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文学》教学的思考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_me_the_m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文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语文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师生学习的难点。本文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教师在《幼儿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些分析,以“幼儿戏剧”教学实验为例,提出了一些教学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幼儿文学》 幼儿戏剧 教学实验
  《幼儿文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门文学课,也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设置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素养,培养他们一定的幼儿文学鉴赏能力和改编、创作能力,从而为将来从事幼教工作,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结构层次,要求在教学过程思考教学内容
  高职班的学生有过高中学习的经历,接触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和部分的文学理论知识。而《幼儿文学》课程内容因作品接受对象的特殊性,语言表达浅显,结构不复杂,一看就懂,一看就通,没有深邃的思想,让很多初次接触的学习者都觉得“小儿科”“不值一提”,更难以引起他们的思考。尤其是现代网络的普及,学生在网络上搜集知识与资料的能力不断加强,传统的教学内容更加不能吸引学生。因此,学生学得勉强,教师教得辛苦,教学的效果还不理想。所以,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特点,重组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间不足,要求对教学方式有调整
  如果课程教学时间充足,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组织学生进行多种活动的辅助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运用。例如擅长绘画的教师,可以结合绘本的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进行绘本的创编;擅长语言表达的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幼儿文学作品的表达。而现实是本课程教学时间普遍较短,《幼儿文学》一般开设一个学期,每周2课时,合计36课时的教学时间。针对庞杂的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以及高职学生相对涣散的学习状态,教师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赢得学生的“芳心”。
  二、教学实验的尝试
  以上两个问题使不少教师难以适应,学生的种种反应也常常让教师觉得沮丧。为了突破这个瓶颈,笔者找到国家教育部职教司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对《幼儿文学》课程的要求进行解读,并且尝试搜集了幼儿园一线教学中对《幼儿文学》知识点的使用,结合部分的保教知识与能力,吸收了同行许多关于幼儿文学教学成果,尝试着对《幼儿文学》的教学做些许的改变。
  笔者选取了“幼儿戏剧”作为教学内容,用两个不同的班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教学实验。《幼儿文学》教材中关于幼儿戏剧的呈现是:概念、特点分析、作品分类、作品欣赏。重点特征是戏剧冲突单纯而有趣,戏剧语言动作化、形象化……幼儿戏剧文学的鉴赏与创作只有掌握和遵循它的文体特征,才能学以致用。
  第一个班:传统教学
  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阅读课后作品《小熊请客》,结合作品谈幼儿戏剧的特点,然后再播放视频幼儿戏剧作品《小蝌蚪找妈妈》,让学生比较幼儿戏剧剧本与幼儿故事的区别,最后思考教学中应该组织孩子进行幼儿戏剧的学习。
  课堂上学生分组学习讨论,但是回答问题的时候却是照本宣科。学生表示,幼儿戏剧作品在《雷雨》《茶馆》等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瞄一眼,翻一翻,便一目了然了,实在没意思。
  第二个班:教学实验
  (一)利用学生的“功利心”进行引导
  学生普遍都有一个想法,就是希望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能立刻转化成作品呈现出来。例如进行手工制作,一堂手工课之后,学生就可以做出一朵精致的玫瑰花;一次舞蹈课之后,学生就可以练习一个优美的动作,因此学生对各种有成果性的、能够学有所成的学习非常感兴趣。而《幼儿文学》是一个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如何让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触摸得到的“作品”是笔者重点思考的。
