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突击:没有幸运,只有专心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dz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遇恩师
  从部队复员后,刘传波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抚顺国家电网。电工是技术工种,新工人上岗前要进行一年的岗位技术培训。
  刘传波的父母都是石化系统的普通工人,有着工人阶级的朴实。父亲常叮嘱他,别像有的年轻人那样整天贪玩,趁年轻,要扎扎实实地掌握一门本领,一技在身,到哪都不受憋。一年的培训里,刘传波手不释卷,每天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别人玩游戏、斗地主,他都用来学习。岗位培训结束,他获得最高奖学金,以优异的成绩,实现了从一个解放军战士到电力工人的华丽转身。
  2011年,省公司举办电缆技术大赛,刘传波作为抚顺公司的一号选手参赛。他是配线工,电缆技术对他来说是不太熟悉的领域,之所以选他,是领导觉得他很与众不同——特别聪明,特别肯钻研,是匹“黑马”。
  那些日子,刘传波拼了,大有头悬梁、椎刺股的劲头。一天下午,参加集训的同伴都休息了,他还坐在门口台阶看书备赛。公司高工王清昊恰好路过,被眼前这个小伙子的刻苦劲儿触动了,问道:“小伙子,看的什么书啊?”“电缆检测维修技术知识。”刘传波站起身恭敬地回答。王清昊是电力系统高压技术方面的专家,对刘传波早有耳闻,这次邂逅,刘传波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看出这是个好苗子,心中暗想,自己的一身绝技是时候找个接班人了。
  这次技术大赛在刘传波成长的道路上至关重要,因为他遇见了恩师王清昊,并由一名配线工改为电缆维修和检测工。
  谈起师傅王清昊,刘传波心中充满敬意:“我师傅技术上绝对一流,他的经验和知识太广博了,只要你有问题,一定能从他那得到满意的回答。他对我口传心授,毫无保留。更重要的是,师傅不单教我技术,还教我怎样做人。师傅跟我说,咱们一直讲学雷锋,学雷锋学什么?要学雷锋对党对人民绝对忠诚。绝对忠诚就是雷锋说的跟党一个心眼儿,不能两个心眼儿。这可不是喊口号,具体表现在工作中,要像雷锋那样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小事都做不好,还干什么大事?”
  王清昊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令刘传波震撼,“对工作就得一个心眼儿,要把小事做好”这句话牢牢刻在了他的记忆里,默默地引领着他对工作、对人生的态度。
  2011年,王清昊牵头组建了职工业余科技攻关小组“尖峰学社”。在尖峰学社,师傅给刘传波讲解大量的工作案例,给他讲最前沿的电力理论,一些经典部分刘传波都能背下来。如果说入职时的培训为刘传波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那么,参加省电缆技术大赛就是在基础上的大幅度提升,而尖峰学社则让他的技术插上了翅膀。
  三板斧
  有了师傅的真传,又有了科技小组理论和实践的积淀,刘传波如同身处囊中的锥子,就等着有一天脱颖而出了。
  这一天终于来了。
  2012年,抚顺南站地区进行电网改造,这是一场攻坚战,南站地区是抚顺的交通枢纽,也是繁华商业聚集地,电网分布纵横交错,改造工程牵涉方方面面。在施工节骨眼上,地下电缆出现故障,始终找不到故障点,情况十分危急。关键时刻,有人想到了刘传波:“刘传波好像处理过这样的难题,让他来看看吧。”
  这时刘传波还只是个年仅26岁的新人,参加工作刚5年,当时在现场的不少工人,都是身经百战、业内闻名的技术大咖。“连这些老师傅都解决不了,我哪能行……”刘传波接到电话,没敢应承。可情况已刻不容缓,现场再次打来电话:“传波,你赶快过来,都等着你呢!”
