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企业危机管理探究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ney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目前民办教育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中面临的危机,提出使用需求层次分析、经济分析、公共关系原理分析,对目前民办教育企业面对危机欠缺应对策略体系的现状进行了改进,使高层管理者在策略方面,中层管理者在具体方法上得以提高。以广东民办高职教育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促使民办教育企业管理者认识和应对危机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关键词】民办教育企业;危机管理
  一、引言
  1.研究对象描述。民办教育机构被定格为“民办非企业”,但在实际中的运作中,大多民办教育机构都已采用企业化的方式运作。通过营利来滚动发展,有一些通过多元化投资包括进入餐饮、旅游、房地产等领域,于是目前的民办教育机构实质上是一种教育企业,本文将民办教育机构称之为民办教育企业,将民办教育企业的校长称之为教育CEO,将教育工作者称之为知识性员工加以研究。目前的民办教育企业面临着政策、生源、资金等外部危机,也面临着突发事件、沟通、管理等方面的内部危机。若不对这些危机妥善处理,将影响到民办教育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2.目前现状与评价。据中国教育年鉴2008年,截至2006年底,全国民办高校278所,比上一年增长了10.3%;在校生133.8万人,比上一年增长27.2%。在校生人数已经超过280万,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通过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解决了政府对职教投入不足的难题。全省民办中职学校占全省职校总数的26.8%,在校生占全省职校在校生总数的17.51%。据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叶小山介绍,截至2008年,广东省民办中职学校占全省职校总数的26.8%,在校生占全省职校在校生总数的17.51%。在肇庆市,教育局副局长罗永通介绍,2006年以来,肇庆市累计吸引社会资金15亿元,创办了15所民办职业院校。目前,全市仅民办中职学校在校生就有3.26万人,占中职学生总数的30%以上。从全国和广东的情况来看,民办教育企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同时也暗示着其激励的竞争,民办教育企业自诞生以来一直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危机。
  3.本文目的。本文在上述背景的基础上,试图从以下几方面研究使民办教育企业摆脱危机走上良性发展之路。(1)建立待遇、事业、情感留人三部曲以应对知识性员工的流失。(2)重塑品牌以应对生源危机。(3)综合使用吸引海外投资、尝试金融担保、上市措施应对资金危机。(4)运用危机公关管理以应对突发事件危机。
  二、文献综述
  就事物的发展规律而言,顺境和危机都是一种常态,民办教育企业也无法避免危机永不发生。所能做到的是尽量降低危机发生的频率以及危机发生的程度,尽最大的努力消除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吸取经验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一)民办教育企业危机的概念
  对于危机的解释有两种:一种认为,危机是指危险的根由或严重困难的关头。另一种认为,危机是由“危”(危险)和“机”(机遇)合并而成,其中既包藏着危险,又蕴涵着机遇,危机是“一件事的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危机的危害性和两面性,并从不同角度强调了加强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民办教育企业危机是指危及民办教育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生存与发展的突发性、灾难性的事故或事件。
  (二)民办教育企业危机的特征
  1.突发性和紧急性。危机发生前虽然有征兆和预警的可能,但由于真正发生的时间、地点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而且也超出了正常民办教育企业的运行秩序和教职工、学生习惯性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如果事前没有相应的预案,往往是防不胜防,使管理者措手不及。
