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弘扬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9月29日,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中央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央音乐学院于润洋音乐美学史学研究中心承办,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中国西方音乐学会、《音乐研究》杂志社、《人民音乐》杂志社协办的“缅怀·弘扬——于润洋教授与中央音乐学院学术建设”纪念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隆重召开。
  于润洋教授是我国杰出的音乐学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原院长,我国音乐学界公认的音乐美学和西方音乐史学领域旗帜性的领袖人物。本次研讨会旨在纪念于润洋教授逝世一周年,弘扬他严谨的治学精神与高尚的人格风范。来自全国音乐学界的知名学者、重要音乐期刊杂志社的负责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纪念研讨会由上午的“于润洋教授与中央音乐学院学术建设”研讨会与下午的“于润洋教授音乐美学史学研究”研讨及音乐会组成。上午的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的主持下拉开序幕。他表达了对于润洋先生拥有开拓者的胸怀,宽容的学术视野和高瞻远瞩的格局意识的敬仰,以及带给后学者们自由的学术氛围,倡导对先生学术精神的传承。
  首先,是中央音乐学院各级领导的致辞。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郭淑兰同志率先代表学校发言。她肯定了于润洋教授在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期间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将学分制理念引入教学管理;主持制定中央音乐学院第一本全面、系统的行政管理条例汇编;将艺术学从一级学科提升为学科门类。最后她指出,纪念研讨会不仅仅是怀着敬意的缅怀,更重要的是有担当的传承;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安平教授在接下来的致辞中,追忆了与先生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思念先生富有凝聚力的人格魅力和永恒追求的精神品格,哽咽中用“莫忘初心、静思润洋、光耀学术、知行合一”,传递着自己对先生无限的缅怀与敬仰;中央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次熠教授在致辞中首先表达了对于先生的感恩之情,之后从五个方面梳理了于润洋教授的杰出功绩,感言恩师对学术“前瞻性”的视野和不断前行的追求,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学院领导致辞结束后,于润洋教授的夫人高次兰女士向学院捐赠了于润洋教授珍贵的藏书、音响音像光盘、研究手稿和电子文档资料。随后,郭淑兰书记向高次兰女士颁发“中央音乐学院捐赠证书”,并与高次兰女士共同进行了“中央音乐学院于润洋音乐美学史学研究中心”的揭牌仪式。“研究中心”将收藏于润洋教授生前的全部藏书、研究手稿等,同时还将秉承于润洋教授的学术精神,拓宽学术视野,融合音乐美学与西方音乐史学两个音乐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力量与方法,致力于推动中国音乐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随后,莅临会议的社会各界嘉宾先后致辞。原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王耀华教授对于润洋教授在学术领域所做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赞扬先生在“修、齐、治、平”方面所具有完美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并期待后学者在缅怀中继承前辈的学术传统,投身学术研究;原中国音乐美学会长韩锺恩教授首先代表因公务在外无法前来的中国西方音乐学会会长杨燕迪教授宣读致辞。杨燕迪教授在致辞中说,于润洋先生是学界领袖,怀着崇高的敬意深切缅怀先生,从四个方面说明先生在为人治学中的巨大贡献,认为我们应当“以学术为仁,以风范为榜样”努力前行;韓锺恩教授在感恩中回忆了恩师对学科建设的关注和重视,指出先生不仅是治学的大家风范,也是为人的良师楷模;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叶松荣院长敬仰先生热爱专业、勇于探索的学术精神,诚恳待人、奖掖后学的崇高品质,几次哽咽深情表达,他称先生是明锐见地的评论家,是拥有“无限音乐学世界”的一代大师。继而,是来自于润洋教授生前曾经投稿或作为编委、有密切学术联系的两家重要期刊杂志社的嘉宾致辞。一位是《音乐研究》的副主编陈荃有教授。他回顾了作为投稿学者的于润洋教授在《音乐研究》发表的11篇文章,堪称为学术典范;为主编的于润洋教授从1981年就担任主编,35年兢兢业业,并回忆了与先生交往的二三事,感受到先生潜心笔耕、老骥伏枥的治学精神,以及对晚辈关爱的长者风范。另一位是《人民音乐》的副主编张萌先生。他在简洁的发言中时刻流露着对于润洋先生的崇敬,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代大师的于先生不懈求索、求实文风值得后学弘扬与继承。随后,播放了他采访于润泮先生的短片,静默中崇敬慢慢地渗透在每个人的心中,仿佛大家又一次回到了为人谦和、学养深厚、受人爱戴的先生身边。
