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bianhongyaog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总喜欢往外走,大人见了,就说:“莫走远,走远了会迷路。”
  孩子甚至连迷路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孩子说:“什么是迷路呀?”
  大人说:“迷路就是不认识回家的路。”
  孩子点点头。
  但没隔三分钟,孩子又东看看西看看,然后往外走。
  孩子隔壁住了个老人,老人见孩子往外走,也说:“莫走远,走远了会迷路。”
  孩子又点点头。
  也是没过三分钟,孩子又往外走,但几乎每次,大人都发现了,大人仍说:“莫走远,走远了会迷路。”
  孩子仍点头。
  一次孩子又往外走。
  这次大人没发现。
  开始,孩子还记着大人的话,不敢走远,但走着走着,就远了。真像大人说的那样,孩子后来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孩子到处走,想找到回家的路,但越走越远,孩子不知道家在哪里。
  孩子真的迷路了。
  像所有迷路的孩子一样,孩子坐在路边呜呜地哭起来。
  天黑后,孩子的大人才找到孩子,大人说:“跟你说走远了会迷路,这下信了吧。”
  大人又说:“下次莫乱走。”
  孩子点一点头。
  其实,不仅孩子喜欢往外走,孩子隔壁那个老人,也喜欢往外走。孩子自从那次迷路后,不敢往外走了,但他经常看见老人往外走。一次,孩子问老人:“爷爷去哪里?”
  老人说:“去玩。”
  孩子说:“爷爷可以带我出去吗?”
  老人说:“可以。”
  孩子就跟大人说:“我跟爷爷出去玩,可以吗?”
  大人说:“可以。”
  孩子就跟着老人出来了。
  孩子迷过路,孩子离家一远,还是有些害怕,孩子便走一步,看一下老人,又走一步,又再看一下老人。
  看到老人,孩子才放心。
  這次走了好远,但跟着老人,孩子没迷路。
  孩子后来经常跟老人出去,孩子这时不害怕了,他紧紧跟着老人,老人去哪里,他去哪里。有时候,孩子也会自己走远一些,但抬抬头,只要看到老人,孩子就不害怕,他知道,只要看着老人,就不会迷路。
  这天,孩子又跟老人出来了。像以往一样,老人去哪里,孩子跟着去哪里。后来,天不早了,老人还在外面走,孩子就问老人:“爷爷要去哪里呀?”
  老人说:“我也不知道去哪里。”
  孩子说:“爷爷回家吧。”
  老人说:“我也想回家,但不认识回家的路。”
  孩子很惊讶,孩子说:“爷爷迷路了?”
  老人说:“是迷路了。”
  孩子说:“爷爷怎么也会迷路呢?”
  老人说:“爷爷老了。”
  此后,孩子跟老人一直东走西串,但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后来老人累了,在路边坐下来。
  孩子也坐下来。
  这时天黑了。孩子害怕了,“呜——”哭起来。
其他文献
董海川1797年出生。杨露禅1799年出生,小董海川两岁。  杨露禅10岁左右进陈家沟,后被太极大师陈长兴收为徒弟。杨露禅聪慧过人,加上习练刻苦,尽得陈氏太极拳真传,江湖上称“杨无敌”。  董海川幼时嗜武成癖,与“名震河朔”的堂兄董宪周形影不离,学习八番拳,二人还常往来于雄县与文安之间,以武会友,切磋研习,博采众家之长。26岁那年,董海川告别家乡父老,云游天下,遍访各地高人、隐士、武林高手,常与人
期刊
释缘从紫云山断崖上摔下,醒来时,坡地上开满了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花正新鲜,紫色的花朵吸引了众多的野蜂,“嗡嗡嘤嘤”地乱飞舞。花好引蜂蛱,释缘抬了抬胳膊,蜂子不飞远,折个身又飞了回来。释缘脑子里一片空白,半天想了起来,为一株崖上的石斛失足了。  释缘看到了一双惊慌的眼睛,惊慌的眼睛好美丽,慌乱中的美丽是被诗意包围的。美丽的眼睛有些许惊喜:你醒啦!释缘动了动腿脚,释缘发现自己斜躺在一方柔软上,柔软是