  因此,本次教学实验展现了全国多所幼儿园进行幼儿戏剧表演的案例,并告知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前教育研究的深入,幼儿戏剧在全国越来越受到青睐,幼儿戏剧的知识学习也非常必要。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幼儿戏剧比赛”活动,强调“好的理论基础才能导演好的戏剧剧本,好的戏剧剧本才能排演出精彩的戏剧作品,精彩的戏剧作品可以帮助你冲刺奖项”。这样,学生就从心理上提起了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储备的知识进行对比学习
  1.呈现高中课文中的《雷雨》片段。学生对该作品只有内容上的记忆,呈现该作品使他们又回到高中的课堂,使他们回忆起高中所学的部分知识。但是因为时间相隔比较久和学生的表达问题,需要教师给出方向引导,并要总结板书。本部分学习时,因为突然拔高了作品的层次,学生们学习得尤为认真。
  2.利用对作品《雷雨》的回忆结果。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记忆、语言等方面),并结合幼儿文学的理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对比幼儿戏剧剧本《小蝌蚪找妈妈》和之前的《雷雨》作品,总结出它们的不同点与相同点。因为有了对《雷雨》的回顾,学生很快就在语言上、冲突上发现异同。这样就有效引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利用特征实时体验
  幼儿戏剧是充满了游戏性与表演性的课程。幼儿园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演员,幼师生在心里也应该有一颗游戏的种子,一颗艺术的心。因为在第二个环节,学生对《小蝌蚪找妈妈》的作品已经进行了阅读与分析,对各种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需要学生们按照幼儿戏剧的要求与特征将作品呈现给小观众。因为课堂的时间问题,也是进行分组分片段准备的。学生们根据人物描述,自己设計形象。由于学生有差异,各种形象设计与表现方式都不同,学生们互相提意见。最后请两组同学上前边来进行片段展示,并点评。
  (四)结合一线,补充问题
  在课堂的结尾,抛出了幼儿园里进行幼儿园戏剧排演遇到的几个问题,如“幼儿园要进行幼儿戏剧表演,所有家长都想要让自己的孩子参加,你怎么办?”将一线案例与戏剧教学理论作为补充与支持,让学生有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化体验。   (五)课后安排
  课后要求学生首先观看幼儿戏剧视频作品《小蝌蚪找妈妈》,直观感受剧本转化成舞台表演的形式;然后按要求修改学生剧本作业,并用该剧本编排作品参加幼儿戏剧表演的活动。
  相比而言,第二个班《幼儿戏剧》的教学明显比第一个班好,并且第二个班在后来的参赛结果中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这次大胆的尝试使笔者对《幼儿文学》的教学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本次教学实验尝试中,首先用幼儿戏剧作为教学实验的内容,利用学生原有的经验,用作品案例进行点拨,然后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结合作品展开“比较学习法”。初步体验作品之后,再通过鉴赏作品提升自己。最后将修改的作品转化成参赛作品。这种设计颠覆了传统的讲授、归纳、鉴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耳目一新,学习兴趣高涨,教学效果较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因为课堂设计环节较多,课时有限,将修改作品转化成参赛作品的过程缺少了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很多问题没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其次,各个教学环节紧紧相扣,尤其是第一环节的教学,是整个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础,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才能比较好地推动后面的教学环节。
  戏剧具有表演性与舞台性等特征,课堂教学便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职业学校对学生学习要“理实一体”的要求。但是在《幼儿文学》课程中能有效地将理论转化成实践活动的内容并不多,也并不一定能吸引学生。《幼儿文学》课程的“文学性”使实际教学会偏重理论知识,实践活动主要是在作品的创编上。教学中也发现,即使学生的层次提高了,学习了一定的幼儿文学理论,也难以创编出比较成功的作品,幼儿文学的“实”就没有了意义。因此,仅仅是作品文字上的创编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理论,结合作品,分析学生的特点,重组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参与性与游戏性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評价与认可,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水平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维群.《幼儿文学》“教什么”与“怎样教”[J]考试周刊,2012(11).
  [2]瞿亚红.对高等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09).
