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记

来源 :国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z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谢中航工业洪都提供照片并核实部分内容
  1954年7月26日,赣江河畔一处神秘荒凉的飞机场。随着绿色信号弹划破长空,3架军绿色的飞机从简陋的跑道上腾空而起,昂首冲入云端。一时间,掌声、鞭炮声、锣鼓声响彻云霄,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两天后,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出了一条爆炸性的消息:“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成功!”喜讯瞬间传遍中国,不少人激动地流下了热泪。7月26日,成为中国航空工业史上划时代的一天。
  
  到莫斯科寻求支援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后,地面部队和东北边境不时处在美国空军的狂轰滥炸中。没有制空权,就会陷入被动,这让毛泽东忧心忡忡,也让时任重工业部代部长的何长工心里无法平静。
  在一次中央财政工作会议上,何长工慷慨激昂地表示:“偌大中国,没有航空怎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毛泽东表示赞同:“长工这一炮放得好,航空工业应该早点抓起来。”
  此后不久,周恩来、陈云、聂荣臻、李富春等人开始了筹划创建中国航空工业的事宜。针对中国先有空军、后有航空工业的特殊情况,毛泽东审定了“先修理后制造”的建设方针。周恩来由此规划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路线:“我们的空军正在朝鲜打仗,大批作战飞机需要修理,这是首先要解决的。其次,我国这么大的国家,不能永远买人家的飞机,只搞修理是不行的。”
  然而,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一没雄厚财力二没过硬技术,如何能造出飞机来?中央决定赴苏联寻求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的援助。毛泽东亲自点将,让素有“铁嘴”之称的何长工担任赴苏谈判代表团团长。
  1951年1月9日,何长工、段子俊、沈鸿一行3人前往莫斯科谈判。
  
  “狐精”遭遇“铁嘴”
  此时的中苏关系,正处于最密切的时期。苏联方面组成了由苏联外长维辛斯基负责的七人委员会。何长工考虑到苏方负责谈判的领导是外交部长维辛斯基,想试探一下他的态度,便在正式谈判前,先去拜会维辛斯基。
  维辛斯基曾出任驻英国大使,久经外交沙场,素有“狐精”之称。看到中国代表来要援助,维辛斯基表面虽然热情,心中颇为不屑。寒喧过后,何长工表明来访的目的是请苏联援助我国建设航空工业。“狐精”半是藐视半是好笑,先用俄语说:“搞航空、造飞机,你们没有基础。”接着用英语说:“中国连生产地上的轮胎都不行,还谈什么天上的飞机,真是笑话。”
  人称“何铁嘴”的何长工早年留过洋,懂四门外语,能说会写,可不是个好惹的家伙。他先是用俄语不卑不亢地辩驳:“中国目前经济基础差,是国民党反动派造成的。”又用英语说:“中国人民有毛主席领导,什么困难也不怕。”接着用德语说:“莫说飞机轮胎,就是原子弹,我们以后也能造。”最后则用娴熟的法语说道:“你不肯帮助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我要向斯大林大元帅告你的状。”
  维辛斯基见何长工几种语言转换自如,很是惊讶。他担心事情闹到斯大林那里,赶紧说:“既然客人进了门,不能不谈。何同志,建立航空工业困难很多,这种事情需要从长计议。”
  经过谈判,双方代表在2月19日签订了《中苏航空工业技术协议(草案)》。苏联代表最后将草案送斯大林审批时,上午11点送去,下午2点就批下来了,速度之快让苏联代表也很惊讶。可以说,斯大林在中国航空工业援建问题上,是坚持了国际主义立场的。
  
  选址南昌
  中苏谈判协议达成后不到两个月,中央于1951年4月17日作出《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
  那么新中国的第一个航空工业企业建在哪里呢?哈尔滨?沈阳?西安?人们的目光一一掠过这些城市,最后聚焦在一座南方名城——南昌。
  1933年国民党“围剿” 中央苏区时,曾跟意大利合作,在南昌市东南近郊建造了“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1949年,飞机厂的主要设备和大部分人员被国民党运往台湾。解放军接管了4万多平方米的厂房、1500米的碎石跑道、指挥塔台以及没运走的30多台旧设备,成立了“南昌航空站”,并与国民党留下的南京航空配件厂(22厂)合并。
  1951年4月23日,政务院(现在的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成立航空工业管理局,决定在原旧址废墟上建立新的飞机制造厂。
  5月,重工业部代部长何长工来到南昌,对红军时期的老战友、江西省省长邵式平说:“我党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枪在南昌打响,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也要出在南昌!”邵式平向中央立下“军令状”,亲自挂帅。江西省随后成立了以省长邵式平为主任、原22厂厂长郦少安为副主任的建厂委员会,中国航空工业自此起步。
  
