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jiangbo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目前高血压性脑出血已位居我国三大死亡疾病之首,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了极大的隐患。文章主要梳理了近年来学者们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通过基础护理、急性期护理、术后临床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等方面的综述,以期总结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护理;综述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由于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由于存在高血压特性,因此又被成为高血压性脑出血[1]。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可占非损伤性脑出血的60%,死亡率高达35%,即便能够及时救治,也存在极大的后遗症隐患[2]。因此,作为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何全面地、优质地做好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特征
  高血压性脑出血多发于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十分迅速,病情表现较为严重,将在短短几个小时内迅速发展并出现临床反应[3]。患者多表现为严重头痛、呕吐、情绪烦躁,随后将失去意识,呼吸加深加大,身体部位出现麻痹或抽搐反应,小便失禁等,即便得到及时救助,也存有后遗症风险[4]。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当提早诊治,预防脑出血现象的发生;一旦出现,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1 概况
  中老年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占据较高的比例。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出现急性脑出血的病人应激反应较为明显,尤其表现在消化道粘膜糜烂性出血[5]。此外,由于颅内高压迅速膨胀,将导致患者脑脊液循环产生障碍,出现脑疝,严重者可致死亡[6]。脑疝临床症状表现为瞳孔对光刺激的反射较为迟钝甚至消失,瞳孔大小不稳定,忽大忽小;如颅内压过高,则会出现体压明显上升,呼吸机脉搏则显著降低,脑疝前常伴有体温升高症状。
  1.2 特殊人群表现
  1.2.1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机能逐渐退化,血管弹性有所降低,因此老年人血压变化幅度较大,尤其收缩压升高较为明显[7]。当体位突然改变,如从平卧姿势突然转为直立状态时,会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有学者认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中,容量型高血压对心脏的危害性较大,不仅会导致心理衰竭,还会引发脑血管意外[8]。
  1.2.2 急性患者
  除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外,急重症病人也十分值得关注。由于病程开展迅速,急性病人在发病初期就表现出剧烈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的症状,并伴有呼吸急促,意识障碍,四肢无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血压也将明显升高。如表现为两侧瞳孔不等大,一侧出现散瞳症状,光反应迟钝甚至消失,此时说明患者已出现脑疝[9]。
  2 护理策略研究进展
  在各位临床护理专家的研究下,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症状的临床护理具有了极大的进步,已经出现跨学科、跨专业、综合整体的医疗护理工作模式。临床专家们也逐渐针对高血压脑出血病症建立了一套标准操作流程,围绕临床治疗进行综合治理,基于循证医学理论促进和推动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进展。
  2.1 基础护理
  对于入院病人,引导护理工作人员从基础护理做起,认真记录每个病人的病例数据,在标准操作规程上,对不同病人适用有侧重的护理措施,不断完善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路径[10]。
  2.1.1 口腔护理
  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应告知病人保持口腔清洁湿润,注意口腔卫生,督促病人每天进行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炎症发生。
  2.1.2 饮食护理
  保证患者腔道顺畅,尤其饮食方面。根据病人意识清醒的程度,给予其流食、半流质食物,或者选择进行静脉补液[11];倘若3天后并无好转,应对患者进行溃疡检查,可将静脉补液转为鼻饲。饮食方面以低脂、低胆固醇为主,严格控制摄盐量,每天不得高于5g,可适当为患者补充蛋白质[12]。
  2.1.3 高热的护理
  前文所述,患者出现脑疝前体温可致39°,中枢性高热是脑出血的常见症状,此时,服用解热药物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多采用物理疗法予以降温。此外,颅内压升高是导致中枢性高热的根本原因,因此降低颅内压是降温的重要治疗手段。
