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体育课程中的定向运动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nb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体育课堂定向运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富于挑战,勇于尝试的精神。
  通过体育课堂定向运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体育课堂定向运动,使学生的智力与体力得到双重的锻炼。通过体育课堂定向运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通过体育课堂定向运动,培养学生主体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敢于尝试 独立自主 团结协作 勇于创新
  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现代素质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体育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体育教育不可缺少的素质教育内容,而定向运动恰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一项新兴体育项目。
  定向运动是运动员凭借对某一地图的识别和使用能力,依据组织者预先设计的图上路线,借助于指南针和地图保证运动方向徒步赛跑,依次达到各个检查点,分别用各个检查点上的密码夹在随身携带的检查卡上的相应位置上做标记,以示到达该点,运动员按顺序通过各检查点,然后到达终点。在准确通过检查点的前提下,以全程耗时最少者为优胜。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分析发现,对“定向运动”喜欢程度,喜欢者达84%,由此可见,学生对“定向运动”有着较大的兴趣。在中学体育课堂中,“定向运动”的教学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方法。首先要选择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教学原则,其次要选择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
  例如1、定线路小场地的“定向运动”。联系方法:根据下面的图示,分八组进行接力定向跑。
  八条线分别为:
  A.1-2-3-4-5 B.2-3-4-1-6
  C.3-4-1-2-7 D.4-1-2-3-8
  E.5-6-7-8-1 F.6-7-8-5-2
  G.7-8-5-6-3 H.8-5-6-7-4
  通过以上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快速反应能力,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快速奔跑的能力,开拓学生思维,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合作等精神。这是一个简单的定向运动,可以安排到各类课程的准备活动时间。
  又例如2.不定路线的“定向运动”练习。练习方法:在一块30m见方的运动场地上,画一张网络图,图上有若干个点,在所有的点标上放置标志物,从起点出发,学生在选一条通過所有点标的路线,学生收集所有标志物为通过的见证,教师用秒表记录他们的成绩。
  通过以上练习,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努力得到对象的锻炼。注意在学生的练习中一定要公平,教师要引导好每一个细节。“定向运动”的示例:可以作为体育课的一个辅助内容,“定向运动”作为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符合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它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可以利用中学的校园及周边环境开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增长学生的知识,提高能力,增强自身素质。
  中学生是喜欢“定向运动”的,将其引用到中学课堂中,不仅丰富热体育课的形式和内容,激发了学生运动的兴趣,而且对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和自身心里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并有效锻炼了学生的体育与智力,磨练意志提高决策与判断能力。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他文献
内容纲要:  一、 有效的夯实基础策略;  二、 较强的针对性专题复习的策略;  三、有实效性模拟演练的策略.  高中数学二年半的课程二年就可以完成,剩下一年用来高考复习。所以在 教学中探究一个有效的复习策略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应试教育的现在,各校都存在升学压力、和升学竞争,所以复习策略的探究成为高中数学一线教师们关注热点。经过多年高三、毕业班的教学经验,和在这么多年的认真反思及教学实践,探究了比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我在教育工作岗位已二十多年,我的工作经历比较复杂,1985年—2009年在潮州市饶平县上善镇的山区小学工作25年,2009年—2011年在梅州市大埔县大东镇山区小学工作2年,2011年9月至今在梅江区三角镇上坪小学工作。每到一个新的工作单位,我学到做班主任、做老师的经验就越多,这里我要感谢以前到现在所有帮助过我的领导和老师,没有他们的帮助,就没有我今天的教育理念——学生的成长就
关键词:学习兴趣,诵读方法,词语含义,翻译方法,爱国主义,背诵习惯.  初中语文教材承载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其中文言文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提高自身修养、陶冶高尚情操有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些文言文虽经反复筛选,可毕竟写作年代久远,不仅语言文字艰涩难懂,内容主旨更是难以把握。初中生学习文言文还只是初始阶段,主要是在理解的层面上明其义,会其意。只有“言”“文”兼顾,重在对文意的理解才能真正走出文言文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信息技术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也是能够适应素质教育新的要求的一种教学手段
关键词:写作素材;生活;积累  目前,小学生写作时最感到头痛的是苦于无材料可写,“言之无物”是害怕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帮助学生攻克作文馆,单纯地进行写作方法、技巧的指导是无济于事的。必须从提高学生认识、汲取生活材料入手,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积累是学生在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和习惯。从小学生作文来看,没有一定的积累是不行的。没有生活积累就没有写作素材,学生作文将无事可叙。所以好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