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素质检测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uwe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150分,分数:1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
  1.根据拼音,写出规范的汉字。(2分)
  ①jiàn     壯 ②和ǎi
  ③人jì     罕至 ④qiān     连不断
  2.下面这段话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并填入下面的横线处,然后予以改正。
  (4分)
  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陪养品德。不能淡薄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性情浮燥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会随着时光慢慢逝去,意志会随着岁月渐渐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供献。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各地应该重视人才,让人才迸发出创新的活力,让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B.听闻你家犬子在全国作文竞赛中发挥出色,获得大奖,我们特来表示祝贺。
  C.科学家袁隆平长期深入水稻生产实践,持
  之以恒地进行科学研究,这种敬业奉献精神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
  D.专家称中国可燃冰开采成功的消息将在全世界引起爆炸波,果不其然,这几天,整个世界炸开了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为防止地球环境不恶化,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B.我们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不只是爱的抚慰,往往还有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态度。
  C.学校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D.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被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
  攫取。
  ⑤人类弄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商品。
  A.②④①⑤③ B.②⑤④③①
  C.④③②①⑤ D.④⑤①③②
  6.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补出下联。(2分)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
  7.名著阅读。(6分)
  (1)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请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2分)
  
  
  (2)有人说,《朝花夕拾》中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请根据与图片相关的文章,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4分)
  
  
  8.下列有关“路”的俗谚,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乡下的路是随意铺就的,“天无绝人之路”,那条任意铺下的路就变成巷子,弯弯曲曲的,尽头依旧是水田和菜圃。
  B.他凭借着多年登山的经验,判断此时山间浓雾大起,必须采取“山不转路转”的措施。
  C.做事不要太钻牛角尖,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稍加变通,一定可以成功。
  D.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向地方质量监督部门及时报告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信息,不得“大路无边,各走一边”,隐藏或虚报其生产的食品危害人体健康的事实。
  9.综合性学习。(6分)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可如今,它却蒙受着前所未有的毁坏。自然毁坏和人为毁坏,使长城目前正受着双重煎熬,保护长城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1)请分别写出一个关于长城的谚语和民间故事名。(2分)
  
  
  
  
  (2)2017年9月,一组名为“八达岭长城遭刻字,有大量英文”的照片在微博上流传,引发网友热议。“到此一游”现象频频发生,除了一些人缺乏社会公德和文明素质外,更在于法律意识的淡薄。事实上,刻划涂污国家文物古迹者可拘留,这是对《文物保护法》的一种重申。《文物保护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十六条规定:“刻划、涂污或者损坏文物尚不严重的……由公安机关或者文物所在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由此可见,一些中外游客故意在长城上刻字涂鸦,已经违反了《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必须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针对这种现象,你是怎么想的呢?如果让你提一些保护措施,你会怎么做?(4分)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4分)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 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0.前两句中,诗人“寻常见”“几度闻”,见闻的是谁?见闻的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场景?(2分)
  
  
  11.后兩句中,“落花”二字耐人寻味,请就此说说其表现内涵。(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4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 ~~~;金叵罗~~~ ~~~,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儿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12.选段中,画线句的传神描写主要表现了什么?(2分)
  
  13.“书没有读成,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一句有丰富的言外之意,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7分)
  
  晋文公出,适欲伐卫,公子锄仰天而笑。公曰:“奚①笑?”曰:“巨笑邻之人有送其妻适私家②者,道见桑妇,悦而与言。然顾视其妻,亦有招之者矣。臣窃笑此也。”公悟其言,乃止。引师而返。未至都,而秦伐其北鄙③矣。
  [注]①奚,为什么;②私家,这里指娘家;③鄙,这里指边境。
  14.解释文中的加点词语。(2分)
  
  
  15.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2分)
  
  
  16.请给本文拟一个小标题。(1分)
  
  
  
  17.晋文公从公子锄的话语中听出了什么内含?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7分)
  枯萎的蒲公英
  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下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株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A.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地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它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深沉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找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多吃点。”
  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用曾经丰腴饱满至今却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B.风,不时地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是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渐渐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却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株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相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里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作者叶子,选自《海燕》2015年第9期,有删改)
  18.文章第二段的描写突出了蒲公英的什么特点?(4分)
  
  
  19.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请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会“疼”。(4分)
  
  
  20.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6分)
  
  
  
  21.试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所起的作用。
  (3分)
  
  
  三、作文(60分)
  22.这段时间以来,小区里不少人遛狗时不牵拉,导致有人被咬伤。请你写一段文字,从狗咬人说起,倡议大家文明豢养各种宠物。要求:(1)语言精练得体;(2)理由充分,有号召力;(3)200字左右。(10分)
  
  
  
  
  
