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名才:长安缘何持续猛增?

来源 :汽车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20年逆势增长的14%到2021年上半年继续猛增的53.5%,“老牌”长安正迎来“花开”时刻。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下,国内汽车市场陷入峰底年,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2%和1.9%。然而,在灰暗的底色下,有这么一家车企,凭借全年销售 200.4万辆、同比增长14%的成绩单成为中国汽车品牌中最惊艳的色彩,它便是长安汽车。
  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继续猛增。数据显示,长安汽车6月份共售出17.3万辆新车,上半年累计售出120.08万辆,完成了全年200万销量任务的54%,其中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上半年共售出96.5万 辆,同比大增53.5%。
  长安汽车凭何能够持续猛增?面对未来,这家拥有100多年悠久历史的汽车企业又将展开怎样的新蓝图?带着这些问题,《汽车观察》专访长安汽车副总裁李名才,揭开长安汽车增长背后的奥秘。
  四方面革新共推销量猛增
  “2020年,长安汽车持续演绎了一种现象级的增长,在行业内刮起了‘长安旋风’。令人欣喜的是,今年上半年,向上的势能依旧没有衰减。”李名才自豪地表示,与此同时,他将长安汽车销量成绩的取得总结为战略、产品、技术、营销等四个维度的革新。
  从战略维度来看,面对汽车市场“低增长,微利润”的新常态,长安汽车在“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的总体思路下,围绕“增收、节支、降本、控投、降库、融资、变现、改革”十六字方针提升经营质量,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升级。
  从产品维度来看,近年来,长安汽车正不断深化供给侧改革、淘汰弱势车型,同时加快热门车型的更新换代速度,探索高端路径。
  李名才介绍,短短三年内,长安汽车累计淘汰了20余款低竞争力产品,关停并转的产能达到150万辆。而为了迎合消费升级趋势、寻找新的市场增量,长安汽车不仅集中精力打造了CS55 PLUS、CS75 PLUS等网红车型,还于2020年推出了乘用车产品序列UNI,凭借丰富的智能化配置,UNI序列首款车型UNI-T上市以来连续数月销量过万,旗下第二款车型UNI-K也已于今年3月进入市场,销量持续增长。
  从技术维度来看,长安汽车在智能化、动力系统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研究硕果累累。
  在智能化领域,长安汽车在2020年3月率先实现L3自动驾驶技术量产,不仅意味着北斗天枢战略重大成果的落地,同时也象征着中国汽车品牌自此在自动驾驶技术上匹敌国际豪华品牌;时隔一年,长安汽车再次在今年3月首发APA 6.0远程智能泊车系统,成为业内首个实现这一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中国品牌车企。
  在发动机领域,长安汽车历时4年打造的蓝鲸NE动力平台可全面兼容48V、HEV、PHEV、REEV四种动力形式,零部件通用化率98%,是中国品牌车企中首个动力模块化平台。迄今为止,蓝鲸NE动力平台已出产了1.4T、1.5T、2.0T等多款发动机,不仅性能参数比肩甚至超过同级别合资品牌发动机,同时也在《“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等评选活动中屡获奖项。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一年,长安汽车蓝鲸家族车型总销量超过90万辆,今年第一季度销售也超过了30万辆,蓝鲸动力俨然已成为长安汽车的销量担当。
  如果说技术层面的突破为长安汽车持续输出爆款车型提供了支撑,那么,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创新则为品牌形象的正向成长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养分。
  李名才介绍,去年疫情期间,长安汽车积极面对艰难处境、与经销商携手推出了“万紫千红”计划,以“一对一视频看车”、“直播看车”等创新手段直通客户。
  统计显示,2020年1-7月,长安汽车旗下各品牌经销商直播突破30万场,覆盖全球38个地区,总观看量破亿。2020年全年,长安汽车旗下经销商短视频播放量达到39.5亿次,直播视频观看量达到4.9亿次。转至今年,疫情虽然逐渐消退,但长安汽车的线上营销攻势仍在继续强化。数据显示,一季度经销商短视频播放量达到19亿次,直播观看量达到2.9亿次。
  “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中其实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从服务客户向经营客户转型’。为此,我们坚定不移地将客户服务作为‘天字一号工程’推进,坚定不移地实施价格透明、时间标准、品质保障、快速响应、服务专业等‘五大承诺’。”李名才强调,正是“以客户为尊”的营销理念,以及在此基础上萌生的创新化的、为用户设身处地着想的营销方式,帮助长安汽车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从李名才的阐述可以领悟到,长安汽车的持续增长并非是某一方面的原因所导致,而是上到顶层战略、下到产品布局,深到技术研发、细到营销创新,全方位革新所带来的体系化能力持续成长的必然结果。
  加快迈向世界一流汽车品牌
  对于国内汽车市场后三个季度的表现,李名才也做出了研判。他表示,随着去年被压抑的市场需求的逐渐释放,加上疫情逐渐消退后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今年不管是2B还是2C市场都将处于快速恢复的通道上。具体来看,受一季度销量和蝴蝶效应影响,上半年增长可期,下半年则将趋于平稳,全年大概率会呈现出前高后低的销量曲线。
  在李名才看来,消费群体的年轻化将成为今年国内汽车市场的重要特征:“消费结构的变迁正在重新定义市场,同时也给汽车企业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只有跟上了这一波年轻化的浪潮,汽车企业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性。”
  相比70后、80后消费群体,Z世代年轻人的视野更灵活、开阔,對于汽车产品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在他们眼中,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传统属性正在不断弱化,反而衍生出类似“社交货币”的新含义,扮演起彰显个人意识的外显化工具的角色。