  物理降温的方法为:首先对患者进行酒精擦拭,并给患者头部使用冰帽,使用纱布遮盖耳廓[13];其次使用冰袋降温法,在人体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敷以冰袋[14];同时降低室温,减少病患体表的覆盖物[15]。在降温过程中,切忌降温过快,否则人体将通过提升机体代谢率、增加耗氧的方式维持生理功能运转。此时在颅内高压的情况下,将会导致心律紊乱、急性低血压等症状[16]。因此要求临床护理人员在实施物理降温时,不能将冰袋直接放于体表,应进行布袋处理,并定时更换位置,对患者进行局部按摩,防止物理冻伤。
  2.2 急性期护理
  急性期病人最应注重卧床休息,同时注意头部位置,垫高20公分,头尽量偏向健侧[17]。由于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伴有脑疝发生,因此应当注意减少患者头部的移动,在进行治疗护理过程中,一定注意动作轻柔,尽量避免移动病人,保持室内环境安静。
  2.3手术后临床护理
  2.3.1颅内护理
  在患者脑出血癥状较轻时,为防止出现脑疝,临床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颅内压进行评估,当出现颅内高压或脑疝前兆时,应提高患者的吸氧浓度,通过静脉滴注快速滴入降颅压药物[18]。术后应着重观察与控制病人血压,一旦颅内压出现升高症状,可对患者使用温和的降压药物,如硫酸镁等。此时将血压控制在140~160/90~100 mmHg之间,这样既可以保证脑组织内的血液供应,又能避免颅内再出血或脑水肿的风险。   2.3.2引流管护理
  术后一般对病人实施脑室和硬膜外引流,安置引流管。引流管通过引流出颅内过多的脑脊液,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清除颅内血肿,减轻其对脑组织的刺激[19]。对于引流管应固定牢靠,对烦躁患者采取约束带处理,防止其自行拔出。临床护理人员需严密观察引流流速及引流液的形状。一旦引流液颜色变为鲜红色,则说明患者脑内存在出血复发的可能,即使报告值班医生[20]。对于引流管的形态应保持关注,防止出现引流管扭曲、折叠或压迫。拔管时注意无菌操作,可给予20%甘露醇静滴降压。
  2.3.3呼吸系统护理
  脑出血将会导致丘脑下部及脑干部功能障碍,造成病人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当病情严重时会对病人进行气管插管辅助治疗,此时病人多有意识昏迷的情形,出现咳嗽、吞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分泌物、呕吐物等无法排出体外,易误被吸入气管,增加病人肺部感染的几率[21]。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务必细致观察患者体温及呼吸变化,保证人工气道的湿润度,减少医源性气道感染。定时对患者进行呼吸道清洁,给予有效吸痰,清除呕吐物、分泌物等。
  2.3.4心理护理
  患者发病较为突然,尽管患者得到及时救助,也仍会存留不同程度的身体损伤或者运动、语言方面的障碍,甚至出现自理能力下降等问题。此时患者不仅要面对身体上的疼痛,更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当积极帮助患者疏通心理中的障碍,引导患者正视疾病遗留的身体创伤,帮助患者积极进行术后康复锻炼及辅助治疗[22]。同时,护理人员可以联合患者家属,共同干预治疗患者的心理创伤,促使患者主动投入到康复锻炼中来。
  2.4 并发症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往往存在较多并发症,其中以急性肾衰竭最为常见。由于病人血压高、脑部急性出血,治疗过程中多使用甘露醇,极易造成肾小动脉硬化,血管收缩功能下降,出现急性肾衰竭。除此之外,脑出血往往导致患者缺氧引发窒息[23]。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患者术后24小时内应严密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巡视病房时间间隔为30分钟。一旦出现伤口隆起,患者呼吸困难,气管内吸出大量鲜红色分泌物,则说明有大出血的危险,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救治。同时应注意患者病房环境的干净卫生,任何针对于伤口的行为都需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防止出现感染等情况。
  3 总结
  由于脑出血病人发病突然,死亡率高,因此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极为重要,不仅能够预防和减少高血压性脑出血症状的发生,而且能够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提高生存质量。这个过程需要护理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熟练的专业技术和敏锐的洞察力。加强对病人的意识、血压、瞳孔和呼吸等改变的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做好专科护理和基础护理。严格遵循临床护理路径,与医生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积极主动的护理,是救治急性脑出血病人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范少华,宋明浩.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2:52-53.
  [2]邓风清,欧阳素琴,苏意心,吴建萍. 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腦出血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6:1-3.
  [3]杨青花. 21例高血压脑出血护理临床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2,03:39.
  [4]敬云芳. 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2,19:27-28.
  [5]彭琼. 26例高血压脑出血护理临床研究[J]. 吉林医学,2015,05:1008.
