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与情感——胡适对于传统诗歌承继与改良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适在创作上使劲最多,影响也颇大的,是白话诗。他对于新诗理论的探讨,创作经验的总结,也有显著的成绩。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朱自清曾指出,“胡适之氏是第一个尝试新诗的人”,肯定他的《尝试集》是“我们的第一部新诗集”;并且说,胡适关于新诗的主张,大体上为当时的许多新诗人所共信誉而他的《谈新诗》一文,“差不多成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了”。可见胡适在新诗创造和新诗理论建设初期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他的诗集主要是表现了个性解放、人道主义和民主、自由的诗,具有当时的反封建的时代色彩和积极意义。胡适对于
其他文献
林则徐一生为官三十多年,始终爱国爱民、勤政廉政、抗灾救灾、禁毒禁赌、大兴水利、研究金融、促进商业、力主民族和睦。在这一系列的贡献中,更是以禁毒抗英的壮举而闻名全世界
民国时期,“职业书画家”成为一个重要社会阶层。他们“鬻书画而自立”,纷纷制订鬻字、卖画、刻印的润例。润例或自订,或请人代订,或由社团、笺扇庄代订。其中,请人代定润例又分为
摘要:教父时代对基督教教义系统化的完成标志着对以悲剧为代表的古希腊文学之解构与改造的初步完成。它一改古希腊悲剧由人的主体性视角去探讨世界“悲”之所在的传统,代之以神的超验视角去解析发散,反而将“悲剧”文化趋向“喜剧”转变,这么一个转变过程又尤以基督这么一个特殊戏剧形象分析为焦点。  关键词:模仿 显现 交流  古典时代对悲剧的定义本就有争议。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一个摹仿过程,从⑴摹仿神的行动到⑵获
利明曾两次去新疆采风,第一次是在2006年7月,他作为中宣部组织的全国文艺界“四个一批”人才采风团的一员去新疆采风,主要是在南疆活动;第二次是2007年8月,他专程去新疆伊犁地区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