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一袭月白,挑灯夜补衣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m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那天在院子里跟邓雪琼打了照面后,每晚司徒慧敏的梦里都有一袭月白的衫子。
  每天清晨,楼底下一声轻轻的推门声就像一双无形的手,推开他的梦境,无论多沉的梦都顷刻醒转。他跳下床,一个箭步到窗边,趴在窗口向下看,月白的衫子在晨雾里洒扫院子,浣洗衣裳,不一会儿,他的窗下就挂满了红红绿绿的衣裳,滴滴答答的水声萦绕在耳际,如同鼓点轻轻敲在他心上,他躺回竹床,再无睡意。
  阁楼很小,又有些闷热,他的心却极静,此时大革命失败后的惨痛仿佛已在这个小小阁楼里被这些水声抚慰,避难的惶恐和慌乱也被月白衫子的宁和消融。
  他最喜欢午饭后,她坐在院子里,身旁是针线箩筐,手中是一件正在缝制的衣裳,有时是红衫子,有时是中山装。她低着头,手中的针线来回拉扯,她轻声哼着粤剧,午后的阳光洒在她的发上,发出熠熠的光。
  此时,他心里便会浮出几个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这样平凡的幸福或许才是最隽永的,后来他在自己的电影里不断重现月白的衫子,静好的午后,和煦的阳光。
  那夜,一弯新月在天空中洒着清辉,星星如同散落在乡村的灯火,忽明忽灭,他心里无端焦躁起来。或许是在阁楼上困得有些久了,这些日子为躲避搜捕,也怕连累好心收留他的人,他几乎足不出户,只在阁楼上看书写字沉思。心里虽然充满了失败的苦闷,但他从不沮丧,因为他坚信一切都只是暂时的,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他吹灭灯火,轻轻走下楼来。院子里,一缸残荷倒映着满空星月,月桂正散发着阵阵清香,他深吸一口气,吟道:“中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只听得一声推窗声,一缕灯光直射在他身上,他吓了一跳,回头只见她倚窗而立,长长的发辫直垂到窗外,晚风吹动她的发梢,他似受了蛊惑般,走过去轻轻扶起她的发辫,只觉这女孩就如那棵桂树,散发着香气。他喃喃道:真好,真好……
  她有些娇羞,几次想扯回自己的发辫,终是不能。良久,她说:“先生,我给你斟一盏茶吧。”她走回屋子,他才如梦初醒。不一会儿,她端来了茶,搁在院中的石桌上,她轻声招呼他用茶,他才慢慢走过去,坐在她平时做针线时坐的石凳上,接过她递来的茶。温热的茶盏被他拈在指端,久久不能放下,他感觉这就是她的指温,暖暖的,不烫手,熨帖得他的心也妥妥的。他轻轻啜饮一口,茶香盈满唇舌,他不禁叹了口气,感觉平生从未喝过这么香甜的茶。
  但他何曾没有喝过名贵的茶?他出生在广东一个颇有威望的家庭,父亲是华侨领袖,跟随孙中山多年。从小锦衣玉食的司徒慧敏五岁随父到广州,在那儿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后与周文雍成为同学,两人经常到附近一家自来水厂夜校教工人识字,讲解救国救民的革命道理,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形势严峻,司徒慧敏因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在老家学校墙上写下“天变不可畏”的大标语,成了悬赏杀头布告的主角,后躲到邓雪琼家的阁楼上。
  司徒慧敏一口口品着茶,邓雪琼在一旁不断给他续上,静夜无声,他们也相对无语,忽然,司徒慧敏说:“你常唱的那个粤剧是《帝女花》吧?真好听!”雪琼点了点头,她清了清嗓子,唱了起来:“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帝女花带泪上香,愿丧生回谢爹娘,我偷偷看,偷偷望,他带泪带泪暗悲伤。我半带惊惶,怕驸马惜鸾凤配,不甘殉爱伴我临泉壤……”