  [6]王亚惠.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的临床护理效果[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6:163-164.
  [7]邵丽萍,徐芳,程态英,周海燕,范玉英,孙静,徐红艳. 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的临床护理及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04:609-610.
  [8]叶春丽. 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临床护理分析[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2:371.
  [9]童三香. 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价值[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03:366-367.
  [10]彭文翠. 12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体会[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6:172.
  [11]张红岩.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及其临床护理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2013,28:51+53.
  [12]张静.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临床护理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9:80.
  [13]齐媛.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术的临床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3,35:205-206.
  [14]顾爱红. 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3,20:21-23.
  [15]湛金梅,岳力强,洪素妹,岳立锋,刘春玲,王力伟,李学良. 临床护理路径在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2:2068-2070.
  [16]潘建英.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临床护理体会[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3:275-276.
  [17]罗凤琼. 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临床护理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01:33-35.
  [18]朱峰珍. 30例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患者临床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4:169-170.
  [19]李友良.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7:244-245.
  [20]黄玲玲. 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06:99-100.
  [21]杨小妃,陈凌云,黄晓伟. 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J]. 当代医学,2014,16:104-105.
  [22]郑瑞霞.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临床护理与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6:186-187.
  [23]鲁梅. 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4,15:74-75.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高血压是一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代谢性疾病[1]。高血压、糖尿病都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我国和世界都是常见病和多发病[2]。以高血压和糖尿病为代表的的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其防治刻不容缓。  我国医务及健康教育工作者在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超高液相技术已经开始发挥出自身的特点,在进行药物分析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与此同时,超高液相在药物分析的应用涉及范围领域也较广阔,为提升药物分析的准确性和精确度提供了巨大帮助。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本文中,将具体对超高液相在药物分析的应用途径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超高液相;药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卒中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住院治疗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在出院前实施常规院外指导,干预组在常规院外指导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组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用药依从性、定期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是调节细胞能量状态的中心环节,AMPK被称为“细胞能量调节器”[1];乙酰辅酶A 羧化酶(ACC)是脂肪酸代谢的限速酶,参与脂肪酸的氧化及合成。在机体应激时,AMPK发生磷酸化并激活下游靶分子ACC,通过增强脂肪酸的β-氧化[2],减少脂肪酸的合成而改善脂质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随着我国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以及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对医学护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卫生行业需要的职业技能型和服务型高级护理人才,我将结合护理专业特点从教材,师资,标本制作,教学方式,考查等方面,提出提高护理专业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医院制剂是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常规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其本质属于药品,是流通药品的有益补充。医院制剂有自身的特色,它不仅弥补市场药品不足,在保证人民健康,开发新药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特色制剂还为医院带来品牌效应。  【关键词】医院制剂,特点  1医院制剂的优点  1.1医院制剂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聚合物胶束满足了作为药物载体应该具备的条件优势,在藥物载体领域具有广泛的前景,本文对聚合物胶束充当药物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聚合物胶束;药物载体;纳米载体;应用进展  1前言  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是研究高效的给药系统的关键,改变药物的性质可以改变药物在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病理改变,是女性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女性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均造成负面影响。通常宫颈糜烂一旦确诊,积极予以治疗则是十分重要,以免病情进展伴发恶性肿瘤。现本文就对宫颈糜烂基本情况予以分析,并对其治疗研究一一综述如下。  【关键词】宫颈糜烂;治疗;研究进展  宫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壳聚糖是一种直链多糖,带正电,生物相容性与生物可降解性较好,毒性较低。本文介绍了壳聚糖纳米粒制备方法包括:离子交联法、共价交联法、复合凝聚法、乳化交联法、大分子复合法、自组装法等,此外,还介绍了壳聚糖纳米粒可在口服控释制剂、递送抗癌药物、基因治疗的载体与眼部给药递送的运用。  【关键词】壳聚糖;纳米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考前紧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其社会因素,分别从社会教育模式、家庭观念和个人因素来探讨考前紧张综合征,并结合阐述及心理治疗考前紧张综合征的作用。  【关键词】考前紧张综合征 综述 现状 心理  1.考前紧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其形成现状分析  考前紧张综合征又称“竞技综合征”,是指因考试压力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