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的教学策略优化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q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高中语文教学应以加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主要教学方向,深化教学策略研究,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文化素养和精神理念等综合素养,选修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在教学活动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教学策略的优化调整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 选修课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4.042
  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意义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内容简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分为诗歌之部和散文之部两部分,每部分分为三个教学单元,诗歌之部中的单元主题分别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每个单元包括赏析示例一篇,从单元的欣赏主题角度对古文赏析方法和相关知识进行指导教学,自主赏析四篇、推荐作品五篇;散文之部中的单元主题分别为“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每个单元包含赏析示例一篇、自主赏析三篇、推荐作品两篇。其中编入了例如《长恨歌》《蜀相》《春江花月夜》《将进酒》《虞美人》等优秀的古代诗词代表作,例如《庖丁解牛》《阿房宫赋》《六国论》等优秀的古代散文代表作。
  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内涵分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对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内容的补充和拓展,主要选取了部分中国古代优秀的代表性诗歌和散文,从文学欣赏的各个角度对诗歌和散文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文学素养为主要方向,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方面,古诗词中优美隽永、简洁有力的词句,塑造出的传神、瑰丽的情境描写,可以让学生深入感受文字之美,提升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诗词和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和思想情感,志存高远的高洁情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代表,让学生体会其中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情感,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缺乏选择性
  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中,很多教师缺乏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性教学内涵的了解,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选择性,没有实现以学生学习需求为主的教学内容选择,没有实现学生和教师就选修内容的双向选择,仍然是教师按照自身经验和标准对教学内容选择授课。学生缺乏选择权,不能从自身的兴趣和需求出发进行教学内容选择。选修课缺乏选择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没有体现出以学生为主的新课改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应当以“欣赏”作为教学核心,以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审美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应当更注重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对语文知识的重复教学。在当前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中,一方面,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仍旧采用必修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针对课文的背诵、语法、文言翻译等语文知识点的重复性教学,缺乏对选修课的个性化教学目的的诠释,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学习需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培养没有起到效果。
  3.教学目标缺乏审美培养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让学生通过审美体验、方法学习、审美评价等教学掌握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精神塑造,应当是语文教学和审美教学并重的教学活動。但目前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向相对缺乏,没有对审美教学的主观意识或教学能力,没有对诗歌散文的结构美、语言美、情感美等的教学体现,缺乏对学生批判性思想和批判能力的审美教育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策略优化
  1.明确双向选择
  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师和学生之间关于教学内容的双向选择,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实现学生对文章、教学目标、教学方向等的教学内容选择,以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在对课程内容的充分理解下,对学生的选择进行合理的指导,要求学生在必修课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进行教学内容选择,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初步选择,然后由教师依照对课程的深入理解和对学生的充分认识进行合理的指导性选择。
  2.改良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对学生分析教学内容和目标价值,让学生了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例如对杜甫的《蜀相》教学来说,先设定教学目标为杜甫的生平精力,杜甫的思想情感内涵和转变过程,杜甫对后世的文学和思想的影响,《蜀相》的创作根基、时代背景和思想表达等,让学生组成小组自主查阅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学习和分析,并进行组内讨论,最后形成文字成果,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并对文章和作者形成充分的认识。
  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总结成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指出学生认识中的不足和错漏之处,并推荐相关的文学资料、评价性文章等,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多角度理解。
  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进行对文章内容的深入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结构、文字、内涵思想、创作原因等进行多角度辩证,一方面帮助学生学会文学欣赏的方法和角度,培养学生的文学知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方式,倡导多角度思考和辩证思想,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中的深刻内涵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怀。   最后,组织学生以文章为基础进行诵读、讨论、感想写作等活动,以自身对文章的欣賞和理解进行书面总结,题目可以设定为“从文字角度观《蜀相》”“《蜀相》的审美思考”“杜甫的思想内涵简述”等,全面深化学习质量,以写作促进阅读深入,实现读写结合提升的教学成果,全面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
  3.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多媒体教学的应用,通过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直观和深入,更好地与作者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同时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深化教学质量。例如在《春江花月夜》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播放《春江花月夜》的纪录片、朗诵视频、音频等进行欣赏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景交融的表达形式,同时让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分析其被称颂为“孤篇盖全唐”的原因,以及其“盖”不下去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多角度思考能力。例如在《六国论》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战国七雄的版图改变、吞并顺序等形成的视频对《六国论》的中心思想进行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参照现实资料可以讨论其“弊在赂秦”的中心思想是否正确,让学生学会深度赏析。
  4.深化审美教学
