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结合淋巴引流手法治疗偏瘫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疗效观察

来源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sh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淋巴引流手法结合电针治疗偏瘫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2017年1月—2020年3月医院收治的偏瘫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电针治疗,研究组30例淋巴引流手法结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患侧与健侧排出水体积差值、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总被动关节活动度(TPM).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患侧与健侧排出水体积差值、Fugl-Meyer 评分、BI指数及TP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患侧与健侧排出水体积差值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BI指数及TPM均高于治疗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结合淋巴引流手法治疗偏瘫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可有效改善患侧上肢肿胀和疼痛情况,提高上肢肢体功能,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疗效确切.
其他文献
喘病是因久患肺系疾病或他脏病变影响,致肺气上逆,肃降无权,出现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多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心肺功能不全等.rn1诊断依据rn1.1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rn1.2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疾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期刊
针灸治疗对多种疾病均有一定治疗效果,其中针刺手法量学包括处方、穴位、针刺深度、针刺方向、针刺时间以及手法等.根据病情实际情况掌握针刺力度,从而获得最佳治疗效果.针灸治疗时间长,但治疗效果如何与医师操作实践能力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对针灸手法量学对针灸治疗所产生的临床价值进行综述,分析针灸科研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关联性.
总结近年来隔药物饼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相关文献,分别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部分进行总结.从制作药饼的不同药物、选用不同的腧穴以及采用不同的灸量等方面临床观察总结降脂疗效.并且通过实验研究详细地阐述其降脂的作用机制,为研究隔物灸降脂提供一个有利的参考.
目的 探讨补肾调经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经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将2018年11月—2020年3月94例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7例予以孕三烯酮治疗,研究组47例予以补肾调经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水平(CD3+、CD4+、CD4+/CD8+)以及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水平.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
目的 针对当前中医情志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开展深入分析,判断中医情志干预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胀患者100例,在其同意参与研究的前提下,设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时间排序,单数50例设置为研究组,给予中医情志干预;双数50例设置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身体变化情况,由此得到两种护理方式的不同护理结局.结果 护理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目的 对紫苏叶不同溶媒提取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进行药效学评价.方法 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采用TNBS/乙醇法构建,以大鼠大便带血或隐血阳性、稀便、体质量减轻中任一项为造模成功的标志.紫苏叶以不同溶媒进行回流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后得到不同溶媒的紫苏叶提取物,混悬后口服灌胃给药,阳性药为双蒸水溶解的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每次灌胃给药均为2 mL.于第15天给药后1 h解剖取结肠组织制成病理切片,使用HE染色,观察不同给药组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以病理切片中以上皮损伤、腺体损伤、杯状细胞破坏程度、炎细胞浸润程度以
目的 探讨分析痛风清解汤、止痛消炎软膏联合金黄散治疗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AGA)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8年2月—2019年11月诊治的100例AGA患者,按乱数表法分为中西组51例和西药组49例,西药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中西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内服痛风清解汤,外敷止痛消炎软膏和金黄散,观察两组的关节症状缓解、生化指标、炎症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中医中医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组治疗后的关节压痛、肿胀的中医症状积分为别为(1.58±0.31)分、(1.75±0.31)分,低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肺炎预防1号”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肺炎预防1号”的化学成分,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为标准筛选主要活性成分;运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系统依次检索各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数据库筛选与COVID-19相关的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得到治疗靶点间相互作用关系,并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同时利用Cytoscape3.7.
目的 探讨补肾扶正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免疫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60例免疫性不孕症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上采用补肾扶正汤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比两组治疗结束时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束后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水平及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定性.结果 试验组治
目的 探究百令胶囊辅助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百令胶囊辅助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自身抗体指标、甲状腺免疫标志物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