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传统与公司治理

来源 :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r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公司治理研究对法律及管制等正式制度较多关注,对非正式制度的研究较少,本文探讨了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宗教传统对公司治理的影响。选2000年至2009年为观察期,以公司违规、盈余管理、审计意见类型衡量公司治理水平,检验了上市公司所在地的宗教传统对其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的宗教传统越强,其越少发生违规行为,也更少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宗教传统亦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并且,上述关系在法律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更为明显,表明法律制度(正式制度)与宗教传统(非正式制度)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本文提供了宗教传统可以显著提高公司治理质量的正面证据,拓展了对新兴和转型经济体(特别是在法律薄弱或后发国家)中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以及其与正式制度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解。
其他文献
<正>2014年是智能硬件产业井喷元年,一边是互联网,一边是传统制造业,看似不搭界的两个行业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下,却汇聚在一起发生惊人的化学反应。智能硬件被普遍认为是移动互
本文使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的2005年和2008年两期数据,对新农合的绩效重新进行了考察。本文发现:新农合显著提高了参合者的健康水平;改善了参合者"有病不
在经济景气循环下,产能过剩经常成为经济复苏中重要和必须应对的问题。本文分析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指出产能过剩不仅由经济周期波动引起,更可能有投资层面的成因。在林毅夫(
<正>"5代表我,我有温度,我传递温度,让妈妈感受我的温度,让爱的人感受我的温度,让身边的陌生人感受我的温度,让整个世界更有温度,更有爱。"55(55度)是LKK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
产权多元化、股权激励和公司治理是考察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独特的制度变化,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对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进行研究并发
目前,西方质性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并且逐渐在心理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取得一席之地。迄今为止,已有不少的质性研究取向与方法可供选用,研究者通过不同的研究
本文利用中国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的自然实验度量了税收执法力度,并研究其对企业所得税避税的影响。此次改革将企业按照成立时间的差异划归不同的征税机构:国家税务局和地方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不同的配比浓度对兔软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6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PRP组(3%)、BMSCs组(1×106/mL
本文通过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用购买力平价分析发展中国家时要做修正。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时期可能有较高的通胀率而其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