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调补,勿入误区

来源 :为了孩子(3~7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ohua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冬至季节开始调补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习俗,认为冬至到立春一段时间内调补容易见效,这与自然界四季动植物的活动规律相符,即冬季主收藏,故此时调补可以增强人体的抵病能力。对于体弱的儿童,在冬令服一些滋补药及食疗确实可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然而应用不当会有不少副作用。
  父母给孩子调补的3大误区
  误区1 不看体质症状就补
  有位妈妈带着孩子来门诊,只见孩子面色萎黄,长得十分瘦小。经仔细询问得知孩子叫苗苗,已4岁半,平时进食很少,盗汗,口气重,易反复感冒,大便干燥,体重不增,每次体格检查都“不及格”。进入冬季后,妈妈在别人指点下买了一盒价格不菲的滋补药给苗苗调补,哪知仅吃了一周多,孩子更不思饮食,大便多日未解,不知如何是好。
  原来,苗苗口气重,大便干燥,舌苔厚腻,属于中医的“湿热”症候,此时不宜用滋补药,应先用清热化湿的中药,待湿热祛除后才能补得进。
  误区2 进补的时机不当
  进入冬季了,阳阳老生病,妈妈总想着要给他补补,就给他买了滋补药,吃了几天,阳阳突然感冒了,妈妈还是继续给阳阳补,结果感冒一直不好,只好到医院看病。
  孩子患感冒、胃肠炎、肺炎等疾病时也不宜服滋补药,因为此时进补得不偿失,尤如“闭门留寇”,使外邪留恋难去,病情迁延不愈。
  误区3 不该补的补
  一日,琳琳的妈妈焦急地带孩子来就诊,诉说5岁的孩子近日洗澡时发现胸部有两个小块块,触摸时还有疼痛。检查发现孩子的乳房开始发育了,其他方面未发现异常。原来进入冬季后,孩子的母亲买了蜂皇浆给琳琳进补,约服用一个多月便出现了问题。
  对孩子来说,补品是有选择性的,一些含有激素的补品如花粉、蜂皇浆之类不适合给孩子服用。中医认为“虚则补之”,对于平时进食良好、很少患病、健康活泼的孩子,不需要进补,否则会引起性早熟、肥胖症等副作用。对于有苔腻、口臭、便秘等湿热症状的孩子,也属禁补之列。
  哪些孩子适宜调补?
  中医认为孩子的脏腑娇嫩,形气末充,易虚易实,也就是说孩子各器官尚末发育完全,免疫功能较成人低,一旦患病易使身体更虚弱,平时体弱、易感冒或患病后致使身体虚弱的孩子是适宜调补的对象。通过冬季调补来增强体格,减少疾病。
  调补方法有3种
  方法1.辨证汤药
  根椐中医辨证来“量体裁衣”,具有灵活性强、目标准确、效果好的特点,但需要每日煎药。比如孩子有面色苍白、乏力、舌质淡、血色素低等贫血症状,宜用黄芪、党参、枸杞子、首乌、仙鹤草等补气血药;若有畏寒、四肢冷、面色苍白、生长发育落后等肾阳虚症状,宜用肉桂、附子、补骨脂、仙灵脾、菟丝子等补肾阳的药;若孩子面色萎黄、食少、大便溏薄、神疲乏力等脾气虚症状,宜用太子参、山药、扁豆、白术、山楂、谷芽、陈皮等健胃运脾的药;若平时有五心烦热、面颊升火、盗汗、急躁、大便干结等症状,宜用生地、知母、沙参、玄参、黄柏等滋阴泻火的药。
  方法2.膏方
  根据患病孩子的不同体质,由医生拟定膏方。一般由20~30味中药组成,为单剂药的10~15倍量,煎三汁后加冰糖、饴糖或驴皮膏收膏后服用一个月左右。这是冬季较好的滋补方法,其优点在于易保存,服用方便,口味好,孩子容易接受,但只适宜在寒冷的冬季服用。一般膏方是从冬至开始服用,每日早晚各一次,空腹服用较好,因空腹时容易吸收。服药期间忌食生萝卜及辛辣之品。脾胃功能差的孩子宜少吃豆制品,以免引起腹胀。滋补膏方应放在干燥、阴凉处,可存放较长时间,一旦发现表面霉变,就不能再服用。
  方法3.食疗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冬令正是食补的好时机。食补更接近自然,副作用小。以下列举3款食疗菜。
  山楂茯苓炒肉丁