  2.高度的不确定性。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人的有限性、信息的不对称,危机往往产生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状态不确定性、影响不确定性和危机回应不确定性。
  3.危机处理的非程序性。决策者对于危机的处理时间有限、信息有限、资源有限,危机情况下的对应策略往往更多地基于人工判断而不是科学推理。
  4.危机的双重效果性。危机会带来各种损失,但危机也蕴含着机会和转机,如果决策者能抓住机会,很可能带来整个体制上的革新。
  三、提出问题
  (一)知识性员工流失危机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在广东调研发现,民办与公办学校教师在职称评定、社会保障、评优评先、社会尊严感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民办学校税收压力大,身份尴尬。知识性员工的需求多为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在民办教育企业发展仅有短短二十多年的当下,企业创办人和管理者更加注重融资、征地、基建、升格、多元化投资等硬件建设,而忽视了内部管理特别是知识性员工的激励问题还很欠缺。于是,民办教育企业中知识性员工离职率高,“用脚投票”的现象很普遍,如广东肇庆某民办教育企业知识性员工的年跳率在20%~30%。很多知识性员工只把现在工作的民办教育企业当作“驿站”,等到职称、学历提高后便跳槽到更好的单位。
  (二)生源危机
  民办教育企业的生源危机体现在:一方面是大批公办高校的稳步扩招;另一方面生源数量的减少。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确实存在竞争关系,但是由于两者的势力相差悬殊,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平台上。同为专科二批的高职院校,公办高校的平均学费为五六千元,而民办高校的学费则在8000元至13000元,这是公办高校的先天优势。
  如表1所示,民办教育企业的生源危机除了上述的来自于公办高校的扩招危机外,伴随着人口生育高峰的度过,民办教育企业的招生高峰数量也开始出现下滑,2010年为最高峰,2011年至今已经出现不可逆转的招生数量下降趋势。如广东肇庆某民办教育企业的经济管理系中6个专业,就有3个专业比上一年少招生一个班约50人,共计减少招生约150人。这种生源危机又进一步引发了民办教育企业的资源闲置率提高,促进了知识性员工的离职率的提高。
  (三)资金链危机
  目前,有多家民办教育机构倒在了资金链断裂的路上。曾被誉为“中国民办教育第一品牌”的山西南洋教育集团,就因无力偿还数亿元的教育储备金,旗下10所遍布全国各地的南洋国际学校相继关门。许多民办教育企业都没有企业支持背景,即其资金的来源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费。   2007年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对我国排名的前10所民办高校的规模和收入的,它充分说明了学费占学校每年收入的绝对比例,经过多年的发展,仍然有80%以上的民办高校80%以上的办学经费来自于学费收入。资金的支出也主要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多元化投资。民办教育企业没有财政拨款,这使得这些民办教育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常常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一旦出现债务危机,其结局只有倒闭。
  同时,民办教育企业的资金需求高居不下,如表2所示,1999年至2006年民办教育企业的第一轮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时期对资金的需求逐年攀升,至2006年达到顶峰。2007年至今,许多民办教育企业开始减少校舍、办公楼等固定资产投资而将资金投向内涵建设,虽然经费投入总数减少了,但基数仍然较大。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费的现实没有改变,再加之前面提到的生源危机,则资金链危机不可避免。
  (四)声誉危机
  民办教育企业的声誉危机主要体现为品牌危机。民办教育企业出现至今不过二十多年,其企业化运作也在“半遮半掩”中进行,刚刚完成了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品牌这种软实力的建设还处在幼稚期。
  民办教育企业的声誉危机具体表现为:一重大安全事故或者不可抗拒的外部力量引起的事件。二是与竞争对手或者其它社会组织之间的矛盾。三是和服务对象之间的纠纷。
  在网络、电视等媒体发达的今天,网络以及网民的力量,因为网络的方便、快捷、自由度高而充分体现。当民办教育企业出现上述危机,在没有预案和没有进行妥善处置时,某些网络和电视媒体就发挥了其夸张宣传和不当评论的作用。这使得短短数日对民办教育企业的不利宣传便会大面积的传播,对民办高校的声誉可造成致命性伤害,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几年内都很难消除。