  [3]李莹,肖育林.学前儿童文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麻慧群,女,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幼儿文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巨变(组诗)  ——赞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老百姓穿的衣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题记  那盏昏黄的灯挂在窗前  我想起母亲在灯前穿针引线  昏花的两眼眯成一条缝  她要让每一道针脚密匝平展  穿着上百个补丁的衣裤  站在人前也不会扫了父母颜面  一样的颜色并不光鲜  一样的款式无须亮眼  一样的人均一丈五尺七寸布票  无论大人小孩身高身短  只要能穿上涤卡灯芯绒  那就能证
期刊
摘要:当研究西方的文学、宗教与历史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阅读并理解这样一种古典的文学创作形式“epic”,即涉及西方上古神话传说与诸神的故事,中文翻译为“史诗”。由于中文翻译的模糊性,导致许多西方文学的研究者误将“史诗”认定为文学形式的历史记载,因而忽略了其本身所应该具有的文学的“神话性”。本文试图对于这种误读性做出纠正与解释。  关键词:史诗 误读性 神话性  对于史诗当中宏大的场面与故事,我们总
期刊
摘要:汪曾祺小说《大淖记事》以平淡朴实、诗性浪漫的笔调记述了大淖之畔的爱情故事。其中刘号长对巧云的侵犯,以及后来锡匠帮的顶香请愿是小说中唯一的冲突点。作者在冲突中呈现两种不同的文化立场,并非停留在两者的矛盾对立,而是以民间视域观照民族的文化根源、生命力量,形成文化视角下的冲突叙事。  关键词:冲突 和解 民间立场 权力文明  一、权力结构中的刘号长  在汪曾祺的《鲍团长》中对鲍崇岳这个保安队长有着
期刊
摘要:2007年版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是话剧史上“票房与艺术成就双赢”的典型代表,本文对其舞台空间、配乐、台词、服饰搭配、思想内核几个方面进行解析,对艺术的商业化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话剧 《红玫瑰与白玫瑰》 双赢  田沁鑫导演的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在编剧罗大军的改编下,极大地丰富了张爱玲原著的结构,在华美的舞台上同时呈现 “两个振保四朵玫瑰”,精巧地刻画人物之间的关系与心理,表现张爱
期刊
《人民的名義》,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读之思虑万千,感慨不已。  刚正不阿、砥砺前行的侯亮平,洁身自好、作风硬朗的李达康,刚柔并济、勇于担当的沙瑞金……还有那些无名英雄,让人对他们的敬佩油然而生。可那些以权谋私的贪官也着实让人生恨,两面人生的赵德亮,见利忘义、同流合污的祁同伟,老谋深算、阳奉阴违的高育良,等等。在这正邪较量的同时,一块默默无闻的“老石头”——陈岩石的形象跃然纸上,如同筑起共和国大
期刊
摘要:马克?吐温蜚声于美国文坛,他以轻松诙谐却又不乏辛辣讽刺的文风,在增添文章趣味性、娱乐读者的同时,也辛辣地嘲讽了社会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在《致青年人的建议》一文中,他以貌似严肃的口吻给青年人提出了六条老生常谈的建议,初看言之凿凿,有理有据,但仔细挖掘,其真实意图却与表面所言截然相反。本文主要分析马克?吐温隐藏于其黑色幽默与讽刺背后的真实目的以及他对青年人真正的期望。  关键词:马克·吐温 讽刺
期刊
在美丽妖娆的柳州,总能收获很多让人出乎意料的惊喜,只要你用心品尝,用美观瞻。比如柳州三江的程阳八寨,就会有很多让人流连忘返的魅力,这里是画家思想的源泉,这里是摄影家创作的天堂。  程阳八寨位于广西柳州市三江县郊。这里还没有过多地商业化,所以还能看见更多原始的、质朴的民族风貌。在这里,只要你用心去收获,用心去品尝,总能硕果累累、惊喜连连。  三江县虽轄于柳州市,但是实则离桂林市要近一些,大概一百八十
期刊
摘要:电影《楚门的世界》是美国电视肥皂剧与真人秀两种电视节目类型的结合,把又臭又长的故事与观众猎奇窥探的心理融合在一起,以电影的叙述方式对电视进行了深深的黑色幽默式的讽刺,这种联姻方式在于创意取胜。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媒介文化的产生。  关键词:电视文化 角度 《楚门的世界》  由于都市大众获取信息和娱乐消遣的强烈需求,人们发明了一种媒介,即电视节目真人秀。而通过各国观众因楚门的生活状态变化而产生的
期刊
摘要:品牌设计是企业重要的表现形式,是一个企业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进行品牌设计时应多考虑企业、地域、人文等因素,从而进行相互融合,设计出一套企业文化品牌形象。现代品牌设计的视觉元素往往生搬硬套,表现雷同,缺乏一些企业独有的元素。本案例的趣味面包坊品牌设计,把可爱、小清新、现代化合理地融于其中,使现代时尚自然显现出来,将现代审美趣味和美食结合,增强了产品可识别性,是现代时尚的品牌设计。  关键词:品牌
期刊
摘要:综艺节目在国外有着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尤其是欧美地区,在电视节目制作上有着独特的创作模式和丰富的经验,造就了许多优秀综艺节目。尤其是获得34次艾美奖的《奥普拉脱口秀》更是凭借其创作的独特性在电视舞台上长存25年之久。  关键词:国外综艺节目 创作模式 《奥普拉脱口秀》  一、国外综艺节目的创作基础与创作模式  国外综艺节目的创作有着一套完善的体系。以欧美地区为例,他们的创作理念来源于电视市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