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凯: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 :中国纺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16日至20日,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即“ITMF”,简称“国际纺联”)2010年会在巴西圣保罗举办。各国参会代表就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消费与行为预期。全球化与投资机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积极探讨和广泛沟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王天凯副会长题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题演讲,引起各方共鸣。
  
  方向:调整与变革并举
  
  2008年下半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纺织工业造成较大冲击。自2000年以来,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年均增长约18%,而2009年首次同比下降了9.7%;受出口影响,当年规模以上全行业现价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3%,比往年约下降8个百分点。在努力化解金融危机影响的过程中,中国纺织工业开始了新一轮的调整与变革。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纺织工业则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内需支撑行业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内居民纺织品服装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金融危机带来全球主要市场疲软的情况下,中国衣着类商品零售额依然保持了约20%的增长,内需市场已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最重要的支撑。2009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内销产值实现16%的增长,明显好于当年出口情况。2010年上半年,衣着类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达23.8%,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同期,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内销产值同比增长28.3%,比上年同期提高17.6个百分点:行业内销比重为81.6%,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在内需支撑下,2010年以来,行业生产稳步回升,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5.5%。
  
  科技促进行业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的装备加速更新,科技进步不断加快。2010年1~6月行业共进口纺织专用装备18.9亿美元,同比增长55.2%,国产纺织机械国图2:2001~2010年中国纺织工业总产值及增长情况(规模以上企业)
  内销售37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7%。与此同时,落后设备和工艺加速退出,预计2010年将淘汰约31亿米落后印染能力和56万吨落后化纤产能。行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能力有所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性能和功能性纤维材料技术、嵌入式复合纺纱等新型纺织技术、退染一浴工艺等环保染整技术正在广泛应用,对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调整培育经济新增长
  随着中国以扩大内需对经济的拉动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产业用纺织品以较快速度增长。2009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产量达到703.2万吨,同比增长15.9%,高于其他终端产品的增长水平:服装、家用、产业用三大类终端产品纤维加工量比例为49:32:19,产业用纺织品比重较2005年提高6个百分点,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转移优化区域布局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具有成本、原料比较优势的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纺织产业投资、产值快速增长,占全行业比重加大。2010年上半年,中西部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46.7%和60%,比东部地区高出41和54.3个百分点,投资占全国纺织产业比重合计达到47.2%,较上年同期提高8.5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纺织企业工业产值分别增长37.6%和32.7%,高于东部地区14和91个百分点,工业产值占全国比重合计为16.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3个百分点,处于上升态势。
  
  发展:可持续战略主打
  
  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纺织工业将进一步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纺织工业自身资源、能源、劳动力成本处于较快上升周期,同时面临严格的环境保护约束,因此,必须更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最广泛地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有限消耗能源和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这是中国纺织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扩大内需增强动力
  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将带动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基本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促进消费,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消费支出将稳步增加;同时,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数量将稳步增加,需求结构不断升级。有效满足内需市场不同群体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将是行业把握新的市场机遇、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市场动力的关键所在。
  伴随中国加快TA化进程及其日益严格的低碳要求,必然带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相关技术投入的增长,土工合成材料、过滤材料等需求将稳定增长;医疗用、卫生用、汽车装饰用等纺织品需求,也将随着居民生活改善而明显增加,促进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成为新型战略产业和新的增长点。
  
  自主创新 抓住根本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是中国纺织工业缓解劳动力、能源、资源等成本压力和满足低碳要求的根本途径,是行业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所在。为此,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纺织工业将着力于下列重点工作:
  完善行业创新机制。整合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等多方社会资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跨产业链、跨部门、跨地区合作的行业自主创新体系,促进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加大对高性能、功能性、差别化纤维材料,新型纺织染整技术,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新型纺织机械等重点领域的研发攻关,提高技术原创能力,保护知识产权,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全面提高行业的整体技术素质。
  培养创新人才。在全行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建立有利于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的激励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对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作用。
  