  四、分析问题
  (一)留不住人才的原因
  1.薪酬问题。民办教育企业中的许多知识性员工从事工作时间不长,学历和职称不高其对应的工资不高;另一方面,受外在金融危机、教育政策、教育企业市场的竞争、资金链危机等,使得民办教育企业不得不注重成本收益并严格按企业化方式运作来配置资源,于是增加人力资本的成本的付出和增加知识性员工工资的积极性不高。
  2.高层次需求未得到满足。知识性员工作为一类特殊性员工,其需求除了工资等生理性需求之外,最看重的是精神方面的高层次需求,如尊重、归属感、自我实现等方面。而许多民办教育企业忙于处理来自于外部的危机或者还没有意识到满足知识性员工高层次需求。民办教育企业文化的正向激励作用未能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而现实中民办教育企业中的知识性员工对企业缺乏一种认同感,将自己视作为企业打工者,工作没有动力,没有积极性。
  (二)生源危机解读
  生源危机确为民办教育企业带来切肤之痛,因为其直接关系到民办高校的生存。生源的下降意味着学费收入的减少,进一步影响着民办教育企业的资金链的衔接。生源危机等同于民办教育企业的“原料危机”最终影响的是教育产出。生源危机除了公办高校扩招和人口高峰已过的原因之外,另一原因为各个民办教育企业的恶性竞争,在民办教育市场上经过十几年的竞争,各个民办教育企业的优劣逐渐显现出来,好的企业逐渐稳定壮大,差的则招生萎缩甚至被淘汰出局。
  生源危机也不都是坏事,危机带来的生存压力,使得各个民办教育企业竞争继续加剧,这有助于其品牌的建立,有助于优胜劣汰产生一批优秀的民办教育企业。因此,面对生源危机,各个民办教育企业要把危机视为资源、“转危为机”。
  (三)融资难的原因
  民办教育企业融资难有两大主要原因:
  1.银行贷款审批非常严格,贷款额度小。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民办教育企业很难提供相应的担保。当《物权法》规定学校、医院等公益性机构的资产不能用于抵押的时候,因此在银行贷款方面,大多只能靠信用贷款,但信用贷款额度通常都比较低,无法满足民办教育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2.生源不稳连带影响民办教育企业的财政收入。金融危机使企业大量裁员,中国家庭的预期收入减少,对于孩子就读民办高校,特别是就读收费较高的独立学院的家庭,家长也许无力支付孩子的学费。以北京某民办高校为例,根据学校相关部门调查统计,60%左右的在校生家庭收入在3万~5万元人民币,10%左右的学生家庭收入低于3万元人民币,而每位学生每年的开支在2万元人民币左右。如果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家庭收入下降20%左右,该校将有20%的学生面临失学的危险。
  (四)媒体危机的动机
  目前中国网民已过4亿,其影响力和宣传力度非常巨大。网络、电视等媒体更加喜欢炒作,对于一些有差异性或与众不同的事务特别感兴趣,同情弱者,可以成就一个机构的形象也可以迅速毁坏一个机构的形象。对于民办教育企业出现的突发事件,若不及时确定企业发言人并统一发言口径;对于负面、有失事实真况的、夸大的报道若不及时辟谣;对于民办教育企业本身有明显错误的突发事件若不及时认错、道歉、赔偿,会造成公众对民办教育企业的误解、恐慌。
  另外,民办教育企业的受众即学生,由于其判断力不足、社会经验欠缺,仅以好奇、娱乐来对待民办教育企业出现的危机,这对危机的传播扩大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广东肇庆某民办教育企业2011年连续两起校园事故,学生在网络上马上发布了四五种版本的爆料以及引来“马后炮”电视栏目组的报道,其中有许多的爆料和报道是与真像不符的,对这家民办教育企业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五、研究结果
  (一)建立人才流失预警三部曲
  1.待遇留人。在大部分知识性员工深受住房、养车、生育、赡养老人等经济压力的重压的当下,民办教育企业首先要满足员工的上述生理需求。严格按照按劳分配计酬,不断提高知识性员工的单位薪酬,如课时费、科研费。在学历、职称等方面拉开薪酬层次,有所区别;部分知识性员工和民办教育企业的谈判工资,民办教育企业要重守承诺、不打折扣。在社保、节假日等方面要提高员工的福利。
  2.事业留人。在满足知识性员工生理性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员工提升其能力层次,提拔员工进入中高层管理岗位以激发其事业心,协助员工制定职业规划、设定事业和人生目标。在职称评定、科研、学科竞赛方面为其发展铺平道路,尽量使知识性员工感受到事业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   3.感情留人。知识性员工历来重视感情上的需要,他们独立、倡导工作和学术自由、渴望人格上收到极大尊重、心中充满理想抱负。因此,民办教育企业的管理者,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特别是对知识性员工的独创性成果、思路、办法要给予重视,尽可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在生活方面,许多知识性员工远离家乡,企业要给予其家人般的温暖,在其住房、婚恋、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帮助。这样使得知识性员工对民办教育企业产生了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重塑民办教育企业品牌以应对生源危机