  原料:山楂100克,茯苓50克,猪瘦肉100克,山药100克,姜、葱、糖、酒、食油、盐、淀粉适量。
  做法:
  1. 将山楂、山药、瘦肉切丁,并将茯苓加水煎汤去渣存汁,备用。
  2.将肉丁放酒、盐,加入淀粉,混匀。
  3.将油锅烧热,放入肉丁,略炒片刻,再加入山药、山楂、葱、姜同炒,倒入药汁,并加各种调料,收干即可。
  有健脾和胃作用,适合食少、消瘦、大便溏薄的孩子食用。
  参枸狗肉
  原料:狗肉250克,党参10克,枸杞子10克,菟丝子10克,砂仁3克,陈皮3克,葱、姜、糖、酒、酱油适量。
  做法:
  1.将党参、枸杞子、菟丝子、砂仁、陈皮加水煎汁,去渣存汁。
  2.将狗肉切成小块与药汁同炖,加入各钟调料,肉烂后可食。
  有补肾益气作用,适合怕冷、四肢不暖、尿频、生长发育落后的孩子。
  枫斗香菇瘦肉汤
  原料:瘦猪肉100克,香菇20克,枫斗3克,盐、葱适量。
  做法:
  1. 猪肉切片,香菇、枫斗用温水泡。
  2. 泡好的东西,加葱、盐、水同炖,肉熟后即可食。
  有养阴润燥、平肝解毒作用。适合怕热、口干、消瘦的孩子。
  冬令调补应根椐“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的原则,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不同的方法才能达到增强体质,减少患病效果,决不要“道听途说”乱补滥补。
  小常识——孩子适合服用什么参?
  人参有许多品种,不是都适合孩子的。
  √太子参 太子参又称为孩儿参、童参。药性平和、味甘。有补气生津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干咳少痰,病后体虚,盗汗,夜间惊哭,孩子夏季热等。实验研究证实,太子参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心功能。常服用太子参可以增强孩子体质,长期服用未见有副作用。
  √西洋参 西洋参有益气养阴作用,孩子如有病后口干、面部升火,便秘等阴虚症候可短期应用,但由于也含人参皂苷,不宜长期服用。
  ×白参 白参蒸晒制成的红参,性温热,应用不当会引起鼻衄、烦躁、便秘等副作用,不适合孩子服用。
  ×生晒参 生晒参性微温,由于含有人参皂苷,有兴奋垂体分泌促性腺作用,较长期服用会引起儿童性早熟,所以也不宜用。
其他文献
孩子的世界自有其运行逻辑,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乐趣至上。对孩子来说,任何事只要够有趣,在他的眼里就可以是游戏,就是他喜欢做的。阅读当然也不例外!  家长如果将阅读看得太“高”、太严肃,反而容易使孩子失去乐趣,同时也就失去了阅读的动力。“如何运用游戏让孩子爱上阅读”那样的话,看起来就透着一点功利心,而游戏是需要最纯粹、完全没有功利心在里面,才可以。  事实上,这也恰恰和阅读的性质相近——只有完全没有
期刊
一诺是个内向的孩子,在幼儿园里,他总是喜欢默默地自己玩。每天,只有当妈妈来接的时候,他才会露出笑脸,一头扎进妈妈怀里。妈妈只能叹息:“真没办法,他一离开我就蔫儿了。”  小燕来幼儿园,总是很紧张地躲在奶奶身后,还不时拽着奶奶往回走。每次都要奶奶连哄带劝才能把她送进园里……  面对这些小小“缠人精”,家长总是头痛不已。其实,“缠人”是孩子分离焦虑的表现,每个孩子都可能会有,只是轻重程度不同罢了。  
期刊
孩子经常会发生磕磕碰碰,在幼儿园里更是难免。大人(包括老师和父母)该怎样处理?又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受了伤的孩子?  是平常心还是玻璃心,有时候会将孩子引向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  记得我上班的第一年在国际部小班任教,看着欢蹦乱跳的洋娃娃,我畏手畏脚,每天都祈祷太平无事。我很担心,万一发生意外,来自那些洋家长的责备,我会很难承受。  有一天终于还是发生了意外。  3岁的小米突然急着要小便,站起来就往
期刊