  节能环保 夯实基础
  中国政府已明确,到2020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并研究制定相应的统计、监测及考核办法加以落实。中国纺织工业将着力向更清洁、更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方向发展。行业将作以下努力:
  加快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应用。包括高效短流程纺织新技术,无水少水印染技术,废水深度处理及中水回用技术,高效环保的染料、助剂、浆料开发应用等。
  利用生化原料开发各种生物质纤维,发展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技术,建立纺织循环经济体系。
  完善行业节能环保相关标准与规范,建立企业能源、资源管理机制和专门的人才队伍。
  
  品牌建设 提升水平
  自主品牌建设目前仍然是中国纺织工业的薄弱环节。未来,企业将围绕建立和完善融合质量、创新、快速反应和社会责任四位要素干一体的自主品牌价值体系:通过加大自有销售网点比重、创新营销模式等多种方式,建立多层次的自主品牌销售渠道;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督执法,规范商业环境,培育创意文化,创造有利于品牌元素生长的公共环境。结构调整拓展空间
  在市场机制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下,中国纺织工业将按照东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全面升级、中部地区完善加工制造体系、西部地区依托原料资源和民族文化发展特色产品的基本思路,有重点、有梯度地推进产业转移和优化布局,实现生产能力与资源的有机结合和最优配置。
  
  前景:同享全球合作共赢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世界各国纺织工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中国纺织工业在依托全球化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纺织工业敞开市场,加强交流沟通,实现合作共赢,仍然是促进全球纺织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提出下列三点建议:
  建立多渠道沟通机制,积极开展各国纺织工业组织间的交流对话,增加彼此间的了解,增强信任。
  促进相互间市场进一步开放,通过贸易、投资、技术方面的交流促进共同发展,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以积极的态度促进生态保护和绿色经济,推动纺织工业在节能、降耗、减排及循环经济方面加快发展,为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纺织工业做出努力。
其他文献
新时期,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赋予了难得的机遇。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如何加强高校辅
目的探讨补肾调周序贯疗法对青春期功血患者规律月经周期建立的作用。方法选取符合青春期功血诊断标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补肾调周序贯疗法)和对照组(雌、孕激
目的构建小鼠Wnt-5a逆转录病毒载体,观察Writ-5a在3T3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同源重组技术将小鼠Wnt-5a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MX—IRES—GFP,构建PMX—IRES—Wnt5a重组质粒,利用
<正> 一个报社的读者来信来谈工作做得好或不好,往往对报纸办得好或不好,报纸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重视读者来信来谈工作,是我们党办好报纸的一个优良
[摘要] 目的 探讨Notch1在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中的作用。 方法 首先通过QRT—PCR和Western—blot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小细胞肺癌敏感细胞株(H69)和耐药细胞株(H69AR)中Notch1的差异表达;应用siRNA抑制耐药细胞株H69AR中的Notch1的表达,通过CCK8检测细胞对各种化疗(ADM,DDP,VP—16)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 结果 Notc
设计了一种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风扇智能控制系统,根据温度的变化,通过继电器实现风扇的自动控制;分析了硬件电路与软件设计;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系统可靠性高,反应灵敏,具有较高的
廣东省河源市中医院药剂科,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 目的 评价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疗效。 方法 14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枸橼酸芬太尼、丙泊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咪达唑仑。 结果 观察组丙泊酚的诱导量及总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氧饱和度等术中生命体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11年10月,福华世家再度携手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在沪举办“2012/2013秋冬化纤面料流行趋势发布会”暨“福华世家品牌客户联谊会”。此活动至今已成功走过了
用乙醚为提取有机相,提取前先经碱化,提取后加酸使苯胺成盐,吹去乙醚,用HPLC法测定苯胺类化合物。方法适用于测定废水中苯胺类化合物。检出限:苯胺3.0ng,邻硝基苯胺0.5ng,对硝基苯胺1.0ng。线性范围:苯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