  刘传波在做思想斗争:“南站电网改造工程任务艰巨,时间紧迫,不是万不得已,他们不会想到我,我要是顾及个人的名声就太自私狭隘了,万一我真能修好呢?患得患失是‘对党要一个心眼儿’吗?”想到这,他一咬牙火速赶去了现场。
  检修现场,了解情况后,刘传波心里有了底,“这种故障师傅讲过,我也处理过,我觉得可以解决。”他用检测工具一段一段排查,很快找到了症结,排除了故障。此举,在抚顺电网系统引起了轰动,一个26岁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伙子,竟然解决了如此重大的难题,了不起!刘传波初出茅庐这一板斧,砍得干净利落,令人震撼。
  第二板斧更是不同寻常。2013年10月,抚顺万达广场电缆出现故障,刘传波仅用40分钟就找到了故障点,避免了商业区的长时间停电。
  第三板斧越发振聋发聩。2014年12月,抚顺市中心医院两条电缆故障,医疗用电重要性非比寻常,必须保证24小时连续正常供电。为此,刘传波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抢修方案,不仅为医院排除了故障,同时还发现并解决了一处停电隐患。
  三板斧下去,三个重大故障排除,刘传波虽初出茅庐,却在几千人的抚顺国家电网公司年轻一辈中一骑绝尘。
  青年发明家
  在电力系统,发明、创新是极不容易的事,因为前人众多,后人勇猛,空间有限。然而,刘传波一个高中毕业生,却手握两项极有分量的发明。
  在几年的电缆检测中,刘传波发现:兆欧表只能查出电缆受潮或绝缘整体老化。有的可以送电的电缆,由于兆欧表测出的绝缘数值较低,只能放弃送电;而有的不具备送电条件的电缆,兆欧表却显示出较高绝缘数值,提供了可以送电的错误信号,送电后电缆烧损,导致再次停电,会造成重大损失。
  刘传波开始分析研究,经过10个月的攻关,发明出国内首台低压电缆做交流耐压的试验装置,开创了抚顺地区运用高能量电容器组测试电缆高阻故障的先河。
  刘传波现场演示时,充满自信。他打开设备开关,选择耐压模式,按确认按钮,5分钟后,试验通过,修复好的电缆成功送电。目前,这台设备已应用实践30余次,节约资金300万元。
  2016年2月,刘传波又发明了带电作业绝缘服绝缘检测装置,成功解决了电力工人带电作业潜在的安全隐患。至此,刘传波成了公司赫赫有名、卓有贡献的“青年发明家”,抚顺国家电網的老工程师、老技师对他交口称赞,称其后生可畏!
  班长风波
  2015年,表现突出的刘传波被任命为班长。在电力系统当班长,必须得有两把刷子,否则,谁也不会买账。刘传波这个班是清一色的大学生,他们虽然对刘传波的技术有所耳闻,但打心里没瞧得起这个高中学历的班长。
  刘传波察觉了大家的态度,为了把这个班带出来,他出了个高招:成员轮流当班长。班长每天要分配工作任务,负责现场指挥。
  一次,轮到一个最不服气的高才生当班长,班上又恰好接到一个电缆抢修任务,这位当值班长现场指挥失当,抢修中迟迟找不到故障所在,急得满头大汗。不得已,他对刘传波说:“还是你来吧。”刘传波替班后,不到两分钟就把故障排除了。这些大学生看着他行云流水的抢修动作,无不咋舌。其中一位当即佩服地说:“其实咱们早该想到,传波要是没两下子,上边怎么可能派他来。”
  经过几次现场抢修实战,大学生们彻底服了。更意外的是,刘传波竟愿意将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大家这才意识到,刘传波不仅身怀绝技,格局也很高。至此,一个技术过硬、凝聚力极强的王牌班组出现了。
  2018年3月6日傍晚,配电运检室负责人接到驻抚部队雷锋团的求助电话,部队变电所到机关大楼的地埋电缆在3月5日发生故障,导致机关大楼停电,现在正靠自备发电机临时供电。刘传波立即带领班组成员赶到雷锋团。经检测发现,这是一条20多年前铺设的400多米长的低压电缆线路,老化严重,因无法承受增加的用电需求而烧损。经过4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刘传波找到了距地面两米多深的故障点,当晚就恢复了正常供电。刘传波出色完成了这次有着特殊意义的抢修任务,带领班组一战成名。
  2019年,刘传波被任命为高湾供电所所长,成为独当一面的公司中层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刘传波这一路走来,步步是鲜花,处处是掌声,各种光环,令人眩目。刘传波的成功,同龄人认为是幸运。他们哪里知道,刘传波能走到今天,凭的是对党对人民绝对忠诚的一个心眼儿。他一个心眼儿地扑在事业上,遇山开路,遇水架桥,青春而闪光,生命精彩。
其他文献
