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心,路过一张纸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xi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教过一个锦心绣口的学生,他叫杨莽,特别善于驾驭汉语言文字。判他的作文时,我总声称自己“不舍卒读”——舍不得一口气读完,就像吃最可口的东西,忍不住要省着吃,细细品味并努力延长那美妙无比的滋味。
  杨莽是这样描摹春天的:“春天,点亮了花朵,唤醒了蜂蝶,打痛了百灵。”
  杨莽是这样描写水滴的:“一滴水,落在平静的湖面。湖水说:痒——”
  原来,“痛”和“痒”还可以这样用,我好崇拜我卓异不凡的学生!
  类似这样的句子,杨莽几乎是可以批量生产的。而身为语文教师的我,就在这样的句子面前幸福地陶醉。我痴痴地想,那被杨莽捏在手里的,该是怎样一支灵秀的笔呀!它把百灵的鸣啭说成是因遭到春光的猛然击打而发出的娇啼,它从一滴水碰触到镜面般的湖水的一刹那感到了一阵阵痒意。我喜欢看杨莽像水滴释放涟漪一样从容释放他的诗心,我喜欢听杨莽像百灵说解春天一样娓娓说解他的情怀!
  我把杨莽的诗拿给自己写诗的丈夫看。他看后神色黯然,幽幽地说:“你必须承认这世界上有天才。”他留下了杨莽的几首诗,说是要帮忙寄给全国顶级的诗歌刊物《诗刊》。没想到,《诗刊》竟很快就刊发了杨莽的几首玲珑小诗。
  于是,我和几个像我一样热爱着汉语言文字的语文老师,越发坚定不移地充当起了杨莽的铁杆“粉丝”。
  杨莽要高考了。我破天荒地鼓励他用诗歌写作文。
  他写了,并且获得了骄人的高分。但是,因只有语文单科成绩突出而其余四科成绩平平,他落榜了……
  后来,我就慢慢没有他的消息了。
  多少年过去了,我一直不能忘怀杨莽和杨莽笔下的文字。我常在课堂上拿出他的詩做范例,直听得他的学弟学妹们惊叹不已。但后来,我得到了一个确切的消息,说杨莽做着一份远离诗歌的体力活儿,薪水少得可怜。
  我好心疼那颗诗心,好担忧粗糙的日子会磨损了那美丽的情怀。好害怕那支被缪斯深情亲吻过的笔会落满尘埃。我有一个痴望,愿尘世中的人们在遇到那支敏感灵秀的笔时不要轻慢,不要忽略,要认出它。珍惜它,让它依然保有用精美别致的语言说出自己内心痛痒的兴致,让它爱着,兴奋着。开出属于自己也属于世界的无可替代的花……
其他文献
野象喜欢把杂草老藤滚成草球,然后用象牙“踢”草球。(周立明《动物游戏之谜》)  讲野象用象牙来处理草球,按理要用“牙语”而不是“脚语”,而“踢”是“用脚向外撞击”(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一个很明显的表称脚的动作行为的用词,不有搭配不当之嫌吗?  改用其他动词又如何呢?“顶”吧,容易使人想到头顶、肩顶、指顶之类,感觉球并没脱离身躯,且高高在上,不像是踢足球之类的地上游戏。“推”吧,似乎也
期刊
解读古诗词有一个比较管用的办法,就是分清其类别。古诗词如果要分类的话,一般可分为以下十个大类别:①写景抒情诗词;②题赠送别诗词;③托物言志诗词;④山水田园诗词;⑤咏史怀古诗词;⑥边塞征战诗词;⑦羁旅行役诗词;⑧思妇闺情诗词;⑨悼亡游仙诗词;⑩谈禅说理诗词。总结2008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我们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这就是在总共的十八套高考语文试卷中,考到写景抒情类诗词的就有八套之多,分别是:全国卷Ⅰ、全国
期刊
“情”,可谓诗的气脉。没有了“情”,诗的气数也就尽了。泱泱华夏的诗歌历史,就是盛开“情”之花的历史。因此,把准诗的“情”脉,也就成了阅读鉴赏古典诗歌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把准诗的“情”脉呢?    一、追溯“情”缘    唐代诗人以为“诗歌合为事而作”,也就是说优秀的诗歌作品绝非是诗人“为赋新词强说愁”。无论是惆怅迷茫,还是恬适安闲,无论是激越慷慨,还是悲怆伤怀,都是诗人心迹的真实披露,而这些情感的
期刊
