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为国民党中将藏宝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yang0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2月,笔者受湖南宜章县政协文史委的派遣,陪同郴州市文史委的专家和郴州电视台的记者到宜章的古城堡录制《探秘郴州古堡城》节目。10日到洞堡——仙人坦踩点,第一站去了仙人坦后洞所在地的五岭乡老何山。在当地我们打听到了仙人坦的历史沿革和相关信息,村中94岁高龄的白金凤老人向我们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1944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八九点钟的样子,年仅20岁的白金凤刚刚睡下就隐约听见有人敲着自家的大门。白金凤赶紧推醒身边的丈夫欧阳华安,丈夫起身去开门。白金凤急忙穿好衣服,刚出房门就看见丈夫领着三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挑着六个大木箱、还有一个带队的共四个人进了屋子,随手便把大门关得严严实实。看他们神神秘秘,白金凤心里有些发怵,箱子里到底装了什么东西?当着大伙的面,白金凤也没敢问,只是照丈夫的吩咐,端上了茶水和花生。过了一会儿,丈夫到兄弟家借了两架木梯回来。
  从他们几个小声的谈话中,白金凤才知道好像是日军逼近郴县了,要把这些东西藏到村后的洞里去。白金凤的婆婆知道情况后,也赶紧收拾了几件值钱的衣服和什物(白金凤老人说:值钱的衣服就是那种配了许多金属扣子的衣服),让白金凤跟随丈夫一起把衣服和什物藏进洞里。
  老何山村子后山的山洞叫仙人坦,是一个天然的大石洞。石洞有前后两个洞口,当地人称的前洞口在杨梅山镇,后洞口在老何山村后。从两个洞口向洞内观看,都似一个宽敞的大厅,从洞底到洞顶高约30米,洞宽约50米,洞深约步行一个小时的路程,整个岩洞可容纳万余人。据前洞口的“石碑”记载:清代咸丰十一年(1861),当地村民为防匪患用,条石在前、后洞口修筑了护墙和石门,护墙厚2.4米。这里一度成为当地老百姓躲避匪患、兵患的场所,故当地老百姓又称其为“避兵岩”。
  白金凤与丈夫一行挑着木箱,扛着三架木梯轻手轻脚地走出村子后才敢点燃防风灯,大家深一脚浅一脚地爬上山顶又下到洞口。洞中靠近护墙的石壁上距地面大约10米的地方有一个小洞口,家用的木梯是够不着的,欧阳华安把三架木梯用绳子捆接起来。所有的木箱就藏在了石壁上的洞子里面,白金凤也爬上木梯把婆婆交给她的东西藏进了那个洞子里。
  事后,白金凤才从丈夫的口中得知那些木箱都是萧文铎交给他的,里面装的都是银元和珍贵药材。
  萧文铎,1891年生于宜章县五岭乡沿江村,1908年考入长沙陆军小学堂。1909年,由彭邦栋介绍加入同盟会。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8年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193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任第十八师师长,1940年,改任湖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兼郴县保安司令,1948年,当选国民党政府第一届立法委员,1949年去了台湾,1962年病逝于台北。
  当年,萧文铎的妹妹嫁到老何山,外甥欧阳学忠在军校(村子里的人说是保定军校,未查证)毕业后在萧文铎部下任职。白金凤的丈夫欧阳华安与欧阳学忠是邻居也是堂兄弟,欧阳华安20岁那年便跟随欧阳学忠到了萧文铎的部队。由于欧阳华安从小就喜欢打猎,枪法特别准还能双手使枪,入伍不久就成了萧文铎的贴身警卫。后来由于家事的原因,欧阳华安离开了萧文铎的部队。
  平日里,萧文铎从欧阳华安和欧阳学忠两个人的口中听说过老何山村后有一个巨大的石洞,当得知日军逼近郴县时,便派人把手头的银元和珍贵药材送到欧阳华安家乡藏到石洞里面。
  萧文铎是国民党的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手头有那么多的银元是不难理解的,更何况当日军逼近郴县,萧文铎率专、县军警及机关团体转移到郴县光华乡避难(后撤至桂东)时,湖南省银行郴县支行都变成了随军银行。
  可他手里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珍贵药材呢?原来清末民国时期郴县有一家驰名湘南的大国药店叫杨庆丰广浙药号,创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专营参、茸、燕、桂等贵重药材的批发。杨庆丰广浙药号由小到大,两度兴衰,极盛时周转金达30万银元,除控制湘南地区大部分国药批发业务外,还拓展到衡阳、湘潭、常德和广东韶关、连州等湘北、粤北地区,还在香港、广州、营口、西安等地派出常驻庄客,采购名贵药材。 广浙药号生意的兴隆,成了大有油水的肥肉,国民党官僚和地方上的豪绅借机敲榨。郴县保安司令兼专员萧文铎、卸任的郴桂十二县团防总指挥陈龙,以及郴县党、政、军当权者和地头蛇巧立名目,以募捐、借钱、搭股等方式进行勒索。萧文铎手里的珍贵药材应该就是从杨庆丰广浙药号勒索来的。
  可惜的是洞里面的东西后来全部被盗,大家猜测可能是知情人偷走的。
  白金凤生于1921年,老何山村人。1943年与欧阳华安结为夫妻,婚后育有一男四女,现年94岁。白金凤的丈夫欧阳华安生于1920年,1940年当兵, 1943年离开部队后一直在家务农直到1998年去世。
其他文献
“打不到”  我所在的湖南嘉禾县有位副县长郝正杰,是山西平遥县人,说话带有十分浓厚的山西口音,十有七八听不懂,因此他平时很少和人交流,显得不苟言笑。“文革”中,他被“造反派”揪了出来,经常挂上“打倒死不改悔的走资派郝正杰”的黑牌游街。黑牌上“郝正杰”三个字上面还打上三个大大的红××。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他的黑牌上有一个错字,“倒”的偏旁“亻”写成了“”,单立人的右边又多了一短竖。我因为长期搞文字工作
60年前,我在辽宁复县的一所山村小学念书,有一本小人书《孙悟空大闹天宫》点燃了我心中的渴望:一定要有自己的书。长大后,我读书成瘾,买书成瘾,到现在,已藏书万余册,自诩“坐拥书城”。  我读书的山村小学所在地叫万家岭,实际只有几百户人家。那里四面是山,西山下有一条河,却不能行船。有一条铁路也只能走慢车。居住在这里的人如要买好一点儿的生活、学习用品,就得花上两个多小时坐火车去瓦房店;考上中学也要去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