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后顽固性神经性疼痛17例报道

来源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um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后顽固性神经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细胞学治疗后获得疗效的脊髓损伤合并顽固性神经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2004年11月~2007年11月间的17例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2例,年龄18-68岁,平均40.4岁。受伤6-312个月,平均105.9个月,受伤原因包括车祸、坠落、放射性损伤、机器挤压伤、枪伤、跳水。疼痛持续时间6-309个月,平均102.2个月。嗅球嗅鞘细胞胰蛋白酶消化成单细胞后培养12~14d。细胞移植到损伤段的上下两端。疼痛评价使用国际神经修复学会脊髓
其他文献
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用于假肢性能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接受腔/残肢界面应力测试,接受腔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有限元分析在假肢研究中的应崩,假肢三维刚体动力学模型的应用,假肢步态分析、
康复治疗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临床课程设置尚需进一步探讨。本文采取针对学生调查问卷的形式总结了既往的诊断学教学经验,用于教学工作指导。
目的探讨拇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2例手指指腹缺损行拇趾腓侧皮瓣修复患者进行总结。结果 12例皮瓣均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皮瓣外形满意,皮肤有出汗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冷冻(SCN)后行为学变化以及脊髓环氧化酶-1(COX-1)的表达。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n=6),假手术组(S组,n=33)和冷冻手术组(C组,n=33),在制模前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 9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性瘫痪患儿按就诊时间、性别分为观察组(针刺加综合康复治疗)和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
神经电刺激是治疗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一种常用技术。本文综述这种治疗方法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目的研究山茱萸有效成分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IL-1β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min,再灌注72h。以秋水仙碱为阳性对照药,采
目前,利用肠来源组织重建尿路的方法的需求重新激发人们对包括膀胱再生等研究的兴趣。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是一种无细胞、非免疫源性、可生物降解、
目的观察不同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神经丝蛋白(NF)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25只,电凝法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后随机分为独居组(n=30,独居于标准笼),
目的探讨对于不同部位心肌梗死,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判断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及心脏整体收缩功能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二维超声记录左室长轴和短轴切面高帧频图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