  从粗犷到精分,年轻人的消费需求是否更难满足?李名才不这么认为。他表示,年轻人对汽车产品的需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颜值、智能化为代表的显性需求,一类以品控、耐久性为代表的隐形需求。隐形需求相当于基本因子,做到可以打一个及格分;显性需求则相当于激励因子,做到可以继续往上加分。   “作为汽车行业的从业者,我们一向对市场、对客户怀有敬畏的心态。对于长安汽车而言,品质始终是一条不可妥协的底线。而在产品的颜值、智能化等能够直接触动年轻消费者的领域,长安汽车也在不断自我挑战,给自己加分。”李名才称,“俗话说,两手抓、两手硬。只有两手都过硬,才能充分赢得可持续性的市场成功。”
  相对乐观的市场预期下,长安汽车是否有信心继续在自主汽车品牌阵营扮演领头羊角色?李名才称,对于目前的长安汽车而言,中国自主品牌头把交椅已经不再是最主要的目标,而是要走向国际,与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同台竞技。
  为了达成这一宏伟目标,上海车展期间,长安汽车已经发布了未来十年的产业规划。即在“十四五”规划期间,整体投入1500亿元,聚焦软件、智能科技、低碳、新商业模式、高精尖人才等未来竞争高地,通过五个维度的精准发力,顺利实现“2030年企业整体销量达到5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销量达到350万辆”的美好愿景,加快迈向世界一流汽车品牌。
  首先,以软件定义汽车产品及服务为契机,打造极致客户体验。加速由提供“硬件产品”向提供“生态产品 软件产品”拓展,让科技生活更加有趣,让用户体验更加舒心。
  其次,加速推进“北斗天枢”计划2.0,提升科技实力。加快智能化發展,每年实现1-2个领先的智能场景首发应用,到2022年,率先实现L4级智能网联汽车上市。同时,为了满足未来智能汽车的算力需求,以及确保供应链安全,长安汽车将携手国际领先合作伙伴构建新的半导体产业能力。此外,长安汽车还将与华为、宁德时代共同打造高端智能电动汽车产品。
  第三,进一步推进“香格里拉”计划,加快低碳产品、低碳制造和低碳产业的发展。应用清洁能源,实现能源智能管控,推动传统制造向绿色智造转变。在产品上,基于方舟架构和CHN架构,打造EPA0、EPA1和EPA2三大平台,未来五年将陆续推出26款全新智能电动汽车,首批两款智能电动汽车将在年内亮相。
  第四,携手战略伙伴构建新商业模式。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天上一朵云,空中一张网,中间一平台,地上全场景”的全新商业模式,实现与用户及合作伙伴的直通直联,开启产业互联网新时代。
  最后,加快人才结构调整,组建3000人的软件化、智能化人才团队,打造全球优秀人才聚集成长高地。
其他文献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史,也是一部激烛扬清的自我革命史,加强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是党攻坚克难、创造辉煌、管党治党、永
当前政府部门面临“稳增长”与“稳杠杆”的双重目标,给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带来较大挑战.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本文引入财政、货币政策四种规则,并结合季度数据对财政
本文主要对比研究新冠疫情和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的不同影响.分析研究发现此两次都对全球经济、金融造成巨大冲击,但2008年的危机表现为金融危机传导至实体经济引
在节能减排之路上,中国车企暂时领跑。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后简称“四部门”)联合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的公告。公告显示,2020年度中国境内137家乘用车企业共生产/进口乘用车1,983.02万辆(含新能源乘用车,不含出口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为5.61升/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436.74万分,燃料消
2020年9月,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0年12月,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再次重
期刊
企业税务风险管控是属于企业能够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下,企业涉税管控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得以凸显,尤其2016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企业必须能够做到全方位的管控方法与模式的升级,并围绕着营改增税务风险防范进行相关管理措施的研究,如此才能够适应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实现对税务风险的预防控制。本文首先介绍企业所具有的行业共同性特点,其次阐述政策对于企业税务风险管控所带来的影响,最后,结合营改增后业税务风险类型,谈一谈如何有效实现企业营改增后税务风险的有效应对。
2020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广大小微企业持续经营面临困难.金融部门以“稳企业、保就业”为己任,通过多次降准、加强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运用,扩大
“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预计超过3亿人,我国将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作为解
在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水平得以长足发展,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会
随着国际农业品牌进入中国销售网络以及中国农业领域的经济改革,我国涉农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国内外涉农企业的战略定位服务,给国内农业生产和制造业带来了实质性的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