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与《西厢记》爱情自由论考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n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情,是古代婚姻的奢侈品,历史的长河承载多少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爱情之后,便是渴望婚姻,这二者在封建家长制度中何以得兼?时间在延续,封建制度的枷锁依旧存在,但是在这冷硬如铁的制度下,反抗的力量在不断壮大,给后世人留下希望。本文将《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与《西厢记》中的崔莺莺作比较分析,一探她俩的反抗激起的千层浪。
  关键词:封建家长制;反抗;古代婚姻
  《孔雀东南飞》和《西厢记》是我国古代艺术史上的两朵奇葩。前者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壁”,后者更是被赞为“天下夺魁”,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林黛玉之口,言其“曲词警人,余香满口”。其艺术成就、主题思想等前人之述备矣,笔者将从两位主人公身上窥探些许对封建家长制的反抗。
  一、屈于传统与向往自由的矛盾体
  刘兰芝是传统的中国妇女。诗歌开头便交代了兰芝的勤劳善良,聪明美丽,但是旋即出现了焦母逼迫仲卿休妻的情节,故事由此慢慢进入了小高潮。丈夫跪求母亲无望后,刘兰芝只好拜别婆婆,恭敬出门。离别拜婆婆的场景可以看出刘兰芝的善良、能忍,也可以看出兰芝恪守传统。
  兰芝身上体现的最为突出的是她的反抗,这主要体现在兄长逼迫她再嫁太守之子,兄长所言“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暗示兰芝不能在家里吃闲饭。母亲的软弱、兄长的无情令兰芝心灰意冷。焦仲卿那厢掰不过母亲的专制,兰芝这边也不能自主命运。他们只好相约共赴黄泉。兰芝没有强大的力量,也没有足够的勇气来反抗这个不公的社会制度,她只好抛弃自己唯一能把握的———生命,来向世人反抗。虽然牺牲是一种妥协,不值得提倡,但在他们死后“两家求合葬,共葬华山旁”可知,兰芝这种妥协性的反抗已经撞击了了家长制度。
  崔莺莺是典型的大家闺秀、名门淑媛。她对爱情懵懵懂懂,在她身上也是有着传统与崇尚自由的一面。身为一品相国之女,自然免不了研读《女诫》、《烈女传》一类的禁锢妇女思想的书籍,这便在她身上打上了传统的烙印。从她与张生之间互传的诗作来看,莺莺也是一名很有才学的女子。女子一旦有了才情,便不甘心只作为男人的附属品,她更多追求的是一个可以有共同语言的夫婿。所以她在见到了张生以后才会有不甘于被母亲摆布的想法。
  身份的束缚和对自由爱情的向往拧成了一对矛盾,向传统屈服还是努力争取自己的幸福,莺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莺莺惧于母亲的威严,又不知道婢女红娘所在的阵营,处在深闺之中的她,想要与张生私会是难上加难。她的矛盾在“赖简”一折中得以集中表现,作诗相约张生“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却因张生未能隐瞒红娘,莺莺将张生当贼训斥了一顿。好在莺莺有好帮手———红娘,在其中周旋,促成两者好事。莺莺背着母亲与张生成亲本就是一种最为直接的反抗。
  二、维护家长制的真实本质
  焦刘二人婚姻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的结合符合当时社会的婚姻制度。兰芝之所以被婆婆逼迫休弃,学术界历来有三种看法:一是“无子”,全诗没有任何地方提及孩子之处;一是“不顺父母”,一是”多言去”。焦母出场并不多,言语之中也未清楚交代为何要逼子休妻。若如其所言,“此妇无礼节,举动专自由,吾意久怀忿”的说法是站不住脚跟的,因为兰芝辞别婆婆的表现分明就是一个知书达理、毕恭毕敬,并无半点焦母所说的“无礼节”。
  刘兰芝的身份众说纷纭,大多认为其并非“生小出野里”,这从后面县令与太守为子求亲可知。所以刘兰芝配焦仲卿“府吏”的身份是合理的,他俩没有太大的门第束缚,焦母更多的是出于个人喜好而破坏儿子儿媳的姻缘。《礼记》有“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妇顺者,须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即女子与丈夫的亲密程度不可超越公婆,否则便是犯了“七出”。诗中说焦刘“共事二三年,始而未为久”,可知夫妻二人十分恩爱。焦母认为自身地位受到动摇,便要扼杀了这婚姻中不该有的奢侈品———爱情。
  《西厢记》中的老夫人形象较焦母塑造要更为丰满,她的地位也更加高。丈夫的去世实则是表明老夫人在家里至高的地位,她对女儿实行“圈养式”的教育方法,禁止事项良多,把莺莺当做笼中鸟,连婚姻的自主权全都被剥夺了。崔张二人心生爱意后,老夫人不顾信义赖婚,她搬出郑恒,说是“中表联姻、亲上加亲、门当户对”,以期蒙混过关。张生虽一介寒门学士,但也是前礼部尚书之子,加之本人才华横溢,前途也是无可限量。老夫人更多的是在意二人未经自己同意便擅自心生爱意,还私下来往,她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是以要百般刁难维护个人尊严。
