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德育工作的传承与发扬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e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鲁洁先生是当代德育思想变革的先锋和改革的指路人,她将道德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点紧密结合,提出了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为我国德育研究奠定了基础。《静水流深见气象——鲁洁先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情怀》一书,集合了众多学者对鲁洁先生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本文主要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尝试探索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道德教育;鲁洁;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陈文丽,贵阳中医学院。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越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对道德领域的关注度和内在需求也越强烈。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潮交织碰撞,各种文化互相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域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读一读《静水流深见气象——鲁洁先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情怀》这本书。
  该书集合了众多学者对鲁洁先生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对鲁洁先生的德育思想进行了深入解读和科学分析,具有极高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鲁洁先生作为我国道德教育领域的泰斗,始终治学严谨,笃学慎思,注重从道德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涵入手,将道德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点紧密结合,提出了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为我国道德教育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于广大德育工作者来讲,研读此书,大有益处。
  一、德育教育应该创造性地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从来都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命题,也是古代士大夫阶层成才入仕的重要条件。《礼记·大学》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修心,也就是道德教育。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传统的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德育领域出现很多疑惑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靠人们的文化自觉。这种自觉应该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并对其进行创造性地发扬光大。
  首先,鲁洁先生认为道德教育应该注重“知行合一”,提倡“道德教育生活化”。我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教育的“知行合一”,始终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倡导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先生认为,不能单纯从理论的角度去探讨道德教育,而要从实践中去探索德育教育。每个人的生活都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建构起来的,不是天生自成的。道德教育不能等同于“思想的改造”或“行为的养成”,而是要促使人在整体生命投入中去建构、重构自己的生活。对人来说,这种建构生活的活动也不是天生就会的,道德教育在这里就有了用武之地。也就是说,道德教育要通过受教育者身体力行的实践去实现,这与近代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有相似之处。
  其次,鲁洁先生认为道德教育应该注重树立典范,并从基础教育抓起。我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对榜样人物的树立和宣传,从“诸子百家”到“程朱理学”,从“三过家门而不入”到“岳母刺字”,这些杰出人物和事迹具有道德示范作用,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传统文化和道德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同时,道德教育从基础教育阶段抓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好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幼儿时期开始对儿童进行德育工作。而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要从兴趣入手,不能进行简单的灌输,特别是德育教材应是能够与儿童对话的文本。鲁洁先生的观点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十分契合——诸如《弟子规》《千字文》等儿童读物中渗透了很多道德教育的内容,浅显生动易懂且广为流传。
  最后,鲁洁先生强调德育教育应该因势利导。当前,很多观点认为,道德教育应该“回归传统”,应该对旧有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进行全盘的继承,认为当前道德领域出现的诸多问题都是外来文化影响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回归传统,只有彻彻底底地回归传统,加强对人性和欲望的约束,才能保持道德领域的先进性。鲁洁先生对这类观点并不认同,她认为道德教育不是强加给人的,而是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道德教育要循着人性发展的轨迹去进行,而不能简单地通过压抑人性来解决问题。
  二、大胆进行道德教育的理论创新,为德育工作奠定基础
  首先,鲁洁先生能在道德教育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十分难能可贵的。鲁洁先生认为道德教育必须是对“人”的教育,德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成人”。换言之,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就其具体目标来说,是“成就人的德性”的教育。“使人成为人”,前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后者则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人,是关系中的人或者关系中的实践者。因此,人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这种关系性的存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即社会性。脱离了关系性存在的“人”,就不具有人的本质特点。因此,教育活动和道德教育活动要促进基于人的生存本性的自我超越,使“人”成为“人”。
  其次,“超越理论”是鲁洁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其本意在于,人的面前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可能世界,人的活动就是不断地用可能世界去取代现实世界,不断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有意义生活的必然要求。“超越理论”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超越了“道德教育是为了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旧有理念。鲁洁先生认为,重视德育自然性功能的发挥,以培养和塑造具有“完善伦理”的下一代,是时代向德育提出的新课题。鲁洁先生在《试论德育的自然性功能》一文中曾经指出,生态道德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至关重要,只重视社会道德而忽视生态道德是一种偏狭的伦理观念和短视的教育观点。基于此,教育者应该从人和自然的关系入手,从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因此,道德教育不等同于人际关系教育,道德教育的目标应该更加深远,要有前瞻性。
  二是超越了“道德教育是约束行为的准则”的旧有理念。鲁洁先生认为,德育除具有发展功能外,还应该具有享用功能。所谓德育的享用功能,就是说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感受到德育的约束力,更能帮助自我实现精神上的需要,在实现的过程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等心理感受,进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应该讲,这个观点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拓展和延伸,认为道德教育不仅仅要从社会需求层面去考虑,更要从个人心理需求方面去关照。
  三是超越了“物质是德育发展必要条件”的旧有思想。鲁洁先生认为,物质对德育发展有推动作用,但产生的负面作用也不可小觑。物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道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束缚人的思想自由和认知自由,人的物欲表现出的科技至上、经济至上、消费至上等,却对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当前,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不会主动带来社会意识的自我净化和自我进步,必须要加强全社会的道德教育及相关干预,推动道德教育不断进步,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综上所述,鲁洁先生研究教育问题的出发点是构建在人性及人的发展基础上的,正是循着这样的思路,她呼吁:“我们的教育在当今世界历史的进程中,要以一种世界性、世纪性的眼光,着力培养一代能够走进世界历史并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因此,重视人的德育工作,是教育的自觉意识表现。
  鲁洁先生道德教育思想的难能可贵之处,就是始终保持对道德教育研究的发展性和兼容性。在其治学的半个多世纪里,她始终笃学慎思,严谨细致,坚持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发展同步。同时,她的道德教育思想始终表现出一种超越年龄、超越时代的活泼感和先进性,表现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这种治学态度更值得我们学习。
  [1]鲁洁. 试述德育的自然性功能观[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
  [2]鲁洁. 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J]. 教育研究,1994(6).
