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电商到特色小镇

来源 :中国房地产·市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es637120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谈中国的农村电商,浙江遂昌是绕不开的一个样本,帮助遂昌快速崛起的“遂昌模式”也为人津津乐道。
  2014年,笔者第一次到遂昌调研考察,住在一家普通的快捷酒店,酒店的服务质量和信息化程度非常高,从餐饮住宿到出行游玩,顾客的多元需求都可以得到酒店的精细服务,普通的服务生也能熟练使用网络设施给予顾客最大帮助。在调研过程中,遂昌上至县长下到百姓,他们对互联网理解之深令人惊讶。
  这个小县城正在通过互联网对接世界,运用新的思维将人、土地、资本等要素重新整合,以电商平台为基础形成人才流、物流、资金流的互通,从而带动遂昌快速崛起,并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电子商务尤其是农村电商发展的模式,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互联网时代乡村经济和县域经济的综合性崛起的样本。
  在笔者看来,“遂昌模式”的最大意义,不在于对经济发达、产业优势的区域启示,而在于对落后、欠发达、缺乏独特资源的区域发展模式和路径的启示,这些县域占我国80%以上的区域,遂昌作为样板之一将为这些区域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当然,“遂昌模式”自提出已经接近两年时间,考虑到新经济形式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迭代过程,对“遂昌模式”的理解和认知也需要及时更新,“遂昌模式”的价值何在?经验何在?这都需要从更多元的角度去探讨。
  “遂昌模式”带动了本地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重新整合了区域内的核心要素,借助互联网的新模式、新平台、新途径等摆脱发展瓶颈,激发本地区的潜能,并通过电子商务作用到本地区的产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变革之中。
  但也必须注意到,电子商务的快速迭代为农村发展电子商务带来更大的风险,短短数年间淘宝村的形态就发生了多次演化升级,每一次演化升级的背后是一些乡村在激烈竞争中再次走向衰落的现实。
  在新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下,在遂昌、义乌、白沟等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良好的区域,对现有模式和经验的理解要更全面深刻,从更大的视角去审视并挖掘区域潜力,发展方向也要向兼具经济发展、历史保护、文化培育、生态保护与重塑等多元目标转型,在新农村营造、经济增长和生态、文化、历史保护等之间寻找到最佳平衡点。
  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较为滞后的区域,应用现有模式时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借助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的技术平台带动农村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从自身要素结构出发,从更多元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并整合本地要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打造兼具历史记忆、文化脉络、特色地域风貌、独特民族特点等元素的新区域。
  一、农村电商“遂昌模式”的缘起与逻辑
  2015年12月底,商务部发函认定浙江遂昌县为农村电商强县创建先行县,系全国第一家,并提出“委托遂昌网店协会起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规范》和《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指引》两项标准。在起草和实行两项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形成农村电商强县评价指标体系,为中国农村电商强县创建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商务部文件的发布无疑是给遂昌电商发展成果的一个肯定,也进一步放大了“遂昌模式”的影响力,全国慕名研究和学习者开始络绎不绝。
  2005年起,遂昌出现个体网商自发做淘宝,主要经营竹炭、山茶油、菊米等农特产品。2010年遂昌网店协会成立,遂昌电子商务进入发展快车道。2013年1月淘宝网遂昌馆,初步形成了以农特产品为特色,多品类协同发展的县域电子商务中的“遂昌现象”。
  在此基础上,2013年5月,由遂昌政府相关部门牵头,与阿里巴巴合作,遂网公司执行建设的“赶街”项目启动,该项目的推广帮助遂昌通过B2C、B2B、C2B等方式实现了上下互通有无。
  梳理和整合遂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经验,我们发现遂昌现象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网商集群式发展,营造县域电子商务生态。遂昌网店协会的诞生是遂昌网商集群式发展的关键。遂昌网店协会为非营利组织,按社会团体法人依法登记注册,其定位是实现网店会员与供应商“信息共享、资源互补”的服务性公共联合平台。
  截至2014年,遂昌县从事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人员超过6000人,网商1500多家,其中网店协会旗下会员1300多家(占全县网商86%以上),拥有110多家网货供货商,10多家第三方服务商,网上销售额突破5.3亿元,同比增长73%;建设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村级服务网点210个;开展27期各层次培训,共计培训电子商务人才6000人次。
  这些数字体现了遂昌电子商务的生态活力和增长潜力,1500多家网商中,城镇从业人员占比略高于农村户口从业人员,6000多名从业人员中,大学生从业者超过400人,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能并能同企业生产优势相结合的“创二代”也不在少数。同时,电商生态为城乡中青年群体提供超过5000个工作岗位。