  怕惊扰了人,她声音轻轻的,却别有韵味。他从不曾如此认真听过粤剧,以前总觉得粤剧太过温软,听起来心气都跟着绵软无力了,所以从不热衷,或许是因为她唱的,他才会觉得如此悦耳?他轻轻打着拍子,随着她的声音而忧伤而惊叹而柔软。他忽然觉得,这样过完一生一世也是极好的。
  她原本在人前都是淡淡的,极为腼腆,何况是年纪相仿的异性面前。可不知为何,第一次见到他,她就觉得亲切,仿佛认识了许久一般。他高而瘦削的身材是极好的衣架子,她每回拿到顾客送来让她裁制的布料,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如果给他做件中山装或长衫,定会很好看。这些日子,她每日裁衣缝制,心里都满是温柔。明知这些情愫是不应该的,可还是忍不住一次次偷偷向阁楼张望,知道他会闷,她便想方设法给他做好吃的,还去溪边摘了一捧野花,找了个瓶子插好送到他的房里。
  心心相印,或许只需一个眼神,彼此就能明了。
  这纯美的爱情在当时却是不容的。辱骂她不正经的,责怪他不安好心的,各种议论如潮水般涌来。好在司徒慧敏从来都不受礼教束缚,他勇敢地站出来,用那双无惧的手捍卫自己的爱情。而邓雪琼虽然只是一介乡村女子,却并不怯懦,只要跟他在一起,死都不怕,还怕别人的闲言碎语?
  后来,司徒慧敏去日本留学,临行前他们举行了简单的婚礼,然后一起去了日本。邓雪琼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让他在异国他乡感受到家的温暖。他在外为革命奔走,她从来都是支持的,他时常带朋友来,她知道他是想让朋友也分享家的味道,便采买食材,做一顿丰盛的食物,来抚慰那些背井离乡的男人。
  后来,他们从日本回到上海,司徒慧敏先后做过教师、搞布景设计、跟电影结缘,抗日战争爆发后,司徒慧敏一家来到香港。他一心投入到抗日救亡中,一家老小的生计就全靠妻子替人缝制衣服来维持。
  她每日在家缝制衣服,操持家务,心里却担心他的安危。夜晚他还没回来,她便边缝衣服边等他,他一夜未归,她便一夜难以入睡。她知道他干的是正事,所以从无怨言,只默默在他身后为他守好家。
  或许她只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但谁说一定要在烽火中冲锋陷阵的才是英雄,一个女人的爱情还可以是以自己全部的精力去守护心爱的男人,让他在热爱的事业上无后顾之忧地奋斗。为他守好家,便是她爱他的方式。
其他文献
原文:刚饱的肚子说饿就饿。  翻译:食指大动玉盘珍馐,醉酒饱腹,静卧顷刻,又觉饥肠辘辘。  原文: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翻译:与君乘舟同渡,相执不和,舟翻俱覆。  原文:爱情的巨轮说沉就沉。  翻译:古刹千年青灯佛前,修得与君缘,然世间多琐碎,红尘多怨怼,语成敷衍两相别。  原文:多年的感情说没就没。  翻译:那年豆蔻,青梅成双粉蝶飞,却难敌岁月倥偬情逝水,如今与你携手夜话之人是谁?  原文:刚
期刊
箫,轻轻念起,就有一丝苍凉的气息。  汉字里面最钟爱箫与剑,诗与酒,几个字简单组合,就是一个清雅辽远的江湖。箫之本义,是一种模拟风吹声的竹乐器。箫管悠长,捻风而起,气息流转间,便是一曲绝美天籁。其声可倚亭台楼阁,水榭清流,亦可遥对斜阳千山,岭外梅雪。音疏梦杳人去渺,一箫吹断水云闲,最是飘逸,最是幽沉。  琴箫合奏,相得益彰。而我觉得箫声最妙是独奏,正应了幽怀难遣、遗世独立的意味。男子执箫而吹,最好
期刊
此时的夏日微静无风,几分暑气勾起了暗涌的燥热。  我只是不经意间翻开古书,目光瞥过纷繁的诗行,那一首首千百年前的诗词却在盛夏的午后蒸腾出墨香。一瞬间,我忽然想到千年前的古人,为了消暑纳凉,他们或浮瓜沉李,或曲水流觞,或折扇摇风,或傍水而居,闲暇时便吟诗作赋,将消暑之事蘸于笔端,凝于纸上。如今品来,倒也觉得一室清凉。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在杨万里的诗