期刊
老而不死为妖。晋哥把这话挂在嘴边当歌唱。晋哥还真是老了,时年九十八,翻过两道坎就一百岁了。  快一百岁的人了,喊哥不地道,但晋老人家执拗,喊爷喊伯喊叔,不理,连喊晋老也不同意,非得喊哥。晋哥,这一喊,九十八岁的老人有劲头,也拉近了距离。  八十五岁前,晋哥挂在嘴边的话是“老而不死是为妖”,到了九十岁省了一个字“老而不死为妖”,大同小异。也有区别,九十岁后晋哥实实在在把自己当妖了。  妖该有妖气,晋
期刊
清朝初年,我祖上出一奇人。  人称张半仙,行医于民间。行医,主要是为人家看“撞克”的怪病。撞克之病大多来源于“四大仙”。四大仙分别是狐黄柳白。狐是狐狸,黄是黄鼠狼,柳是蛇,白是刺猬。传说它们都有仙根,大概它们不甘于沦落于兽,一直想成“精”。不知为什么这四条腿的和没有腿的一直和我们这只有两条腿的人争闹。也许它们总也修炼不过人,就心生嫉恨吧。  张半仙者,往上倒(有张氏家谱为证),为我祖上三世祖。传说
期刊
毋庸置疑,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块疆域存放诗意,如何将这份诗意释放出来,可能会因人而异,甚至就仅是感受这份美好,永远地没有一个用来表达的存在。  世间有诗人,也有不寫诗的诗人。不写诗的诗人,心怀诗意,充实而可爱。  一些年里,我试图找到一种表达心中诗意的文体,写诗、写散文,但总是力不从心,不能将心中诗情完美地表达出来,偶尔染指微型小说,写作的过程和结果,让我突然感到这适合我。  生活中到处有诗意,诗
期刊
叶明之在那么一瞬间就彻底明白了,自己落入了魔掌,再也挣脱不了了。  果然,叶明之经受了十八般刑具,双腿齐刷刷地断了,昏死了过去,醒来时已在一间黑洞洞的牢房里了。  叶明之抬抬双手,钻心的疼袭来,一头的冷汗披麻样滚下。此时,他发现了一双眼睛,目不转睛地望着自己,充满了恐惧和慌乱。  叶明之强忍着疼,给这双眼睛递过去了一个淡淡的笑。  眼睛躲避了一下,闪烁在牢房门外的旮旯里。  叶明之第二次看见这双眼
期刊
二十年前,我头一次离家去浙江打工。  进厂没多久,工友们开始想家,就去附近的电话亭往家里打电话,我却一次也没打过。当时电话还不普及,想和爹娘通话得花好几天时间。电话打到乡里,乡文书捎信给村主任,村主任再通知家人约个时间来乡里接听电话,往返几十里山路很不方便。  爹娘身体又不好,都有慢性支气管炎,走不了多远就喘得直不起腰,已经十多年没去过乡里。老婆又有身孕……  即便想家,我也只能憋在心里,晚上一個
期刊
我是一个从来不会说谎的人。这一点,人们——不论是自小与我相识还是刚接触我不久——都深信不疑。也正是基于这项美德,我向来受人尊敬和信任。因此,那天下午他们把我塞进一辆面包车里,盘问我是否偷了一只翡翠手镯时,我的愤怒前所未有。  之所以没有破口大骂,只是因为他们人多——除了赵家两兄弟分坐在我左右,前面还有一个留寸头的司机、一个戴棒球帽的大黑脸。我与赵家兄弟儿时就是玩伴,前面两位则从未见过。  “抱歉了
期刊
我认识刘义在什么时候呢?大概在五年前,那时他还是一个大老板,在郑州经营一家出版公司,有老婆,一个女儿,平常走路办事都是西装革履、人模狗样。  我那时想出版第一本书,一个散文集,名气不大当然现在也不怎么样,后来七拐八拐地找到刘义,他很爽快地就同意了,问我出版多少本,要书号不?我说拿个书号吧,两千多本,甭管哪个出版商都行,刘义说没问题。后来我以极低的价格拿到书号,联系曾经的母校签名售书,很快就卖完,在
期刊
这是很多年前遇到的一件小事,我一直未能忘却。  那年初春,在香江市参加一个会,会期很长,中间休息一天,会议安排去游览市区的几个景点。那几个景点我以前都去过,而与香江市相邻的香海市却未曾去过,那里有着一座我一直很想去看看的文庙,于是便买了去香海市早去晚回的火车票。  早晨天还没亮,宾馆门口只停了一辆出租车,我就上了这辆出租车。司机师傅四十上下的年纪,很热情,也很爱说话。得知我是去香海市旅游,就告诉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