  其次,农产品电子商务成特色,传统产业电商化革新。遂昌的特色之一在于其电子商务交易物以农产品为主,农产品在淘宝等平台逐步成为新兴的热门产品类目,农产品电商也成为图书、服装、3c电商之后的新热点。据统计,农产品电商销售额从2010年37亿元,至2014年末突破800亿元,年平均增速达到112.15%。
  近两年,粮棉农产品和生鲜产品成为宠儿。遂昌本地上网交易的农产品种类从零食坚果,到茶叶干货,再到生鲜蔬果,门类丰富,品质不俗,均在相应市场占据相当的比例。在这种背景下,借助“特色中国”遂昌馆的良好平台,整合县域精品整体营销,扩大市场对接买卖双方促进交易。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遂昌电子商务迅速崛起的内因已是不言自明。
  再次,政府积极营造电子商务软硬件环境。遂昌县政府在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时,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倾斜两个方面支持。一方面,对交通、宽带、产业园等基础设施予以完善;另一方面出台配套政策激励电商商户发展,并承诺在人才、空间、财政、政策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   通过梳理发现,虽然电子商务在遂昌起步较早,但从2010年后对县域经济的影响才得以显现并开始增强,并逐渐成为遂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比如,遂昌电子商务的成长直接带动了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自2010年以来,遂昌县在淘宝网(含天猫)的网销额中,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占比一直超过50%,这些产品在“遂昌馆”、麦特龙分销平台等多渠道网销支撑下越做越大,在农村电子商务的基础上,遂昌也将发展精品农业设立为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这也是战略性聚合优势要素带动本地发展的有效方式。此外,农产品加工业在电子商务的帮扶下,扩大市场拓展销路,也取得不俗的成果。
  所以说,电子商务的发展对遂昌县域经济的影响是综合的,不仅表现为电子商务这一个产业的发展商。遂昌县第三产业GDP占比自2007年以来不断增强,2014年达到44.5%,这与遂昌近几年迅速崛起的旅游业及电子商务服务业密切相关。比如,与电子商务高度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自2010年后快速增长,当年便从1.05亿元增加至2.25亿元,涨幅接近120%,2014年达到2.89亿元。
  遂昌2009年旅游收入10.06亿元,全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旅客249.76万次。2010年全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564.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58亿元,截至2014年,全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210.20万人次,突破“千万”大关,实现旅游收入60.46亿元。
  在笔者看来,电子商务和旅游的快速崛起并不是偶然,这两者的激情碰撞将为遂昌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二、超越电子产业进入特色小镇时期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以遂昌为首的淘宝村近年来数量激增,2013年仅20个,2014年200多个,2015年更是达到780个,并首次出现了由多个淘宝村集聚而成的淘宝镇。
  所谓“淘宝镇”,即由三个以上淘宝村集聚而成。这种规模和体量上的增长着实可喜,但也令我们反思,淘宝镇的未来难道是淘宝城的出现?
  经济体量的数倍增长不等于经济就能发展,也许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同样,对淘宝村和淘宝镇的思考不能停留在固有的思维定式中,拥有优势电子商务基础的县域该如何融入全球价值链,如何找到自身价值的全球表达,这些决定了这一类县域的未来。
  “遂昌模式”给没有产业优势、经济基础、要素禀赋优势、空间地理优势等诸多县域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了可靠参考,提供了价值判断的新视角。新模式、新技术、新平台等一系列新事物的出现,颠覆了我们对于优质要素的认知——农村相比城市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都全面处于下风,但在新时代,处于非开发或待开发的农村所拥有的要素更具备不可替代性,这种不可替代性为农村带来了新的价值。
  但是,农村电商只是开发和实现这种价值的途径之一。从县域发展的角度来思考,淘宝村的价值评判体系已不适用,县域发展是在一定经济发展基础上兼具历史保护、文化培育、生态保护与重塑等多元目标,在此背景下,对遂昌未来发展的设想就更具挑战。
  2015年4月,浙江省政府就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对特色小镇的创建程序、政策措施等做出了规划。2015年6月4日,全省37个小镇列入首批创建名单。2016年1月29日,42个小镇入围第二批名单,其中就包括了遂昌农村电商创业小镇。
  按照最新的解释,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遂昌这一类县域,经济基础、要素禀赋优势、空间地理优势等无一例外处于下风,但依靠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定基础的电子商务生态基础。能否结合电商产业特色,深挖本地人文历史内涵,保护并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依托丰富的未开发山地作为潜在旅游资源,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同步进行,互相促进,这关系着遂昌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未来。
  如今,互联网通过人与人的连接形成覆盖全球的传播网络,形成了电商交易的基础。遂昌的成功也得益于此,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在更大市场规模内进行交易和在更大范围内整合配置资源,电子商务让商品走出遂昌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从而促进本地发展,这是电子商务的秘钥。但电子商务的影响范围有极限,产品需求也有峰值,在这种背景下该如何继续推动区域发展?