  [3]鲁洁. 试析德育影响与德育效果[A]. 超越于创新[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鲁洁. 道德教育的期待:人之自我超越[J]. 高等教育研究,2008(9).
  [5]王啸,冯建军等. 静水流深见气象——鲁洁先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情怀[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要】城市贫困问题是经济学、社会学乃至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解释城市发展的问题上,社会空间视角具有明显的优势。《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为城市贫困空间研究的“样本”,通过对城市贫困空间的实证研究,探讨了空间正义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的途径。  【关键词】城市贫困;空间视角;空间正义  【作者单位】齐凤,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魏占杰,河北师范大学。  城市贫困问题是经济学、社会学
期刊
【摘要】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是当下电视制作领域资源整合与真人参与的一种重要节目形式。从该类节目盛行中,我们可以窥见真人体验文化在新媒介时代的异变。本文通过对韩国人气娱乐真人秀节目《Running man》的个案研究,探讨当下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特点,研究制约节目传播效度提升的因素,探究娱乐真人秀节目发展的现实路径和传播策略。  【关键词】娱乐真人秀节目;《Running man》;现实路径;传播
期刊
【摘要】影视剧字幕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主要分支,这种字幕不仅具有译文的主要特征,并且具有实用性。本文以美剧《摩登家族》为例,分析目的论视角下电视剧字幕翻译的特点以及翻译对策。  【关键词】目的论;电视剧;字幕翻译;《摩登家族》  【作者单位】梁素文,周口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近年来,影视剧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经过网络的传播,影响力逐渐扩大。以美剧为例,在近几年全球化的影响下得到了一部分国人的追捧
期刊
【摘要】《现代教练员科学训练理论与实践》一书以辩证整体观和共生观作为理论讨论的着眼点和出发点,通过反思之前教练员培训中理论整体性与实践共生性的缺失,提出了现代意义上教练员培训的整体观和共生理念。该书具有极强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推广价值,是教练员培养工作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现代教练员科学训练理论与实践》;培养模式;整体;共生  【作者单位】钟蕾,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体育作为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
期刊
“2015年中国原创童书及期刊巡回展”于2015年12月11日至12月16日在柬埔寨金边和老挝万象举行。本次巡回展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以下简称“中少总社”)承办,旨在响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出的“丝路书香出版工程”,进一步落实中少总社此前提出的“丝路书香 国际少儿出版多边合作框架”,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东盟,讲述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展示中国少儿出版界的新面貌、新状态,加强中国少儿出版
期刊
2015年11月28日,时隔安徽出版集团成立10周年,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市7周年之际,出版皖军再次在中国出版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时代出版组建成立时代少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少儿)。自此,全国首家以出版为核心、以产业为主体的跨国少儿文化产业集团正式诞生。时代少儿成立后,将以出版业务为核心,辐射教育培训、数字新媒体、动漫、游戏、影视、文化创意、文化服务贸易、周边开发等少儿上下游产
期刊
一年一度的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人民卫生出版社专家咨询委员会2015年年会于2015年11月2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一是系统总结“十二五”期间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人民卫生出版社专家委咨询委员会及人民卫生出版社工作,审议“十三五”发展规划;二是研讨国内外医学教育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和趋势;三是围绕“互联网+医学教育”发展,系统总结和深入推动数字教材和幕课平台建设,启动人卫
期刊
2015年12月4日,克罗地亚插画家、作家、出版人安德烈娅·彼得利克·侯赛诺维奇2015全国巡展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拉开帷幕。安德烈娅曾获第19届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金徽奖,原画被日本东京知弘美术馆收藏。科哈罗维奇大使表示,克中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由来已久,两国民众都有相互了解的意愿,而安德烈娅此次在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举办的画展,让中国孩子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包括《马琳·德里奇》《蓝色的天
期刊
2015年12月1日下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和浙江省杂文学会联合主办的徐迅雷作品研讨会在杭州举行。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围绕徐迅雷作品的思想内容及风格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嘉宾先后发言,对徐迅雷的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其长期以来坚持创作的精神予以了肯定与欣赏。广西师大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张艺兵做最后发言,他说,徐迅雷作品富含深刻的人文精神和启迪思想,和广西师范大学出
期刊
【摘要】为了满足数字化教育改革需求和适应数字化教材发展趋势,与各医药院校携手推动中国医学教育数字化进程,打造中国首套权威医学数字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启动了中国首套国家级医学数字教材的编写工作。本文以其中的《医学免疫学》数字教材为例,简要分析医学类数字教材的出版流程。  【关键词】医学类;数字教材;出版流程  【作者单位】邬洁,人民卫生出版社。  数字出版是出版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这已是出版行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