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坏死因子α的活性测定与放线菌素D的作用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b500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比较了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生物学活性的几种方法,认为直接在镜下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对L929细胞的杀伤作用最为简捷,但客观性较差。同位素标记法敏感准确,可靠安全,但操作较复杂且易受污染。中性红染色检测结果与实际细胞病变程度不相符。结晶紫染色法操作简单,能客观反映镜下所见的细胞病变情况,并与同位素标记法所得结果一致,可代替其它方法作为肿瘤坏死因子α的常规检测方法。放线菌素D可增加L929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毒性的敏感性,在检测系统中加入微量放线菌素D(0.5mg/L),可使检测系统敏感性增加1000倍。
其他文献
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诗擅于写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可以抒情:“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能够言志,“大风起兮
锌沸腾焙烧炉经过长时间的运行,炉壁上炉结因自重过大或热胀冷缩等原因,容易脱落造成生产事故。本文分析了炉结形成的原因,通过采取合理搭配锌精矿、调整焙烧工艺参数、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