  最后,六位曾经共同工作、学习过的老教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回忆并总结、评价了于润洋教授对中央音乐学院各方面建设的工作与贡献。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刘霖教授回忆了于润洋教授在学院管理方面的工作。他称赞于润洋教授是一个求真务实的好领导,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做管理,都令人十分佩服和尊重;原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周青青教授回忆了自己从最初的专业选择,到自己为师治学,再到主持系里工作至今,亲身感受到于先生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无私的学术追求,这一切对音乐学系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原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音乐美学教研室主任潘必新教授谈了于润洋教授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学科的建设,称于先生是一个学术综合能力强大,纯粹的“为学术而学术”、将音乐铭记于心的学术研究最勤的拓荒先行者;原中国艺术研究院西方音乐史蔡良玉教授谈了于润洋教授与西方音乐史的建设,将于先生的学术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开创探索、独立思考、辉煌成就,回顾每个阶段的过程中,她用鲜活的事例让我们进一步的了解了这位为人正直、立论平实,善于独立思考的卓然大家;原中央音乐学院教务处处长余逊明同志讲述了于润洋教授与中央音乐学院教学管理的建设,在缅怀之中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原中央音乐学院科研处处长王凤岐教授讲述了于润洋教授与中央音乐学院科学研究管理的建设,强调于先生不仅著述丰厚、研究精深,而且其研究学术功力见长,认真夯实的治学态度,值得后辈终身学习和继承。
  最后,于润洋教授的夫人高次兰女士做了发言。她对学院举办这次活动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寄语后学者:一定要认真读书,努力做好学问!随后与会人员一起参观了“中央音乐学院于润洋音乐美学史学研究中心”,就此上午的研讨会完美落下帷幕。   下午的“于润洋音乐美学史学研究”研讨及音乐会由王次熠教授主持,采取讲解与演奏相结合的新颖方式,分六个研究专题着重介绍了于润洋教授在美学史学方面的研究成就,并回顾了于润洋教授在音乐美学史学研究上的学术贡献。
  瓦格纳研究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专业的何宽钊副教授主讲,特邀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教育家朱亦兵教授组建的大提琴乐团演奏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前奏曲。何宽钊副教授认为于润洋教授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学家,也是一位终身热爱音乐的典范,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和超前的国际视野,开创了新的音乐学分析方法,站在了国际学术的前沿。
  貝多芬研究由中央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专业的张乐心老师主讲,特邀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师、著名钢琴家盛原教授演奏贝多芬的《第23“热情”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张乐心老师通过贝多芬在中国的接受史的研究角度,让我们知道了在那样一个特殊时期,一个拥有勇气卓识,令人敬佩的于润洋教授,而琴声中的热情旋律也让我们瞬间体验到了富于激情的人道主义精神。
  舒伯特研究由中央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专业的姚亚平教授主讲,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男中音于云龙,钢琴伴奏张铭鹪,演唱艺术歌曲《流浪者之歌》(D,493)。姚亚平教授指出于润洋教授是国内全面深入研究舒伯特的第一人,运用历史具体感性与逻辑理论抽象统一的方法分析音乐作品,具有问题意识和学术前瞻性;勇于探索的学术精神让于先生成为了学术领域的先行者。
  柴科夫斯基研究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专业的宋瑾教授主讲,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男高音徐源,钢琴伴奏张铭鹪,演唱了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中的选段《青春,你在哪里》。宋瑾教授从于润洋教授的专论及散论,概括出先生的一些学术观点,让我们看到了于润洋教授独立思考、冷静反思的学术风范。
  席曼诺夫斯基研究由中央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专业的潘澜副教授主讲,特邀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演奏家宁方亮老师和作曲系博士生代博,演奏了席曼诺夫斯基的小提琴作品《神话》(op.3 ONo.1)和《玛祖卡》(op.50)第1、18首。潘澜副教授指出于润洋教授是国内研究席曼诺夫斯基的第一人。先生认为探索波兰民族音乐语言的道路,研究席曼诺夫斯基的创作,对我国的音乐创作如何走上属于中国民族自己的音乐道路是具有启示性意义的,流露出于先生在研究中所含有的深厚的中国情怀。
  接下来是于润洋教授之孙于浚澍的大提琴独奏,圣-桑斯《A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Op.33)第一乐章,钢琴伴奏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李晓冬副教授。聆听优美深情的琴声,整个研讨会顿时充满了浓浓的幸福思念。
  肖邦研究由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美学专业的韩锺恩教授主讲,特邀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师、钢琴演奏家谭晓棠老师演奏了肖邦的《c小调夜曲》(Op.48,No.1)、《升c小调圆舞曲》(Op.64,No.2)和《g小调叙事曲》(Op.23)三首作品。韩锺恩教授用行文《悲情肖邦——哭也美泪》中的“声音乐意象、文史哲艺美、悲情续激情、最忆肖邦情”寄托对恩师的绵长思念和深深敬意。
  最后,王次熠教授对所有参与本次研讨会的师生一一致谢。他指出,今天大家在这里缅怀于润洋教授,为的是弘扬先生正直诚实、敢于担当的高贵品格,求真务实、以身作则的优良作风,勇于探索、执着前行的治学精神。纪念是为了继承与弘扬,是为了发展与创新。
