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刺槐混交林及纯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活性与土壤养分转化关系的研究

来源 :土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_2006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定了杨树、刺槐混交林及纯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生化强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混交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化强度总体比纯林提高50%~100%,夏季(林木生长旺季)最高,这说明混交后更有利于养分的有效化,可促进树木的旺盛生长.采用根箱盆栽试验法,测定了纯槐、纯杨和杨槐混植3种处理条件下微生物总碳量,探讨了N、P速效养分的根际效应.发现微生物总碳量与土壤N、P速效养分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杨槐混植处理中NO3--N的根际效应最为明显,在距根0~5mm处(根际)为亏缺区.
其他文献
从加油站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1株高效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经鉴定为气生单孢菌(Aeromonas sp.).并对其发酵液表面活性剂性能及稳定性进行分析,最佳条件下发酵液的表
试验比较了保护性耕作与常规翻耕处理土壤的含水量和温度。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土壤含水量比常规翻耕处理有所增加,整个生长季表现为:秸秆覆盖>留茬>常规翻耕;0-40 cm土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含水量逐渐增加,其中留茬处理较常规翻耕处理增加11.8 g/kg,秸秆覆盖较常规翻耕处理增加23.2 g/kg。地温的变化规律表现为玉米大喇叭口期以前保护性耕作各土层地温均低于常规翻耕处理,即常规翻耕>留茬>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