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航司网络的结构特征与鲁棒性分析

来源 :航空计算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shouk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国有三大航司(国航、东航、南航)航空网络的结构特征和鲁棒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国航网络的规模最小,初始网络效率最高;东航网络的通航城市数和航段数最多,网络规模最大;南航网络的平均度值最大,网络密度最大。各网络均拥有较小且与对应随机网络相近的平均路径长度和较大且远大于对应随机网络的聚类系数,以及度分布服从幂律分布,呈现出小世界和无标度特征;各网络在随机攻击模式下的鲁棒性远强于蓄意攻击时,当重要节点遭到蓄意破坏,其网络结构迅速瓦解导致网络瘫痪。相较之下,国航网络的鲁棒性最弱,南航网络的鲁
其他文献
隐私保护是航空运输领域的一项重要安全问题。航空出行中的商务消费极易暴露交易各方的隐私,为降低航空商务消费中的隐私泄露风险,提出一种面向航空公务消费数据的隐私保护结算方案,运用密码学技术,创新性地将双公钥加密机制融入联盟链系统。一方面通过联盟链机制简化航空公务出行人员的消费结算流程,优化了航空出行体验;另一方面通过在密文中额外添加一个接收方公钥,使得航空公司和航空企业客户作为收、付款方可以独立解密并获得相同的消费信息。实验对比分析表明,方案不仅实现了航空旅客及其所属企业的隐私保护需求,还保障了航空公司和企业
近年来,无线电干扰严重危害民航通信导航设备运行,利用无人机携带测向设备定位干扰源是无线电干扰源监测研究的热点。针对自主开发的无线电干扰源空中监测定位系统只能在地图中显示干扰源二维位置而不能显示三维位置的问题,在GIS软件Google Earth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设计了一套民航无线电干扰源三维定位系统,将GIS的空间分析能力与民航无线电监测相结合,通过建立监测区域的三维模型,直接显示干扰源三维位置。利用开发的三维定位系统进行了空中无线电监测及交叉定位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定位系统的可行性。
民机起落架轮毂空腔具备对偶内侧腔、轮轴干扰、外侧腔倒圆等特殊几何特征,导致轮毂空腔流动分离特性及发声机理比普通纯空腔更为复杂。结合IDDES(Improved Delayed Detached Eddy Simulation)方法和FW H方程,对某民机高保真前起落架模型机轮内外轮毂腔分离流动演化过程及噪声发声机制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由于轮轴干扰效应,内侧轮毂腔前后分别呈现剪切反馈流动和完全分离流特征,剪切反馈流动导致当地出现明显离散峰。由于外侧轮毂腔深度较浅,且下游边缘存在倒圆,当地无明显
引水隧洞交通钢桥疲劳荷载是其稳定性计算的难点和重点,其疲劳荷载的准确计算对于引水隧洞设计安全稳定至关重要。文章采样随机荷载计算方法对某引水隧洞交通钢桥进行疲劳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综合考虑钢板桥的整体结构应力,疲劳荷载的计算精度要好于传统方法。
无人机航空电子系统的高度综合化和模块化是提升新一代无人机系统性能的主要技术途径和发展趋势。依托于无人机航空电子系统的相关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对新一代无人机高度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背景、技术需求、体系结构、高速数据总线及相关的详细分析和研究,构建出新一代无人机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的体系架构。新一代无人机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的体系架构的技术特点体现在健全的体系架构、统一的高速数据总线和集成化并行多处理机核心设备等方面。
空域动态管理是均衡飞行需求与管制负荷的有效方法,如何发掘符合运行规律的决策规则以避免经验粗放型管理是其关键内容之一。针对典型繁忙扇区提取表征扇区运行状态与管制复杂性的典型特征,构建可量化计算的区域扇区运行指标体系,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有监督和谱特征(SPEC)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综合加权实现特征的筛选和降维,进一步选取决策树算法提取扇区动态开合决策规则,并设计了基于客观交通特性预测的扇区动态开合科学决策模式。结果证明,模型开合扇结果与实际开合扇操作的符合率达到89%,模型开合扇规则与现场资深管制
供水水库工程建设将形成下游河道减(脱)水,在运行期会对下游水文情势产生一定影响,为了降到影响程度,应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文章对穆棱市奋斗水库运行期最小生态流量及下泄保障措施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为加强对民用客机运营的科学管理,保证民用客机的运营安全,需要实现驾驶舱音频记录、飞机参数记录,以及实现对记录数据的快速获取。在分析快速存取记录器关键需求的基础上,对记录器的核心硬件电路与软件展开设计。通过结合对称加密算法与非对称加密算法的优点,设计实现了一种能够对音频数据进行快速、安全加密的方法。经过实际装机测试,方法能够满足预期的功能、性能要求。
当今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 Based System Engineer,MBSE)技术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在机载航电系统的开发领域中逐步有了更开阔的应用前景。推力管理功能作为先进航电系统研制的一项关键技术,为了进一步满足DO-331标准适航安全性要求,其开发过程也应逐步使用MBSE方法。通过研究ARINC 703A标准规定的推力管理系统功能标准,结合B737NG的推力管理功能架构、垂直导航、自动驾驶、自动油门和发动机控制,基于MBSE方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推力管理功能架构,详细描述了推力管理功能的工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针对伴随扰流板下偏铰链襟翼构型典型二维多段翼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扰流板下偏对多段翼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缝道参数一致的情况下,扰流板下偏可明显提升增升构型升力;2)随迎角增大,襟翼下偏与扰流板下偏对升力的提升量均存在衰减,但扰流板下偏衰减更为明显,20°迎角下扰流板偏转构型升力增量约为0°迎角的15%,但20°迎角下襟翼偏转构型升力增量约为0°迎角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