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方法

来源 :电脑迷·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电子产品性能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尤其是接地性能,是电子通信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的重要保证,而接地技术除保证电子通信工程设备各项工作性能稳定性外,客观上保护设备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大大增强电磁设备兼容性能。本文以电子通信工程为切入点分析设备使用现状,就提出具体的抗干扰接地方法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技术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提高接地处理有效性。
  关键词: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电子通信工程技术蓬勃发展,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促使社会对于电子通信工程所研发的设备利用程度要求日趋严格,客观上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全面分析电子通信设备对社会进步及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影响[1]。同时,电子通信工程正常运行与电子通信设备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但是电子通信设备设计思路较为复杂且元件较为密集,轻微变化均存在影响电子通信工程运行的可能性。由此可见,电子通信工程设备必须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接地措施以达到保证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及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目标,进一步增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鉴于此,本文针对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有效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电子通信工程设备使用现状
  1.1抗干扰接地概述
  接地方式及接地技术是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及关键因素,换而言之设备地线不存在电压条件下可确保其设备处于安全状态,而实际情况下设备正常运转过程中信号源必须借助地线进行回流,促使地线受阻抗作用的影响出现电位差异[2]。一旦接地方式出现问题则存在出现地线电位差的可能性,对电路总体正常运转及工作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必须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接地方法促使电位成为等电位,保证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此外,电子通信工程系统较为复杂且产生干扰的诱发因素较多,而如何提高设备抗干扰接地质量,是技术人员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1.2设备使用现状
  现阶段我国电力体系中绝大多数设备正常运行电压为220伏特,一旦出现异常情况,例如:设备受其他原因影响出现漏电现象或常规操作时绝缘处理效果不佳等,促使人体与地面设备间形成流通电路,对于流通电流较小时人体存在出现麻感的可能性,对于流通电流超过10毫安则威胁操作人员生命健康安全[3]。由此可见,利用接地方法实现土地与设备壳体间相连接促使设备内电荷引入大地,充分发挥保护操作人员生命健康安全的作用。同时,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对于接地质量的要求较为严格,客观上要求与接地体相关参数及性能必须满足相关规范及标准。
  2.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方法
  2.1控制接地阻抗
  由于地线阻抗直接影响地线中各点电位,对于电路总体运行产生极其不利的干扰作用,客观上要求技术人员采取多点阶段性方法降低抗阻,不断增强设备抗干扰接地质量。从高频电路角度来看,其地线抗阻源于电阻及电感,尤其是电感是地线阻抗的主要影响因素,一旦地线被延长则电感内出现阻抗的可能性越大[4]。由此可见,技术人员结合高频电路的特殊性,尽可能采取多点接地方法控制导线总体长度,换而言之系统内所有接地点尽可能利用地线与地面相连接,选择铜片为地线材料削减电感值,促使地线阻抗不断下降。此外,着重强调所有导线必须保持合适距离,而低频电路中地线阻抗以电阻为主要影响因素。
  2.2消除地环干扰
  虽然多点接地方法可大大降低地线阻抗,但是存在引发地环路现象的可能性,而接地与电路元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布电容,一旦电流经过分布电容时则极易出现接地回路。假如电子通信工程设备交变电磁场较强且深受地环路结构特点的影响出现电磁感应,造成回路过程中出现感应电压。一旦磁场达到一定标准回路面積不断扩大则感应电压上升,对于电路及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为了消除地环路干扰,技术人员必须充分发挥电耦合器的作用及时切断电路内地环路电流,对于部分低频电路可选择平衡电路方法促使地环路电子设备干扰能力得到削弱。
  此外,由于接地点位置及数量直接决定地环路电子设备干扰能力,客观上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做好对接地点位置设计工作确保其数量分布合理性及科学性,便于准确定位提高抗干扰效果,并且有效隔离人地与信号源,尽可能消除地环路结构避免电位差所产生的负载不良影响。
  3 结语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子通信工程技术要求日趋标准,而电子通信接地设计涉及通信系统总体安全性及稳定性,促使电子通信工程设备干扰问题不断凸显。因此,相关技术人员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原则,加大对于设备抗干扰接地方法的重视程度,尽可能降低接地阻抗及系统下地环路消除低地环路干扰,分离电子通信设备中负载及其他地线,分别设置数字信号地线及模拟信号地线,进一步增强系统总体抗干扰能力,以达到消除数字信号对模拟信号产生干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班冰冰,王雪莲.对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设计探讨[J].中国高校科技,2017(S1):45-46.
  [2]陈庆忠.探析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方法[J].江西建材,2016(12):228.
  [3]徐健.浅析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方法[J].通讯世界,2016(09):43-44.
  [4]邓立科.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设计[J].硅谷,2014,7(08):153.
  作者简介:徐习俊(1965.8-)男,湖南湘潭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信息化\通信网络\自动化\智能化。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技校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情况,分析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原因,并且根据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计算机基础课兴趣阐述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希望相关教学人员以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技校生;计算机;基础课;兴趣  1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全面发展已经改变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作为职业院校技校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极强的引领作用,奠定了其未来技
针对低散热发动机存在的热负荷状况,分析了非稳态导热有限元计算的特点:运用经验公式求出了发动机燃烧室部件燃气侧的传热边界条件;运用有限元法对隔热部件进行了热强度分析
6月21日至23日,来自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广东、湖北、北京、四川、安徽及中国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等省市和科研单位、院校的84位首席科
期刊
从林州红旗渠河畔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起步,仅用了不到五年时间,天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一”)在摸爬滚打的成长路上,用速度与激情创造了约12亿元的合同额,其中市政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教育行业带来的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各大平台层出不穷,利用“微资源”的教育模式正在不断地在教育界出现.中职教育当前正在不断的推行教职信息化,因
大数据分析下的慕课与数字媒体技术不断改善着教学模式,其特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的思辨创新能力,现阶段教学模式创新的是对实践和创新的能力的培养。我们要认识到它的必要性并不断改进,在未来的教育体系中,不断发展慕课与数字媒体技术,以更好的教学面貌迎接新时代。
摘要: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互联网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我国进入全媒体时代,全媒体环境下,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教师为了迎接来自全媒体时代的挑战,都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做了调整,教学方法做了创新,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计算机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本文详细阐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概念、实践,分析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当前发展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