记得有一次在福州路上海书城里,我正在帮我的孩子选一些美术书,电梯口走出来几位妈妈,边走边谈。  “这层楼专卖儿童美术书,我家孩子的画画书全在这里买的。”  “我也知道这儿有很多儿童画画书,但是书太多了,看得人眼花缭乱,实在不知道该选哪一本。”  “我觉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问问书店的工作人员。”  “不行啦!我以前就是问书店的工作人员,但买回去后孩子根本就放着不看,让我伤透了脑筋。”  ……  从这几
期刊
很难想象,银幕上这个多以硬汉示人的王同辉,面对孩子会尽显父爱的柔情。和温柔绵长的母爱比起来,王同辉对儿子的爱更显得深沉而浓重。他像所有普通的家长一样重视早教,却又能剑走偏锋,尽量给孩子更多属于自己的空间。生活中,他重视言传身教,为了让儿子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他以身作则苦练书法,只为让孩子看到一个勤学的爸爸;同时,他也在意儿子的心智发育,倾尽所学帮孩子提升分析事物的能力。  如今,看着儿子背上小书包
期刊
和往常一样,建构区里大多数都是男孩子。  “黄老师,我能搭车子吗?”小男孩俊俊跑来问我。  “你为什么要搭车子呢?”我蹲下来,微笑着问他。  “因为有了车子就可以到很远的地方。”俊俊大声说。  我们的对话吸引了其他男孩子的注意,俊俊要搭车子去很远的地方的想法马上得到了其他小伙伴的认同,他们决定一起造一个汽车城。小家伙们说干就干,一个个撸起衣袖,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建造汽车城的建构游戏中……  旁观了一
期刊
在别人家里,卷筒纸芯或许是垃圾、废物;但在我们家,卷筒纸芯一经我和小格子的手,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哦!  彩虹笔筒  材料:  卷筒纸芯、丙烯颜料、笔、双面胶等  制作步骤:  1. 给卷筒纸芯涂上五彩的颜色。  2. 搭配一下色彩。  3. 用双面胶把相邻的卷筒纸芯粘在一起。  4. 横着放、竖着放,都可以!  动物纸偶  材料:  卷筒纸芯、剪刀、铅笔、颜料等  制作步骤:  1. 在卷筒纸芯上画
期刊
专家介绍:  刘建鸿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擅长儿童行为矫治(“多动症”ADHD、厌学、惊恐焦虑等)、个人成长、人际交往辅导等,先致力于积极教养方式的推广和普及。家有5岁男孩。  钱文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幼儿教育》教科版兼职编辑,专业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家有16岁小女。  王瑞鸿  王瑞鸿,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博士、副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务协会
期刊
材料:毛巾  发展:控制身体的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  玩法:  选一条孩子的小毛巾,让孩子两手拿着毛巾两端做操。爸爸妈妈要和孩子一起做哦!  参考操节:  体侧运动:两手拿毛巾两端,手向前伸直,双脚打开。先上身往左边转,然后回到正前方,再往右边转,最后回到正前方。  下蹲运动:两手拿毛巾两端,手向前伸直,双脚并拢。先两手臂往上举,然后回到正前方,再两手臂往下,人蹲下,最后起来,回到正前方。  踢腿
期刊
上上床头,放着海猫姐姐送的布龙。  海猫姐姐画了图,请另一位好心而手巧的姐姐照图缝制出来的,世间独此一只。所以我把龙抱到上上跟前时,特意告诉她,这龙是负有使命而来。  所谓的使命,就是每晚守在上上床边,披着上上的盖毯,严肃而温柔地看上上入睡,然后跟任何想要趁黑夜摸进来的妖怪打仗,保护上上梦中的世界。  上上每晚睡前,都会抱它,说:“龙,我跟你说……”或者“龙,昨天你有没有看见……”龙默然望着她,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