  生源下降对民办教育企业是危机中的机遇。民办教育企业应当积极面对生源危机,以此为机会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和知名度。鼓励和支持知识性员工和学生积极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的各种竞赛,通过竞赛的名次来展示本企业的软实力。在专业上,要扶持和重点发展有本地区、本企业特色的专业,并以此为依托发展成为省内甚至全国知名的专业。对内,注重民办教育企业的内涵发展,并形成自己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在多元化经营方面,民办教育企业应当加大企业集团下其他企业对整个民办教育企业的品牌支持力度,如民办教育企业下设的酒店,在餐饮的同时可以成为民办教育企业的学术活动中心;旗下的快递公司、旅游公司等可以曾加知识性员工和学生定岗实习的功能。
  总之,民办教育企业具有浓郁的教育性质,以知识性、能力性、特色性等软实力因素作为重塑其品牌的要素,可以铸就其知名品牌。在各个民办教育企业的生源争夺战中,学生和家长自然会“用教投票”选择知名度高的、品牌好的学校。
  (三)资金问题的解决
  1.争取海外资金注入民办教育企业。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社会投资总量会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将投资转向消费相对刚性,属于社会和民众必需品的教育行业。中国具有巨大的民办教育,由于民办教育发展不完善,起点较低,缺乏优质教育资源,但高端教育愈来愈市场化,这都为国外资金注入我国民办教育市场带来了机遇。
  2.金融担保尝试。教育企业有其独特规律,比如说提前收费,现金流比较好,用款用途明确,每个月的支出很固定,相近几年的同期支出基本稳定等。因此,如果能够针对教育领域的特点,把教育行业的共性提炼出来,创新出针对这个行业的风险管理模式,为民办教育机构提供专业的担保服务,或将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些教育机构普遍存在的“资金饥渴症”。融资担保公司则可以扮演识别、转嫁风险的“看门人”角色,甄别申请贷款的民办教育机构实际的办学资金需求以及还款能力。
  3.上市融资。国内学大教育集团、学而思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学而思发行价10美元,首日便以15美元收盘,股价飚涨50%;而以9.5美元上市的学大教育则在首日以上涨33.47%收盘。2006年美国时间9月7日,代码为“EDU”的新东方美国存托凭证结束首日交易,与15美元发行价相比,新东方当天收盘价涨幅为39.2%,被誉为纽交所年度上市最成功的IPO。中国教育市场的一大特点是空间广阔。成熟的教育市场上,行业增长速度一般在30%至40%左右,而在中国,许多教育机构达到50%的增长率也并非难事。面对这一有利形势,民办教育企业要抓住时机争取上市以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
  (四)民办教育企业的危机公关管理
  1.对于危机,民办教育企业要建立“事先预防”机制。(1)成立危机管理机构,确定专职的公关人员,并制订相应的危机管理方案或危机处理预案。(2)强化和完善各种管理措施。(3)做好民办教育企业的常规公共关系管理,努力与家长、教职工、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建立和保持良好而又和谐的公共关系。
  2.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1)迅速启动危机管理机构的职能,并按照危机管理方案,有效管理和使用学校用于处理危机的公共资源,开展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2)一旦危机发生,有义务也有责任迅速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寻求帮助和指导。(3)对危机受害者表示慰问和关注。(4)危机处理过程中,学校要向公众(尤其是家长)保持透明。(5)为最大限度减少危机对学校声誉的破坏性影响,必须建立有效的传播沟通渠道,用正确的态度和方式与媒体接触,实事求是地向媒体单位说明所发生的情况,并把教育行政部门的介入措施予以告知。
  参 考 文 献
  [1]广东:政府政策扶持破解民办职业教育发展难题.中国教育报.