  苏联专家支招
  飞机制造厂选址南昌后,对内叫国营320厂,对外称洪都机械厂(南昌古称洪都)。建厂之初,图纸、技术、设备、零部件都无从谈起,技术人员和原材料也是奇缺。江西省在南昌工厂旁边开办了“江西省技术工人养成学校”,力争以最快速度培训技术人才。苏联也派出一批专家,携带各种图纸资料陆续来到中国。
  320厂最初主要修理朝鲜战场上损坏的苏联飞机、志愿军打下的美国飞机还有人民解放军在三大战役中打下与缴获的国民党数百架飞机。到1951年底,320厂已成功修好了雅克-18飞机38架。1952年,雅克11、拉11、拉9、乌拉8型这几种机型也转到了320厂修理。
  朝鲜战场战事炽热,飞机修理当然是第一位的,可如何从修理向制造过渡?生产建设如何安排?曾留学苏联的航空工业局第一任局长段子俊深感焦虑,只好求教于苏联顾问。
  基建计划处的苏联专家组组长瓦西列夫对中国航空工业建设很热心,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建议飞机修理厂与制造厂的建设结合起来考虑,这样可使从修理到制造的过程加快三至四年。瓦西列夫毫无保留地对段子俊说:“根据你们的条件,先上雅克-18为宜,因为这种飞机构造比较简单。至于米格飞机,全力以赴也需三至四年。”
  
  从修理过渡到制造
  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帮助中国建设156个工程项目,其中就包括南昌320厂试制共和国首批10架雅克18型飞机。
  320厂逐渐开始投入雅克18型飞机零部件的试制。厂外四周圈起电网,厂里驻有百余名解放军,轮换站岗守卫,生产区与生活区完全分开,车间之间的来往要凭介绍信出入,全厂处于保密状态。
  1953年,320厂尝试生产了一架过渡机。机上很多零部件是中国自行制造的。同年4月底,这架过渡机进行了试飞。经过50个起落、18个小时飞行,试飞获得成功,表明320厂制造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的条件已经成熟。
  1954年2月,苏联雅克-18飞机的全套图纸全部到厂,并派来50位专家,承担了70%的设计工作。4月1日,第二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局奉中央指示,电令320厂提前试制整架雅克-18飞机,并在年内生产10架。
  320厂编制了试制总进度计划,提出了“为制造祖国第一架品质优良的飞机而奋斗”的口号。全厂上下怀着“中国的第一架飞机在我们手中制造成功”的自豪感,掀起了你追我赶的挑应战竞赛热潮。
  1954年7月3日下午5时,在极其保密的状态下,两位试飞员段祥禄和刁家平首次试飞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初教5”。各项技术指标一切正常。
  
  航空工业的光辉开端
  1954年7月26日,是中国航空工业史上划时代的日子。平素偏僻的320厂试飞站,热闹非凡。在国歌和鞭炮声中,320厂隆重召开了第一架飞机制造成功庆祝大会。
  简陋的起飞坪上,3架军绿色的飞机正停立待飞。在吴继周厂长的陪同下,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赵尔陆为飞机起飞剪彩。3架飞机一阵轰鸣过后,腾空而起,在试飞站上空一会儿高空翻滚,一会儿低空盘旋,做着种种特技表演。台下数千双眼睛紧紧地注视着自己亲手造出来的飞机,激动万分。不少工人十分动情,热泪止不住滚滚而下。
  毛泽东得知南昌自制首架飞机成功,非常高兴,盛赞“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8月1日,毛泽东亲笔签署了给320厂全体职工的嘉勉信。
  雅克18型飞机的试制成功,是中国批量制造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的开端。两年后的7月,国产米格-17喷气式战斗机试飞成功。自此,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新中国的航空工业悄然崛起。
其他文献
装饰装修工程已成为重要的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其施工质量不仅影响建筑外观美,而且影响人们的生活居住体验.本文结合室内装饰装修中的主要施工技术浅析基层控制要点.
广东作为两千多年来唯一从未中断海上贸易的省份,始终与东南亚、中东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保持密切的经贸关系.“一带一路”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对广东发展
随着我国的经济蓬勃发展,中小企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从现阶段我国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有待完善。
Crushed Red是一个允许食客定制沙拉和比萨的休闲快餐连锁品牌。2012年餐厅刚刚成立的时候就有很多人申请加盟,但来自圣路易斯的餐厅老板Chris LaRocca却拒绝了那些无论是在经验还是资金上都无可挑剔的申请人。  多年的经验告诉LaRocca,要想在竞争呈白热化的餐饮市场中胜出,那些能在某一区域同时经营多个门店,并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打开局面的加盟者是唯一的指望。  “区域开发是我们唯
高中英语是高中阶段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生高考成绩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所以教师应该重视高中英语教学;随着国际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让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成为影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应该结合英语的实际
期刊
东盟自由贸易区各国间经济往来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东盟国家到我国的留学人员越来越多,对他们的培养并非短时间内能完成,需要一段语言融合、生活习惯融合以及思维方式、学习
前些天去深圳参观服交会,看了一场由服装企业制作的音乐剧,名字叫《黑暗中的舞者》,很有感触。该剧是粉蓝衣橱时尚集团花了好几个月排演的一场时装音乐剧,剧中讲述了一个男设
有许多人感叹,介绍国企经验的书大都流于泛泛而谈。正如那子纯自己所说:“讲真话、出实招的国企管理著作不多。”或许正是有感于此,那子纯确定了著述《大匠无弃材》一书的目的,是想大胆说明国企管理中“一些很实际的问题”,以及如何做到“管用”。在我看来,这是很难的一件事!  南车集团赵小刚董事长说过一个精辟的领导哲理:“作为领导群体,个人智能相差无几,可是面临挑战时有无承担风险和责任的勇气却有天壤之别。而勇气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这就使城市中房屋建设工程越来越多,而房屋工程建设中的防渗漏问题是房建工程中的重点,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多方关注.当前的房屋建
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作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发展方向,主要目的是创新行政审批运行体制和机制.在推进进程中,机构编制部门就要结合地方实际提前思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