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把握与个别辅导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sj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阶段的班主任工作都有各自的特点。小学班主任重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基本的文明礼仪;中学阶段则更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到了大学阶段,班主任工作应更注重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把握好班集体整体的发展方向,关心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其提供发展的平台。大学生活具有学习自主性、生活独立性、社交活动广泛性等特点。虽然大学生从生理发育的角度看已经是成人,但心理发育水平还不完全成熟,社会认识、自我意识等方面还不够全面。如何使他们在踏入复杂的社会之前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熟练的专业技能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整个高校育人工作的重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远在异地求学的学生来说,班主任是家长、朋友和依靠,因此班主任的工作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坚持整体把握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才能做好高校的班主任工作。
  
  一、引导学生把握好大学学习的关键事项
  
  1.对大学适应期的正确引导
  大学的学习具有很强的自主性。精彩的大学生活要靠个人的创造和努力,也需班主任及时引导。大一的新生往往会经历一到两个学期的心理迷茫期,即大学生活的适应期。周围环境的巨大变化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适应障碍:水土不服、学习目标缺失、人际关系不和谐等等。在这个阶段,积极、正确的引导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帮助。新生进校后面临一系列琐事,选课、军训、熟悉新的校园环境、认识新的同学等等,其中最不适应的是学习方式的变化。大学学习方式较以往的应试性学习有很大的不同,没有固定的教室,没有专业教师的监督,学习压力小了,目标也不像以往那么明确。许多学生因此很难适应。面对这些情况,班主任需及时向班内学生说明大学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尽快适应。这一时期需要班主任带着细心和爱心,多花时间和精力,及时为新生解惑,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校园生活习惯,尽快走出迷茫期。
  2.引导学生设计大学生涯规划
  由于来自就业市场的压力,职业生涯规划现在已经被提到了很高的地位。对大学生而言,对三年或四年的大学生活进行规划也必不可少。各个高校都在采用不同的途径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大学生活,班主任的监督和引导极为重要。要鼓励学生志存高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规划就业方向,根据爱好兴趣选择参加何种社团或学生会部门等。有了蓝图,才会有未来的高楼大厦。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的形式来加强学生对生涯规划的认识,并在今后的岁月里及时反思已有的规划,对不妥之处进行修改,在目标的指引下奋斗努力。有目标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有方向的船不管风吹浪打都能驶向目的地,没有方向的船即使湖面风平浪静,也永远靠不了岸。
  3.鼓励学生参加课余活动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并不只限于单纯的课堂学习。有时第二课堂的学习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班主任应鼓励学生加入社团或学生会,积极主动地锻炼自己。社团或学生会像一个微型社会,是锻炼自身社交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最好的地方。每位学生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参加社团或学生会,为毕业后踏入社会做准备。而各类比赛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位学生都应敢于挑战自己,参加一些比赛项目。其目的并不仅在于取胜,而在于能锻炼心理素质。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参与这类活动,特别是内向、胆小的学生,可以通过活动来提高其自信心。同时,班主任应引导学生结交良师益友。例如,高年级学生作为学长,可以向新生传授自身的学习经验,也可以帮助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如果一名学生拥有优秀的学长、敬业的老师、知心的朋友,那么他的大学生活必定能够精彩愉快。
  4.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业,有延期毕业的、有结业的、也有休学和退学的。在大学的学习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坎”,如必须修满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英语、计算机必须通过等级考试才能拿到学位等。班主任需要及时指出学业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早做准备、积极应对,以便能顺利地完成学业,不辜负家长的期望,不虚度大学的光阴。
  
  二、开展积极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对学生来讲是最为关注的问题。就业指导是班级学生的共同需要。寒窗苦读十余载,只为寻得好工作。家长培养一个孩子上大学很不容易,找一份好工作是学生的愿望,也是家长的期望。成功的班主任不仅仅在于保证班内学生的顺利毕业,而且还要通过积极有效的就业指导,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调整就业心态、增强就业竞争力,从而找到理想的工作。就业指导应该贯穿大学的每个学年。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均设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设置了就业指导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班主任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应起到监督、“把脉”的作用,督促学生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同时,班主任也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让家长理解自己孩子的就业期望。与家长携手关爱学生,帮助他们实现理想。
  
  三、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每一个走进大学校门的学子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然而,大学阶段能使人发现自我,也能使人颓废潦倒。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身处众多优秀者当中,许多学生觉得失去了高中阶段的优越感:如满怀激情地参加社团却被淘汰了、在班委竞选中落选了、原来的知心朋友也远离了等等。有些学生逐渐失去自信,甚至沉溺于网络游戏,生活圈子越来越小,产生空虚无聊感,以至于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近年来,高校学生自杀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当然也有部分学生是因为对自己和生活态度消极,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有严重的自卑心理。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不仅可以增强其自信心,更能防止各种极端事件的发生。班主任是与学生走得最近的教师,深入挖掘每位学生的闪光点是班主任应尽的义务。班主任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需求和优缺点,针对其个性特点进行个别辅导,扬其所长。只有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优势,他们才能更加自信、更加深入地了解自身,取长补短,全面发展。
  