  流淌的音符依旧跳跃着,拨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弦,就像于润洋教授书中说的那样:徜徉音乐世界,寻找真实自己。每个人在音乐里听到的都是自己……于润洋教授的治学理念与人格魅力将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照耀着我们一路前行的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 荣英涛)
其他文献
击乐一直都是器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至今,它既是音乐发展的源动力之一,也是纳新出奇的外在推力之一。如何发掘传统打击乐和现代打击乐的固有本体特色,并将其综合为一个互相融通的整体,是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学科(专业)从上个世纪创建以来就开始探索的问题之一①。2005年,这一探索获得了重大突破——由于时任院长杨立青教授的推动,将原来分布于管弦系、民乐系、现代系的不同打击乐合并聚拢在一起,所成立的现代器乐
有研究者統计,近三十年来,中国音乐教育史研究文献达“二百余种”{1},仅专著就有三十多部{2}。总体研究状况:普遍史、地方史、个别史(法国年鉴学派对此分别称长时、中时、短时的记录)的研究成果分布呈递减形状。总体研究趋势:宏观史、中观史、微观史的研究成果分布呈递增态势。在“个别史”(短时的记录、微观史)层面中以一个学校音乐教育史为研究对象的专著类成果有《上海美专音乐史》《交通大学百年音乐文化史》。近
11年11月17日至20日,全国首届传统音乐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重庆西南大学音乐学院举行,该会由西南大学音乐学院、西南大学宗教音乐研究所主办,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长江师范学院等几所在渝的兄弟高校协办。会议秉承“沿袭传统,关注当下”的主题,主要探讨传统音乐在当代中国的传承与发展,传统音乐文化与当代文化之碰撞与融合,同时将西部音乐文化研究作为研讨会的一大亮点。  本次大会共收论文八十余篇,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瀛音乐圈子里一颗特立独行的新星冉冉升起,1957年以《弦乐安魂曲》在国内脱颖而出,60年代中期他的《地平线上的多利亚》赢得了国际的声誉,之后以观念和手法不断更新而让西方世界持续关注,90年代末这颗已经蜚声国际乐坛的巨星轰然陨落,据说他逝世的消息居然让一向热衷炒作政治新闻、很少关心东方艺术的“BBC”电台进行了插播。他就是被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称为“自己人生导师”的日本2
吕其明是从“新中国”诞生初期开始从事电影音乐创作的作曲家。在那个时期,中国电影最明显的标志是工农兵和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了电影的主人,反映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生活以及反映革命斗争历史的题材成为中国电影的主体,产生了一批经典之作。吕其明的电影音乐创作是在这样的大环境当中诞生的,他的电影音乐风格也是在写作过程当中所形成的。  到“文革”前夕,吕其明共创作了20部影片,其中革命历史题材和工农业题材
作为本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全新制作首演的重头剧目,2012版歌剧《原野》(以下简称新版《原野》)以另类的艺术呈现,带给我们不同于以往版本演绎的全新审美体验——“其间蕴含着许多超越演出本身的价值和意义:继承与发展:传统与当代:民族性与国际化:个性与普遍性等等”(节目单中导演的话),笔者在观看歌剧之后对此解读为:新版《原野》从“跨文化”的角度切入艺术创作上的立美、审美与实践,平等构建不同文化审美中的话语主
2018年7月9日下午,上海的天阴沉沉的,雨下个不停,上海音乐学院的领导和师生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来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送行,她就是徐宜先生。徐先生生前系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女高音歌唱家、教育家、音乐翻译家。  徐宜祖籍湖南长沙,1931年9月27日生于安徽安庆,父亲是一位职员,母亲是一位画家,在家庭的浓厚艺术氛围熏陶下,先生自幼喜爱歌唱。抗日战争爆发后,先生举家从安庆搬至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声音,一如那些富于时代色彩的文字和图像。古琴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性元素,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古往今来,琴家们在鼓琴操缦之余不忘著书立说,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琴学宝藏,其中也包括数以千计的琴谱。这些珍贵的琴曲,带着它们各自的典故和传说,借七弦素琴,穿越时空,向世界吟诵永恒。  ——当代古琴音乐周导言  2014年12月4日,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承办的“当代古
2012年4月访美期间,突然接到家中电话说杨儒怀先生在我出国后第二天住院了。虽然先生久病多次住院,但冥冥之中却感到这次有一丝不祥。于是,我迅速联系师母,得知先生确实病情加重。在焦急和惦念中我终于挨过了漫长的20天,没想到回京后的第二天便得到先生病危的消息。我赶到先生病榻前,含着眼泪轻声呼唤他,可是他再也没有回应,2012年5月10日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  先生真的就这样走了。那天我在先生家里,看着
09年2月26日,美国中部堪萨斯州偏东的渥太华县的《渥太华共和日报》上刊登了下列这幅以 “日本钢琴家——她最近首次在美国现身”为题的照片,在照片的下方附有一个东方妇人弹琴手绘图,图左还配有一则她在纽约市举办钢琴音乐会的消息:   这位Vong Tsu Sze小姐不是什么日本人,而是在清华学校教过黄自“和声”的史凤珠。  从上海中西女塾到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1907—1910)   有关我国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