  2011-04-07
  [2]张明敏.民办高校遇尴尬—— 学费堪比名校就业不如民工.http://www.cnnb.com.cn.中国宁波网.2012-03-21
  [3]陈华亭.中国教育筹资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227
  [4]周孟奎.金融危机带来民办教育发展契机[N].中国教育报.2009(1)
  [5]臧旭平.青岛新闻网—青岛早报.2011-07-25
  [6]中国学校招生网.2011-04-02
  [7]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2011-05-25
  [8]环球企业家.2010-12-17
  [9]张璐晶.中国经济周刊.两会现场报道
  [10]车辉.民办教育发展遭遇三大挑战.
  http://www.huaue.com.2009,9(3)
  [11]胡泽广.民办高校危机管理探析.浙江新世纪经贸专修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结合服装专业的学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影响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专业相应的解决对策。加强专业的知识结构调整,加强专业建设,培养专业综合性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大产学研项目加强学生的专业就业教育,避免盲目的跳槽,提升就业的质量;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加强优质的专业的第二课堂讲座,营造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整体专业素质;加强学生的专业创业教育
期刊
【摘 要】在高校教育中,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工作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做好辅导员工作即要扮演好四种角色:学生思想政治上的引导者、学习生活上的管理者、品行上的典范、情感上的朋友。  【关键词】引导;管理;教育;朋友  高校辅导员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
期刊
本文结合实例,针对了平直海岸的水流特征,将填筑式实施之后的水流计算出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工程的水流条件,最后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布置建议,以供同类工程参考。
期刊
【摘 要】2012年3月,普京再次赢得俄罗斯总统大选,并于2012年5月7日举行的总统就职典礼上,发表了讲话,表示将捍卫俄罗斯民主,扩大人权和经济自由,重振俄罗斯雄风,成为超级大国。本文简要介绍自苏联解体后到现在这20年中,俄罗斯大概的政治经济状况,其中主要是经济状况。  【关键词】俄罗斯;政治;经济;复兴  一、休克疗法在俄罗斯的失败  “休克疗法(shock therapy)”简单来说,就是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而大众传媒对食品安全的报道直接影响着公众的认知,同时媒体的报道对相关行业起着监督作用。食品安全问题与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本文以《经济日报》的食品安全报道为例进行文本分析,进而探讨财经媒体关于食品安全报道的优势与不足。  【关键词】食品安全报道;财经媒体;经济日报  1974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世界粮食大会上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
期刊
【摘 要】为了研究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和效果,本文以重庆市为例结合当地实际经济发展状况,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关系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对重庆1985~200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与启示,固定资产投资有效地推动了重庆市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但还是要警惕投资过热后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GD
期刊
【摘 要】一般来说,根据生命周期假说,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消费行为上存在差异。除此之外,男性和女性在消费行为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以中国和美国为例,实证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并比较了两国的不同。  【关键词】生命周期假说;年龄结构;性别比;消费  人口年龄结构和消费的研究是建立在“生命周期假说”(LCH)的基础上。据LCH,一个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与其人口年龄结构有关。如果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比
期刊
【摘 要】内部控制是企业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协调内部活动所形成的一个过程。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日常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本文围绕COSO框架论述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中信泰富澳元衍生品巨亏案详细分析了企业在风险管理框架下如何有效进行内部控制。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中信泰富  随着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委托代理问题的出现以及经营活动复杂程度的不断加大,
期刊
【摘 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将从内生异质性的角度重点分析困扰中小企业已久的融资问题。  【关键词】内生异质性;中小企业;融资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活跃于社会各行各业,成为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本身的复杂
期刊
【摘 要】随着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对于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是从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提高投资者保护的必要性入手,构建投资者保护指数模型,说明投资者保护的现状。研究发现:对于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在金融危机之后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投资者保护;后金融危机时代;大股东侵占  一、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的必要性  从历史事实来看,金融危机的爆发往往也是改善投资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