  四、关爱“三困”学生,做好沟通与交流
  
  1.关爱贫困学生,提倡奋斗成才
  “三困生”指的是学习困难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和心理问题学生。贫困生相对于其他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来讲,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他们中有些是贷款读书,有些是向亲戚朋友借钱来读书。国家、社会和学校非常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通过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各类助学金、学费减免等形式从经济上来援助他们。而班主任则更应在精神上支持他们。经济条件决定了他们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穿得好、吃得好,只能靠勤俭节约来维持学业,在社交方面也处于劣势,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还有的学生因过度节约影响了身体健康。班主任要鼓励这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奋发图强,坦然面对贫困,用努力来证明自己、改变现状。
  2.关怀学习困难生,助其走出困境
  在每个班级里都会存在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考试成绩不及格,各类考级也通不过。这类学生的学习态度或学习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些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从而没有动力认真学习;有些学生抱着“60分万岁”的侥幸心理,总想走捷径或偷懒。对于这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班主任应及时关心,了解原因,采取措施“对症下药”。帮助他们转变态度,提高成绩。
  3.关注心理问题学生,助其健康成长
  心理问题的产生分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总体上看,大学生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同时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更加明显,包括个性强、敏感聪慧,但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低。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会出现焦虑、自卑、嫉妒等情绪。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走出困惑,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甚至出现精神障碍,一桩桩大学生校园伤害和轻生事件都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应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班主任有比对一般教师更多的接触。这是班主任参与班级心理教育的一个有利条件。班主任应经常学习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与学生谈心,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动向。
  高校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细致繁杂的工作。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班主任工作也需要不断与时俱进。要正确定位班主任的角色,按照角色的性质和工作职责有针对性地开展育人工作,创新工作方式,坚持“整体把握与个别辅导”,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朱文彬,赵淑文.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赵娜.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做好新生班主任[J].科教文汇,2009(1):17.
  [3]向晋文.论高校学生班主任的情感投入[J].当代经济,2009(3).
  [4]刘建龙,曾美玲,谭超毅.新形势下高校班主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职业时空,2009(3).
其他文献
说明:由贺祖斌教授主持的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加的一年一度的“年度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盘点”的学术沙龙已经主办了多期,特别是2007年、2008年的“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盘点”在学术界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课题组对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发生的事件进行梳理和讨论,并以学术沙龙形式整理出有关高考制度、教学成果、教学改革、高教热点、思想教育、毕业就业、大学制度、教育反思、学术规范、学位制度等十方面事件,将
期刊
一、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内涵及意义    1999年我国第一所教育资源共享模式——大学城诞生,这种资源共享模式对于我国来说是一种新兴事物,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积极的探索,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战略,由此而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资源共享模式。  1.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内涵  在“教育大词典”中,教育资源(Educational Resources)被定义为教育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总称。教育资源包括5
期刊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大学生数量激增,在大众教育代替了精英教育的同时,大学生的需求也呈现出了多样化、个性化和复杂化的特征。尤其是现在的大一新生,大多都是90后的新生代,他们的思想中更是增添了很多新时代的思维特色,这些都给高校教师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下面,笔者结合对东北某高校400名大一新生的调查数据,针对高校学生管理中大一新生的学习管理
期刊
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向纵深发展,高等教育质量日益引起高度关注,各国普遍重视提升大学教师教学专业化水平,将其作为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对大学教师教学专业化的背景与动因    1.对大学教学重要性的重新认识  1990年时任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的博耶出版了《学术的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一书。该书重新思考了学术的含义:[1]学术包含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
期刊
为了使同学们了解本区域的历史,更好地传承、弘扬区域文化,我国高校都开设了地方史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否把握好地方史教学的目的、内容及开设对象,是能否圆满完成此课程任务的关键。而现今的地方史教学在上述各方面明显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故笔者试就地方史教学的目的、内容及开设对象做进一步阐述,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地方史教学的目的    在地方史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仅以使学生了解该地域的历史沿革为
期刊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文化建设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大学领导者和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许多高校已经制定或正在研究制定大学文化建设规划纲要,成立了大学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负责大学文化建设的专门机构,大学文化建设工作在各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大学文化要完成提升品牌、形塑卓越组织的使命,品牌建设应是核心内容。通过有意识的品牌经营,建设有特色、有底蕴和有积累的大学文化,创新大学文化建设,
期刊
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高校大学生日常管理教育工作也在向着网络化发展,如何在新的环境下将高校的大学生教育工作与网络相结合,对于高校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存在着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同时并存交叉作用的状况。在网络环境中,高校德育管理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些特点,总结近年来利用网络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已经初步取得的一些经验,对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
期刊
“师范院校要达到传递先进知识与培养教师素质的有效统一”,单靠教育实习这一短期的阶段性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师范院校体现“师范性”的特点,应该是在使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使他们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方法和手段。[1]基于此,各大师范学校都加强了对师范生进行教师技能培训的力度,将教育实习的内涵扩大化,以教师技能培训课为依托,形成了不同的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师范生的从教素质。  笔者所在的陕西师范大学教
期刊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90后”大学生将是高校新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对象。这一代个性鲜明自由的学生对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90后”理想信念教育将成为高校开展新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    一、“90后”大学新生理想信念状况    理想信念是人心灵世界的核心,也是伴随着个体生命历程的精神支柱,体现了个体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与追求。当前的大学新生多属于“90后”
期刊
自我同一性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中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埃里克森认为,同一性问题是青春期人格发展的核心,反应了青春期人格发展所遇到的矛盾和冲突的内在根源。因此,从自我同一性理论的视角来分析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埃里克森关于青春期人格发展的理论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将持续人的一生,并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