  价值是通过交易完成变现,电子商务通过将产品推出去促进了交易的达成,将每个产品放在更大的市场上去链接更多的人。还有一种方式促进交易的达成,那就是把人请进来,让更多的人集聚在区域内,让每一个人连接更多的产品,这就是旅游。电商和旅游实现人流、物流的互通,加深人与产品的联系,它们将为县域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而且,产品输出不仅仅局限在商品输出,小镇结合自身的不同特点通过电商等方式进行输出,可以是历史文化输出,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技艺、戏剧等;可以是优质天然农货输出,如宁夏枸杞、新疆大枣等;也可以是新思想、新技术、新模式的输出,这就是浙江遂昌在电子商务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特色小镇式发展模式的逻辑体现。
  对于拥有不俗互联网形态和电商生态基础的县域而言,旅游业发展具有先天优势,曾经落后的待开发、未开发的土地、林地、山地资源也成为优质要素,依托线上资源,电商围绕旅游业的上下链条布局产品,让游客在旅游的整个过程中每一种体验和交流都能得到匹配。
  作为快速成长的新兴产业,电子商务产业和旅游业的壮大为区域发展带来了新的模式、技术和思维,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又会碰撞出更多新的变量,再加上特色小镇的营造思维和模式,这些新的变量将为中国广大县域发展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作者系方塘智库城市中国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其他文献
中国的特色小镇兴起于浙江,逐渐壮大于长三角,如今正以燎原之势在全国拓展开来,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一、从杭州湾信息港园区到信息港小镇  2016年1月28日,浙江省级特色小镇第二批创建名单公布,杭州湾信息港升级为省级特色小镇——信息港小镇,萧山区第一个省级特色小镇由此诞生。这个面积3.12平方公里的“互联网+”特色小镇每天都跳跃着精彩的数字。如今,小镇已经集聚各类企业
期刊
一、移民扩镇,亟需村庄综合改造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赛汗乌素村是海南区2000年的移民扩镇工程,村落风貌单一,业态单一,农民致富途径少,致富欲望强,属于空心村,被规划為农区(北片)危房改造集中区和村庄整治示范村。但是乌海市水土光热资源得天独厚,是媲美新疆吐鲁番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当地政府把葡萄种植业及相关延伸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  农业产业与葡萄酒产业以及旅游产业如何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期刊
一、万科  上半年万科实现销售面积1409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900.8亿元,同比分别上升55.8%和69.9%;上海区域成为万科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双冠王(见表1)。  二、绿地  绿地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80亿元,同比增长25.63%;其中,房地产主业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108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合同销售面积8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回款809亿元,同比增长45%。  绿地的营收
期刊
对于地产人来说,今年国庆节过得并不轻松。十余个城市接连发布楼市调控措施,似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对于本轮调控的市场走势及企业应对策略,简单陈述一下笔者的几个观点。  这次调控各地城市行动步调高度一致,行动若雷霆。有的连夜发布,有的在限购之后隔日又追加限贷,显示出来自中央非凡的调控决心,“让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降温”的国家意志明确无疑。  不同城市的热度原有不同,政策也有力度差异,因此对调控的反应
期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较城镇化建设发展程度,发达国家明显高于我国,虽国情不同,差异性较大,但其乡村生态社区的规划建设仍对我国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国外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实践经验  (一)欧美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1.德国的城乡等值化  为了改变农村凋敝的状况,二战后巴伐利亚州通过土地整理和村庄革新等方式对农村进行建设,解决了农村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乡差别大等问题,使农
期刊
2015年1月21日,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创建特色小镇战略,一年多的实践使浙江特色小镇成为国内园区经济转型、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集聚发展的风向标。2016年2月,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若干意见》提出加快特色镇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时至今日,笔者对特色小镇进行了半年
期刊
数字  66.9%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4387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比1-7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43076亿元,增长4.8%,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6.9%。  1312套  据统计,2010—2016年8月全国顶级豪宅(5000万元/套以上)共计成交1312套,其中北京成交573套占 44
期刊
2016年9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2617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83%,涨幅较上月扩大0.66个百分点。从涨跌城市个数看,81个城市环比上涨,18个城市环比下跌,1个城市与上月持平。与上月相比,本月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增加13个,其中涨幅在1%以上的城市有38个,较上月增加2个;本月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数量减少11个,其中跌幅在1%以上的城市有6个,较上月增加4个。同比来看
期刊
对北京泽信控股集团执行总裁马晓泉的采访是在北京丰科建·泽信公馆体验中心进行的。对于雾蒙蒙的北京,在一条悠长而曲折的蓝色路引指引下,远远在翠竹环绕中望见一处蓝顶白墙的建筑,可谓是一种惊喜。  而初识马总,更是让人倍感惊喜。一位建筑学出身的房企高管,超越了一般企业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境界,骨子里带着对细节的完美追求,一贯谦逊儒雅的他,却在产品上执拗地坚持一句话,“风格方面听我的”!勿怪乎,泽信公馆呈现给
期刊
今年以来,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热度不减,但是这只限于住宅市场,商业地产却是另一派景象。面对互联网电商的冲击,近来,上海不少老牌实体商业通过转型升级、重装开业等方式应对“寒冬”。  一、沪在建商场面积全球第一,实体商业升级势在必行  今年1—7月,上海商场、商铺等商业地产(不包括办公楼)平均月度供应量约16.1万平方米,平均月度销售量约15.9万平方米。加上前期累积的库存,目前上海商业地产库存已逼近8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