,越来越多的广东品牌从全国知名品牌成长为世界级品牌,为中国品牌全球化提供了经验和思考。  制定全球品牌战略  制定全球品牌战略主要包括使命、定位和路径三个层面。  就像阿里巴巴说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那样,打造全球品牌,首先不仅需要全球市场的业务拓展能力,而且需要足够的国家情怀、人类责任和历史使命。其次是全球市场定
期刊
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俊陆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大大的醋缸,把山西的醋文化“熏”得浓烈,传播到世界各地。他有一句名言,山西文化是大醋缸里“熏”出来的。对于郭俊陆而言,生产醋、经营醋、销售醋是他的事业;研究醋、收藏醋、享受醋是他的兴趣。他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幸运之处在于可以把自己的爱好和事业结合在一起。  郭俊陆在“5.10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期间,对《中国名牌》表示,山西老陈醋是老产品,只注重
期刊
品牌代表了三个要素,第一,你能做出来,第二,你做得好,第三,你做得有文化。做出来、做得好、而且做得有文化那才是品牌。人家为什么佩服你?不光你做出来佩服你,做得好要佩服你,而且做得有文化,人家才佩服你,所以我们提的“品牌让中国更受尊敬”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我们遇到的各种要素里只有品牌是排他的。资本、技术都不是排他的,你的钱拿来可以归我用,你的技术拿过来可以我用,可以被我消化吸收变成我的。但品牌是不
期刊
投入到品牌发展的浪潮中  艾丰和品牌很有缘分,不仅是“偶然相遇”“一见钟情”,而且“如胶似漆”“难解难分”。而究其艾丰和品牌的渊源,应该说是缘于1991年的“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现在,有人常常用“我国著名品牌专家” “我国名牌理论权威学者”“我国名牌战略最早倡导者”等头街来介绍他。在这种场合,他大多不会推辞,更没有否认。因为,在过去的那段时间里,他确实把极大的热情和精力“不顾一切”地献给了中国名
期刊
艾丰对海尔有施教之功  惊闻艾丰同志不幸逝世,不胜悲痛之至。我谨代表海尔集团,并以个人名义对艾丰同志的逝世表示最沉恸的哀悼;向家属亲朋致以诚挚慰问。艾丰同志是公认的品牌理论权威专家,被誉为中国名牌之父。在他发起并组织的“中国质量万里行”大型社会活动中,海尔的名牌战略和管理模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今日海尔之世界名牌,镌刻艾丰同志施教之功。  幸与艾丰同志在创牌之路相识相知,我以良师事之,以益友尊之。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