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扭转角度CT评价的临床价值研究

来源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tx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深入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扭转角度CT评价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102例膝关节骨性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79例,总共204个膝关节.对患者实施伸膝旋转中立位CT扫描,测量胫骨扭转角、膝关节股骨后髁角以及α角等.结果:患者膝关节股骨后髁角中位数为(2.40±7.31)?,内翻畸形α角为(10.74±10.03)?,外翻畸形α角为(11.75±7.26)?.患者手术前膝扭转角左膝为(10.69±7.74)?,右膝为(9.46±5.79)?.胫骨扭转角左侧为(27.76±10.18)?,右侧为(28.16±10.91)?.结论:在下肢扭转角度的测量过程中,使用C T扫描的方式精准客观,可以给人工假体相对旋转定位提供科学的引导.而且在手术后膝扭转角度的测量过程中使用CT影像技术,可以为术后疗效的评估和医院随访提供较高价值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降低乳腺癌病死率的有效措施.乳腺癌已成为卫生部重点筛查疾病,目前乳腺癌检查手段主要有三种:乳腺X射线检查、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核磁检查,其中乳腺超声以其无辐射、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等特点被推荐为常规筛查首选方式,但同时也存在成像范围小、特异性低、依赖医生经验等问题.文章通过探讨国内外乳腺三维超声成像新技术的理论基础、技术优势与发展情况,和与新技术相适应的乳腺三维超声成
呼吸道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高发病,近些年本病的患病人数有不断增多趋势,特别是冬春季发病率较高.该病不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较严重的损害,也会占用更多的医疗卫生资源,不利于医疗行业的快速推进.雾化吸入是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新手段,有局部用药、减小迅速、疗效高等诸多优势特征,为进一步探讨雾化吸入疗法,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其在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目的:探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提高脑外伤后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7月~2021年3月入选的8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定向能力、即刻记忆、回忆能力、语言能力、总分分别为(8.10±1.07)分、(3.15±0.34)分、(1.96±0.40)分、(6.32±2.08)分、(21.09±5.17)分,高于对照组(6.17±1.54)分、(2.09
骨水泥植入综合征(BCIS)是指在手术中置入骨水泥时患者可能出现的一系列严重临床并发症,以顽固性低氧血症、血压骤降以及伴或不伴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BCIS多在骨水泥置入前后的时段发生,当前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及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迅速补充血容量、足量的液体支持以及呼吸循环支持等.正确认识BCIS患者的各种危险因素,了解骨水泥的各种特性,明晰不良综合征报告等级,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是预防BCIS的重要前提.术中要注意细致轻柔操作,降低在打入假体过程中的髓腔压力,减少栓塞风险.此外,围手术期使用激素等药物也可以
目的:研究在产后3个月内利用盆底表面肌电分析及生物反馈训练系统仪完成盆底功能筛查的产妇,盆底筛查结果总得分的情况并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行产后42d检查产妇共1677例,回顾性分析利用盆底表面肌电分析及生物反馈训练系统仪实施盆底筛查结果总得分的分布,并探讨其与年龄、体重、腹肌参与度、不同喂养方式的相关性.结果:1677例研究对象中,评估总得分<80分者1381例,占比82.35%;评估总得分≥80分者296例,占比17.65%.评估总得分与年龄、体重不相关.不同喂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此病症的主要传播方式及途径为病毒感染、母婴传播、性传播等,患者通常表现出肝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身体乏力、肝质地变硬等相关临床症状,对其日常生活、身心健康等均产生严重影响.在对其进行临床治疗前,通常需对患者进行高效临床检测,进而促使临床治疗质量及效率得到有效保障.当前乙肝检测主要分为定性检测、半定量检测与定量检测,定量检测是当前较为常见的检测方式.其中,在进行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检测方法主要为全自动酶免仪检测和免疫发光仪检测,不同检测方法,其检测原理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及定量参数在子宫肌瘤病理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66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选择20例同时期在本院接受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分析定量参数.结果:3种不同病理分型子宫肌瘤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细胞型的各项定量参数值要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分型和对照组,其次普通型子宫肌瘤患者的定量参数高于退变型子宫肌瘤患者和对照组,对照组定量参数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研究骨关节损伤的不同影像学诊断准确性差异.方法:选择2020年2月~3月本院骨科收治的骨关节损伤患者共30例,征得患者同意后均实施CT诊断及磁共振成像诊断.以关节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CT成像,选用单排螺旋CT机,仰卧位,固定患肢,足部先进并保障肢体长轴垂直于扫描平面后进行诊断;磁共振成像,在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共振完成检测,仰卧位,自然伸直下肢,轻度弯曲骨关节并向外翻.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差异.结果:关节镜诊断下骨损伤、胫骨平台损伤、交叉韧带损伤占比分别为23.33%、33.33%、43.33%;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在乳腺肿块切除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乳腺肿块切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前提下按照是否在超声引导下行微创旋切分为对照组(31例,传统乳腺肿块切除术)与实验组(31例,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24h皮质醇、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等生理应激指标分别为(549.53±42.47)nmol/L、(128.14±10.23)ng/L、(94.22±5.27)mg/L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
目的:评定烧伤瘢痕整形修复中,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联合硅凝胶瘢痕贴片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本院接受烧伤瘢痕整形修复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观察组联合硅凝胶瘢痕贴片治疗,对比瘢痕修复疗效、愈合时间等相关指标、皮肤相关指标及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瘢痕整形修复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0.00%(P0.05),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皮肤面积等指标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随着时间增加,两组VAS评分显著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