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sjy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幼儿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是幼儿成长的基础,也是幼儿学习步入正轨的衔接阶段。为更好地保证幼儿尽快适应小学教育,帮助幼儿尽快熟悉小学教育环境,快速接受小学阶段的知识学习,在幼儿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幼小衔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幼儿教师;小学教育;衔接工作
  引言:
  幼儿从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时,在课堂上主要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接受知识的学习。但在小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接受知识学习机会减少,主要通过课堂聆听的形式学习知识,短时间转变接受教育的形式,幼儿不能够接受知识的获得。所以,在幼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做好幼儿过度到小学衔接教育工作。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聆听习惯
  在小学的教育中,学生们最常接触的就是书本的知识。书本的知识主要是通过课堂上教师讲解传授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知识。但是在小学的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除了知识的学习还需要遵守相关的教育的规则并且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但是这些行为习惯如果学生刚进入就要开始遵守那么一定会让幼儿感到拘束,也会让学生感到不习惯,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习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小学的教育的模式,教师可以在大班的教学的课堂上就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规则习惯的教育,让幼儿在课堂上逐渐形成小学的规则习惯。这样幼儿在进入小学学习时可以更快地适应陌生的受教育的环境,孩子们的学习的道路可以更加顺利。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丰富学习的相关内容,让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课堂的内容中,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自控能力,让幼儿在以后的知识的学习上可以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注意学生的上课习惯和不良的写字和坐姿,对学生加以及时的纠正。
  二、从各方面向小学教育方向科学靠拢
  (一)从时间上向小学教育靠拢
  小学教育时间的相关安排和幼儿园教育的时间安排有很大的不同,为了让幼儿更好适应小学的教学,将相关的时间安排和小学相关教育相结合,可以更好帮助幼儿适应小学相关的教育,也可以更好地保证幼儿有一定的时间观念,促进幼儿能够做好相关的准备。
  除开始上课的时间之外,在小学的教育过程中,每一节课的课堂都会有40分钟的知识传授时间,这40分钟对于幼儿来讲可能较难认真听讲。所以为了可以让幼儿更好的接受知识教育,更好的聆听课堂知识,在幼儿的课堂上就可以将课堂的时间逐渐延长到四十分钟,让幼儿逐步适应小学的课堂时间。
  (二)从行为规范上向小学教育靠拢
  在小学的教学中学生会被许多的行为规范所限制,但是幼儿教学中对于幼儿的要求较低,课堂的行为规范要求也较低,加之小学的课堂与幼儿教学的课堂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小学课堂上学生不能够随意讲话,但是幼儿教学中主要注重幼儿自身的观点的表达,所以在课堂上可以随意讲话和发言。
  为更好帮助幼儿转变课堂的行为,教师在相关的课堂上可以循序渐进诱导学生举手发言,且教师在进行课堂相关知识的讲授时,同时注意提醒讲话的幼儿不要随意与其他人交流,让幼儿树立相关的课堂规范的意识。
  此外,教师可以组织班级的幼儿进行相关的比赛,如一整节课下来哪一个幼儿发言最积极,也不和其他的同学讲悄悄话,那么教师就可以对该幼儿进行相应奖励,以此方式刺激引导幼儿,让幼儿课堂学习变得逐渐规范。
  (三)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和同学打交道,还需要和老师交流。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一个班级的幼儿数量较少,教师可以关照到每一个幼儿,但小学班级人数较多,教师不能够管理到每一个学生。为此,学生就需要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这样才能够与同学建立友谊。所以,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指导幼儿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从而更好的帮助幼儿适应新班级、新同学和新老师,避免因陌生的环境对幼儿的相关教育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在幼儿相关教学的课堂上,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在课堂上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的表达能力得以提升,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能力,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对于幼儿日后的交友和交流都有很大的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的相关教育过程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步入小学学习,更为迅速地进入良好状态,转变学习的方式。也正因为如此,幼儿教师的衔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园的衔接階段既是幼儿教育的结束阶段,也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幼儿的衔接教育主要是为了帮助幼儿从幼儿向小学实现更为顺利的过渡。
  参考文献:
  [1]江连兴.浅谈如何做好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准备[J].都市家教月刊,2017(5):212-213.
  [2]马永卿.家园合力,有效开展幼小衔接教育[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4):204-205.
其他文献
摘 要:栏干是唐宋词中出现频率相当高的文学意象,自晚唐温庭筠、韦庄到五代冯延巳、李煜,再到两宋的欧阳修、辛弃疾、陆游等,都曾以栏干为审美意象入词。栏干虽然只是古代的一种普通的建筑形式,却常常是人们感情的引发点和归结处。敏锐的艺术感觉使词人对栏干更是青睐有加,并将其作为心灵的支点尽情宣泄胸中思绪。本文拟以唐宋词人作品中的“栏干”为研究对象,从怀人念远、羁旅之愁、闺中闲愁、离别之恨、感怀伤逝以及壮志难
期刊
摘 要:合作学习注重以生为本,与传统的教师灌输教学不同,在小学数学课堂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基于合作学习的优势,本文对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应用策略  数学是我国教育的主要学科,在启蒙学生思维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
期刊
著名学者朱永新先生说:“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是人类吸收文化财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有关资料表明,学生语言的积累50%左右来自课外,由此可见,课外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广阔空间。《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阅读量的积累,在低年级学段就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期刊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为学生设计良好的导入可以瞬间就抓住学生的眼球,并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全部放在数学课堂当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掌握数学新知识的效率。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环节,并采用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新课的引入,以此不断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故事;问题;情境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为了完成数学教学的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的重要内容。每个人都要具有一定的英语知识与职业素养,才能够更好地立足于社会。而中职教育正处于学生步入社会前的重要阶段,更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实现英语能力素养的快速提升。因此本文就以中职院校的英语教育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当前英语教学现状的阐述,从而针对中职英语教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合理、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改善原有的教学模式,是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助学方式之一。小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建立新的学习环境,搜集扩展资料,优化学习方式,展开互动教学的策略来优化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小学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思想意识,增强全面素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小学;道德法治  引言:  多媒体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再应用到课堂上,对小学教育教学带来了
期刊
摘 要:数学是极具综合性的学科,它在小学教学中既关系到人们生活,又可以培養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生可以通过数学的掌握能力,有效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生活技巧,本文中通过一些例子来介绍相关内容。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创新能力  在我国教学体制的不断革新的同时,人们开始着眼对学生创新能的锻炼。因此加强学生的锻炼能力,让学生在教学中发挥自我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其强的学科,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国家与社会对小学教育的关注点从以往的关注学生掌握到的知识的多少逐渐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尤其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社会对学生的期望不仅仅停留在希望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方面上,现在更加关注的是他们学习技能的提升,即学生们对学习方法掌握的多少及熟练程度。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并将这种学习方法广泛地运用到小学期间的各科学习中,是老师们首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与深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教学工作开展的主要内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使得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以更好的学习态度促进学习,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语文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三大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因此语文的学习对于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苏教版教材为例,探究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的开展策略,并提出几点切实有效
期刊
摘 要:在当下的初中语文新课改当中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就必须要在教学当中重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将重点围绕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与培养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问题意识;激发与培养  引言:  问题意识指的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疑问,同时积极寻找解决方式的主要心理状态,它是一种主动且积极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激发和培养问题意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