坚硬的钢铁在熔炉里锻造  火焰在我的眼里燃烧  这一方方铁水  流淌着一千摄氏度的理想  我站在熔炉旁边,立成一尊雕塑  扭动着按钮,只等钢铁熔化成型  每一次出铁,那红彤彤的铁块啊  宛如我闷在心中的血浆与心跳  只等胸膛敞开,一定喷涌而出  多少次的梦呓与想象  在我所见的钢铁上  灼热发红,扬眉吐气  我知道,我的梦躺在钢铁上  躺在祖國的建设中  那一块块闪亮的钢轨  在一片轰隆声中  带
期刊
帮人自救  彭女士32岁媒体人  【诉说】小玲与我是读者与编辑之间的关系。这年头,都是在虚拟世界里互动,像她这样找上门的,很少见。她27岁,高高瘦瘦的,精短的头发,长裙甩起长长的裙摆。坐在我面前,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我说近点儿说话听得清,她使劲摇头,叹了口气,讲起自己的事情。  高考落榜后,她消沉了很长时间,也不知从哪天起,她感觉自己身体有异味,走哪儿都敏感地觉得周围人有嫌弃目光。她越来越害怕外出
期刊
今年春节前,因搜集各地工会“留人过年”信息,关注了大连市中山区总工会的官微“中山区总工会新职工新生活”。  最初被吸引的,是他们节前推出的“留在中山过暖年,10+N项送祝福”系列活动预告,除夕慰问、云上联欢、晒年夜饭、才艺直播、景点打卡……真可谓留人动真格,温暖不重样。  期待之余,难免心生疑虑:大过年的,10多项活动能搞得过来吗?即便搞了,这么多实时性、互动性的信息,能在年味最浓的春节档及时推送
期刊
心比天高  ■摄影:星日  離别  ■摄影:柯然  汗水  ■摄影:黄恒日
期刊
26歲女孩杨某独自一人租房住。在浴室洗澡时反锁门,随后发现锁坏了打不开,被困浴室,手机不在身边。她奋力求教,敲击上下水管、大声呼救,坚持6个小时后,至少有两个人循声来到大门外询问。杨某求他们报警,他们却质疑——“洗澡为什么锁门”“怎么不带手机”“被困声音还那么大”。质疑之后,人就走了。  杨某只能继续求救,一天一夜过去,她困了趴在马桶上休息,缓过神就继续敲击,终于在被困28小时后,注意,是28小时
期刊
极地的对立面  北极冰川一天融化20亿吨冰,已经有大量的北极熊无家可归,他们虽然会游泳,但是也不可能一直待在水下。北极的中心本就是一块海洋,气温升高导致为数不多的浮冰也相继融化了,没有了浮冰北极熊就无法捕猎,长期不进食的北极熊已经瘦骨嶙峋了。据专家预测,若此现象得不到改观,北极熊在不久的将来会面临灭绝的命运。  向上倾斜  全球疫情和一些国家的经济限制竟然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消费者居家办公或
期刊
你嫌弃的养猪职业,年薪30万  “月工资本科2万+、硕士2.2万+、博士2.4万+”,是一家以集约化生猪养殖为核心业务的企业在校园招聘时,给清华、北大等众多名校毕业生开出的诱人薪资。若是以前,大学生养猪会被人们当作惊世骇俗的新闻,但现在打开各类招聘软件便会发现,“本科毕业”早已成为各大养猪相关企业的招聘条件之一。面对此等高薪诱惑,有人选择进猪场试试,有人选择在场外观望。你会愿意做个勤勤恳恳的“养猪
期刊
笺语 媒体人  在《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纷纷获得口碑和收视双赢的2020年,聚焦“职场+情场”的都市女性群像剧迎来井喷式增长。同类题材扎堆,怕就怕带给观众的不再是更多的精品,而是更多的垃圾。资本打着趁热捞一笔就跑的如意算盘,编剧干着东拼西凑照葫芦画瓢的缝纫加工,走上快餐路线的都市女性群像剧,其中大多数早已放弃了打磨细节的耐心和“草蛇灰线,伏脉于千里之外”的笔力,甚至放弃了作为电视剧的基本修养。
期刊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也促使美容成为近10年来发展最快速的行业之一,成为继买房、买车、旅游之后的第四大消费热点。比如80后孙艳,她每年花在美容上的费用就多达6万元。  最近,做过热玛吉、水光针的孙艳又对减重瘦身產生了兴趣,因受失恋影响,本就不算苗条的孙艳,半年内体重一下子飙升到152斤,修复好情伤后的她立马去美容院买了6个月的尊贵型减重瘦身课程,一次性刷卡就是10万元人民币。  “我才1.6米高,现
期刊
5月12日,护士节,这是为纪念近代护理事业奠基人、“提灯天使”南丁格尔设立,以她诞辰日命名的全球化、行业性节日。  有这样一群护士,她们每天穿梭在妇科“Ca”病房(Ca,癌症cancer的简写,即恶性肿瘤),跟各种化疗药物、放疗设备打交道,护理对象都是脱发甚至光头的女性。她们用专业知识、娴熟技能,以及爱心、耐心、责任心、同情心,捍卫和延续Ca病患的生命和尊严,追求着南丁格尔的幸福观——一个人若是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