  首先,要注重语言美的审美教学,让学生学会品味诗歌散文的语言,从中体会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表达意境,例如杜甫的《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自”和“空”两字表达了作者的惆怅和感慨之情,而为何是这两个字,以及使用这两个字的好处,需要学生深入品味,感受其中的美。其次是对情感美的审美教学,让学生通过文章中的思想体会作者的内涵思想和表达欲望,从表象之中看本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对苏洵的《六国论》,作者通过对“六国破灭”的分析和描述,表现了其对南宋朝廷的昏庸无能的讽刺和悲哀心理,其中蕴含着作者深刻的忧国忧民之思想情感,如果缺乏了审美的深化教学,难以让学生对文章的深刻思想内涵进行理解和认识。通过对学生的审美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品位和审美思想,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中的核心内容。
  5.拓展整本阅读
  新课标对选修课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要求拓宽学生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丰富内心感情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同时要求学生积极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歌、散文作品,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整本阅读教学方法是古代传统文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对当前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整本阅读是提升语文课程文化价值的重要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教师首先要对相关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书本选择的讨论,以课本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整本阅读对象;其次,由学生进行对书本的初步阅读,掌握整本书的大致内容和思想,然后对书中的形象、结构、写作手法、思想内涵等进行指导性的理解和分析,最后学生对整本书实现深度阅读,形成自身的理解和感悟;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进行相关的总结和文字成果形成,让学生以自身对文字和思想情感的体会形成对古诗文的美学表达,全面促进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进行指导性的选题方向、写作方法和成果总结的方法指导,让学生通过整本阅读将对文学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深入感受文学之美,感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结合,并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基础,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融合。
  6.完善评价方法
  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评价方法提倡出多元化评价,语文的评价应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主要评价学生的能力提高过程,要全面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差异和表现差异,以促进学生能力提升为主要目的,实现以评价促提升的评价目标。
  首先,可以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进行。实现学习小组之内的组员互相评价、小组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以课时内的学习表现、观点质量、提升效果为主要内容,进行学生之间的主观评价,教师不能进行过多的参与,最后的评分结果以平均分展示,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并分析学生和学习小组的进步之处和不足之处,以此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这种评价方法更加公平、公开、公正,有利于整体的学习氛围的提升,也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其次,要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终结性评价往往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因素,而考试成绩收到了多方面的因素影响,难以全面的体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需要将过程性评价融入最终评价之中,以合适的比例进行最后的评价总结。例如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的即时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单元测试评价和最终的考试成绩评价进行统一的评价,明确学生的全方面学习效果、态度和知识掌握程度以及能力提升程度,实现最终的全面性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清晰学生的学习方向,帮助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在高中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过程中,通过明确师生的双向选择,实现创新教学方法,深化审美教学、拓展整本阅读、完善评价方法等教学策略优化,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从而为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珍《“少教多学”理念下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探究——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33期。
  [2] 陈晓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教学策略研究》,《五邑大学》2018年。
  [3] 王敏、井冠华《学生自主选择重构选修教材——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为例》,《语文教学之友》2016年第12期。
  [4] 卜慧《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教学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5] 林滢《电子白板妙引诗歌鉴赏——以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林区教学》2019年第2期。
  [6] 于贵红《古诗词读写一体“三部曲”——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为例》,《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年第2期。
  (谭咏佳,1991生,女,汉族,湖南衡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年真性腹主动脉瘤(abd0aoritc aorticaneurysm,AAA)附壁血栓的生长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老年AAA的防治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择5l例患者作为本组的研究对象
会议
摘 要: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现代化教学的改革,丰富了教学方式的选择。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活动,使之呈现出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教学 多媒体技术 教学模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4.040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初中教学工作质量,改变了教学工作中应用的各种模式,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新闻报道的第一生命线就是真实性,客观公正真实的报道一定是立场不偏不倚,报道全面准确的。但在新闻宣传报道中,有的新闻工作者总是喜欢拉权威、扯群众、伪命题,让新闻作品满是逻
大化公司工业生产中粉尘危害状况的调查大连化学工业公司环境监测中心方艳春作者对大化公司42个监测点进行长期监测,以1995年结果为例,合格点占84.3%,超标点占15.7%。造成不合格点的原因是:①防尘
在小学教育阶段,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与日常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农村小学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面临着一些困境。这些班主任班级管理
我国在面点制作技术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精湛的制作技艺。在面点制作中,主要原料就是粮食,另外还包括了各种肉类、水果、蔬菜等予以配合,其中还包括了各种辅料,比如油、盐、糖
  文章通过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6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淋巴瘤患者的声像图及临床资料。研究了淋巴瘤的声像图特征,探讨了淋巴瘤声像图特点与其恶性程度的关系。研究结果
  文章介绍了一例27岁,男性患者,因体检发现颈部肿块,行左锁骨上肿物切除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粘液性神经鞘瘤。通过对其手术前后的超声波及增强CT进行分析,总结出将超声心
区域游戏是幼儿高频率参与的活动,也是培养幼儿坚持性的重要契机,教师不仅可在区域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坚持性的培养,还可在幼儿园课程五大领域以及日常生活中渗透“幼儿坚持性”的
  本研究应用腹腔镜超声(LUS)协助完成18例泌尿外科手术,并探讨了其在泌尿外科初步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超声有助于术中指导手术步骤及提供准确信息,腹腔镜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