  礼教是老夫人的治家准则,同时也是其死穴。红娘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在“拷红”一折中将老夫人驳得哑口无言,迫使老夫人最终妥协———她以崔家不招“白衣女婿”要求张生要考中状元才能娶莺莺。好在崔张二人最终喜结连理。
  刘兰芝的反抗是以死来向世人控诉,这一点反映出兰芝受封建礼教的观念束缚而造成的软弱,但是兰芝的死,毕竟迈出了向封建礼教说“不”的第一步;崔莺莺敢于挑战母亲的权威跨过高门贵族与寒门学士之间森严的界限,这无疑又是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封建家长制的权威代表从专制到妥协,也说明了权威受到了撼动。从东汉到元朝几百年间,妇女大胆追求解放、抗争叛逆女的发展变化,成文学史上一颗绚烂的明珠。
  参考文献:
  [1]吴岩松.古典文学中女性追求爱情进步的足迹[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
  [2]陈澔主编.礼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黄庆(1989-),女,汉族,四川南充人,现于重庆市西南大学攻读文学学士学位,从事高级中学语文课教学科研。)
其他文献
编者按:在中国建设银行各家分、支行忙碌的工作岗位上,每时每刻都有令人动容的故事发生.这些故事,仅仅是35万建行员工爱岗敬业、服务客户、奉献社会的一个缩影.他们平凡至极,
期刊
松鼠是世上最惹人怜爱的小动物之一,轻灵敏捷,小巧可爱。秃鹰以凶猛著称,霸道、强势。三月份正是生活在北美红松鼠繁殖的季节,它们在树上用心构筑温馨的巢穴,给未来的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   有一天,一只可爱的红松鼠爬上白桦树。此时来了一只秃鹰,它展开翅膀先在空中盘旋,似乎在寻找美味的猎物。感觉有点累了,便落在树顶上。秃鹰四处张望,不时发出尖锐的叫声,显得很不耐烦。这只成年的秃鹰,嘴像刀子一样锋锐,它发现
期刊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其在现代高校各专业教学中得到普遍的运用,在提升学生学习成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培育实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阐述现代信息技
摘要:国际新形势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了更多要求,针对目前国内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现状,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开发科学、统一测试的必要性,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与语言能力测试的分开进行以及测试方式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我国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的研究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  一、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学(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
例3:《八音和鸣》《八音和鸣》是一节初中欣赏课,由长沙市第二十六中学戚一明老师设计。该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了解民族管弦乐队乐器的分类,熟悉部分乐器的音色特点;认真聆听
摘 要:实证主义法学自产生以来就与自然法学争论不休,曾引起学界广泛讨论关注,孰优孰劣,至今难分伯仲。但学界却往往忽视了自然法学和实证主义法学的相互补充性,事实上,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是融合互动的,这种趋势在当今社会变得更加清晰、明朗。  关键词:自然法学;实证主义法学;博弈;融合;规则与正义的统一体  一、自然法的局限与实证主义法学的谢幕  历史悠久,著述如汗牛充栋的自然法学派,为我们的未来世界或者
当今时代的人们对思想政治这一方面了解的不够深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要充分挖掘自身潜在价值,将其转化为显在的价值,积极改变自我,要有主体意识,并且正确理解思想
早春时节的梵净山,山下春花烂漫,半山却是雾凇满枝.抬头望去,绝顶之上寺庙林立,别有气象.正是:行一程一样风景,上一峰一重境界.rn梵净山系武陵山脉主峰,悬崖飞瀑,溪流蜿蜒,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师生关系发生重大改变。本文对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师生关系进行分析和总结。
语言是一个人表达自己意愿和情感的最好方式,在长期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只要能得到正确的引导,他们的表达能力会得到逐步地提高,并同时会伴随着其他能力的提高。这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