期刊
长安的秋天来了,西风吹涨渭水,携着黄昏的风尘,将廊下竹帘吹得嗒嗒作响。她坐在窗前缝衣,侍女小心推开门,说宫中传来消息,皇帝召老爷殿后议事,怕是会晚些回来。她点点头,侍女上前添香,又轻声道:“听说湖阳长公主也在宫中。”  湖阳长公主?她心头一跳,手上涌出一线血痕,正要低头去吮,却又停下,怔怔愣在那里。  当今天子是汉室后裔,年少寒微,征伐而得天下。因兄弟姐妹多亡于战火,所以对这位姐姐更为恩眷,赐封邑
期刊
所谓自古文人皆吃货,对于热爱美食的同学来说,真真是处处皆可吃,字字皆可食,翻开古文书,秒变小厨神。  《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私人农场,营养健康。  所以《出师表》可以改为《厨师表》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混在一起炖,大补也。  两者不可兼得,奈何可同炖也。  《小石潭记》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取潭水一升,翠竹少许置于石锅
期刊
生命不息,自恋不止,传说中那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阮软小编又来刷存在感了。今天,放风馆由我做主。上榜的几位宝宝,下期要是不写信,我就给你写!!!  郑州是不是很热啊?希望小编们工作顺利,天天开心,工资多多,千万别中暑了。(BY 孙作恒)  沐九九:工资多多那个祝福,真的有让我清凉下来。  如今国人诗性尚在,依旧向往远方,小恋要为中华之崛起而加油啊,我看好你们哦。(BY 郭泳鑫)  公子
期刊
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懒虫虫,他们总是会耍赖,他们总是不交稿……每逢提稿日,有一枚叫作夏芊西的温柔女子都要头大如斗,几欲吐血三升。还记当时你侬我侬,甜蜜话儿倒如桶,谁说的“给你写一篇肿么够,我起码写三篇”,谁说的“为了表示我对你是真爱,我决定从此不再欠稿债”,然后到了关键时刻却都掉了链子,消失无踪……只要你们交稿,想让我撒泼还是卖萌,你们说!  夏草芊芊:慕容老师,快看我签名!(签名大概是欠了我
期刊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宋·贺铸《青玉案》  记不清曾多少次在深夜里突然惊醒。自从来到苏州,他总在做着同一个梦。  梦里有一个衣袂飘飘的佳人,长发如瀑,身姿秀美,他与她仿佛隔得很近,然而不论他怎么靠近,都离她那样远。他很想看看她的模样,却只能目送她的背影
期刊
这年冬天来得格外早,方才十月,窗外北风便凛冽如刀。我已病了很久,几近弥留。邻家阿嫂温了汤饭,见我仍双目空洞地望向窗口,便又忍不住转身拭泪。  窗外种着一株梅树,许是时日久远,枝丫生得苍虬有力。我心绪有些黯然,来日无多,也不知能否赏见今冬的梅花了。北风卷起河畔尘土,扑簌簌地往屋里钻。阿嫂欲去关窗,被我唤住。良久,我听见她沙哑的声音喃喃道:“阿妹,你要等的人不会回来了。”我望着窗外,记忆飘回到远方。 
期刊
有没有觉得这个大叔甚是憨态可掬,我仿佛听见他在说:『看我穿的小红鞋好不好看?』  这几日,本少心血来潮,翻了翻古人的书画作品,这一翻简直把我乐坏了,本着分享至上的精神,让风筝们也来开开眼!  这是明末清初大画家石涛的自画像,看他这身缠缠绕绕的衣服,有没有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时尚?  嗯,我不知道这位穿的是不是吊带衫,只觉得他这个姿势实在是妩媚撩人,哈哈哈……  画像中的伏羲老祖穿着异常华贵,这貂皮豹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