  23.人的一生中,总有些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尽管结果会令我们受伤,但无论如何,生活仍在继续。唯有勇敢地面对和接受现实,才能沐浴风雨后的阳光。
  请以“面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题目自拟,角度自定;(2)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50分)
其他文献
亲爱的孩子:  对于你的出生,我是既惊喜又期待,我暂且叫你小一吧。无论你是男孩还是女孩,我都会对你珍爱有加,把你教育成比我还厉害的人。既然要做厉害的人,首先要会做人。  做人,讲究仁、义、礼、智、信全面发展。“仁”,就是为人要善良宽容,无论自己内心多么烦躁,都要给予别人最甜美的微笑,女儿,爱微笑的女孩最美啦!“义”,就是做事讲义气,儿子,听好,懂得义气的男人最潇洒!更何况你还是一个东北汉子,更要直
期刊
【就医作文】  与书一起走过的日子  我生平的最大爱好,就是阅读。  儿时的我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女汉子”。在家里,每一个“高峰”无一不被我“征服”过。在外面,也是领着一群小伙伴到处“耀武扬威”。如果哪一天我在一旁静静地坐着,必然会有人问:“哎?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再后来,我步入了阅读的殿堂。当其他小伙伴还是一如既往地玩耍时,我已经沉浸在阅读的世界中,不能自拔了。徜徉在文学的世界中
期刊
“讲好大人和小孩都听得懂的故事”一直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最强大的武器。电影《寻梦环游记》讲述了梦想成为音乐家的小男孩米格在“阴阳两界”的经历,揭示了“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的主题。电影中的各种意象都有着温暖的色调:“蠢萌”的墨西哥无毛犬但丁,华丽的花瓣桥,人物夸张的动作,连以往恐怖的亡灵都变得滑稽可爱。《寻梦环游记》的重点在于“爱”与“欢乐”,对当下的许多人来说,可谓既暖心又动心。  媒体热
期刊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诗仙李白的这首《清平调》,用精妙的词语将杨贵妃服饰华丽、气质高贵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堪称虚实结合的典范,自古以来,总能带给人们无限启示。  虚实结合,是写人绘景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那么,什么是虚?什么是实呢?尽管虚实的概念比较复杂,但从中学生的写作实际来看,可遵循以下原则:眼见为实,联想、想象为虚;现实生活为实,回忆、幻境为虚;
期刊
【左读名家经典】  致儿子的信  儿子: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我们太小了,但我们不甘于小,我们要超过地球,所以你出发了。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远行。为了这一天,我们都用了十八年的时间做准备;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远行,有了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远。  我没有到过费城,但可以想象,那边的月亮不会比杭州的大或者小;那边的楼房也一定是钢筋水泥的;那边的
期刊
总评  这是一篇想象力很丰富的作文,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让书里的人物走进了现实世界,比较了现实世界与童话世界的不同。从最初看到谎言的难过痛心,再到第二次看到路人摔倒在地时的冷漠,这正是“这个世界”给男孩带来的改变,也是需要所有看故事的人反思的事情。  习作围绕《皇帝的新裝》这一被大家熟知的故事,联系“这个世界”四个字,对耳熟能详的童话进行了二次创造,富有一定的新意,也让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现实意义。 
期刊
微笑是暖人的春风,消融了穿越一季的千里冰封;微笑是灿烂的阳光,驱散了笼罩人心的乌云阴霾;微笑是绽放的花蕾,芬芳了缤纷世界的每个角落……  【微笑给人力量】  那些微笑,你还记得吗  考场上,小伙子把教科书随意放在了脚下。答题过半,被监考老师发现,视其为夹带课本,于是,此科被记为零分。小伙子感到万分委屈:“怎么可以?我不是故意的,我没看。”但一切都是徒劳,纪律就是纪律,不能打破。  中午回来,小伙子
期刊
在读《哈利·波特》前,我是不爱且不会读书的。  以前读书时,我只是浏览一遍全书的内容,记住的也只是一些特别精彩的情节,却从未进行过任何思考,看完后,就放在书柜里当个摆设。还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我曾看过一篇散文——英国女作家尤安·艾肯的《走遍天下书为侣》,文中有一句話,我是极其不理解的。“你总可以在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那时候,我不以为然,且打从心底不赞同这句话。  直到我读了《哈利
期刊
飘窗的一角,摆放着一只小纸船。每当看见它,我就会想起多年前发生的那件事……  他是我小学四年级时的同桌,我们常常互帮互助,一直相处得很融洽。那天,最后一节课是手工课,老师再三强调要带剪刀、双面胶和卡纸,没带就要接受惩罚,可他偏偏忘了带。我想借给他,但这些工具我只有一份。我只得把自己的工具放在两个桌子的中间,希望能浑水摸鱼。没想到,还是被老师发现了,她大声质问我俩是谁没带工具。他是班里的“先进分子”
期刊
1.人生像一个装满各色调料的五味瓶,有收到礼物的甜,有受到批评的辣,也有被人冤枉的苦……走在成长的沙滩上,一路会留下许多金黄色的脚印,这些脚印定能深深地印在你的生命长河中,无论前方有多少巨石、险滩,都抵挡不住你前进的步伐……  请以“ 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写出真情实感;(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