芳草萋萋,冈上斜晖。执子之手,与子相依;  芳草葳蕤,月色生媚。为子画眉,苍黄不违;  芳草采采,戴霞披霭。与子相知,此情不改。  ——题记  荆州之江,宿鹭成双。诸葛黄妹,齐肩同向。群媛争异,才子叹唱。何有此话,秦晋结长?  话说亮自居荆州,师从黄承彦。黄承彦,荆襄之名士也。门下弟子百二十人,皆贤,人称道。  中秋之时,承彦设宴于私园,令弟子会文吟月。日暮渐下,弟子俱至,鱼贯入后园。遂于秋令,百
期刊
技法点拨    在议论文中,叙、议本为一家,具体地说,叙为议之表,议为叙之魂,叙为议蓄势,议为叙增势。无叙而议成为无源之水,无议而叙之精髓得不到发掘。由此可见,在议论文里,叙议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很多同学写作文时往往是叙多议少,缺乏对材料的透彻分析,这样议论就显得苍白而无说服力,请看下面的文章。    病文展示    位置不同 照样精彩  张炎炎  师法自然,是智者的选择。露珠的色彩因为所处的位
期刊
我没怎么看过新概念作文,据说它强调个性,而且由于对作文没什么限制,我便给这篇作文安了个足够个性的题目——无题。Google了一下才发现原来唐宋元明清每个朝代都有人使用这个题目,最早的甚至可以追溯到汉朝——看来还是不够另类啊!  无题就是没有题目。一个题目标榜自己不是题目,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让我想到了张艺谋拍的一部大片《英雄》,主人公自称无名。里面有种用剑的技巧,脑子里不想剑,手里也不拿着剑。
期刊
丁立梅,笔名梅子,紫色梅子,江苏东台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擅长散文创作。出版有散文集《且听风吟》、《忽然花开》、《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其作品内容主要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所感、所悟和所得。字如其人,她的文字清新、平实、隽永,“只一低头,就是一朵花开,一瓣一瓣,在风中舒展,而后,凋落成堞”。这也是她对自身的评价。    美文一:满架蔷薇一院香 丁立梅    难忘野蔷薇,一丛一丛,长在
期刊
或许在有些人看来,一千余字的《晚饭花》并不太像小说。它过于平淡,没有一般小说的令人震撼的矛盾冲突、曲折离奇的情节、人物的悲欢离合大起大落,更没有任何悬念与出人意料的结局。它淡得像一泓清水,通体透亮,直视无碍。这使习惯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读者多少有些失望,也使意图寻找字词美感的读者感到失落。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一个凄清的爱情故事吗?可一般来说,故事的讲述都会波澜起伏,紧紧抓住人心,《晚
期刊
“我们的人生,也都是租来的。没有一种东西,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真正属于我们。”读罢文章《租来的人生》,作者精辟的言语让我的内心也不免沉重起来,对人生,我们许多时候缺乏的就是发自内心的反省。  作为台湾知名作家的吴淡如女士,其作品多以励志、爱情为轴心,把她对于人生挣扎的体验、坦然诚实的生命价值观拿出来与读者分享,提供给读者以思考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  或许我们都曾遇到过和作者相似的经历,但却鲜有人能
期刊
人生在世,生存是第一位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保障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往往是先满足了最基本的需要,才会追求后面的需要。而当各种需要都相对得以满足的时候,万物之灵的人却很可能逆向思维,回归本原。是重新设计人生,还是为寻求刺激,领异标新,则因人而异。就“生理需要”而言。有一些人,不為食物、住所、睡眠等的“有无”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