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下段骨折

来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在胫骨下段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透视下复位及交锁髓内钉闭合穿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不稳定骨折17例,其中闭合骨折11例,开放骨折6例。开放骨折中Ⅰ型3例,Ⅱ型2例,ⅢA型1例。结果:17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3个月(6~19个月),最终结果评分采用Johner-Wruh评分标准,结果优14例,良2例,差1例,无1例感染,无断钉和骨不连。结论:对于胫骨下段不稳定骨折的治疗,闭合交锁髓内钉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分析了32例脊椎管内脑脊膜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特点。方法:从1990~1999年收治32例椎管内脊膜瘤,颈段9例,胸段21例,颈胸段2例。结果:31例得到完整切除,1例大部切除。随访半年~8
目的:了解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在椎间盘退变、突出过程中是否有表达。方法:采用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钻孔减压术中所得椎间盘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BMP免疫组化和分子原位杂交研究
从1988~1998年,我们对8例较规范外伤性小腿截肢患者术后2周采用相应的物理治疗,平均20d后穿戴临时假肢,进行步态功能训练,34d后穿戴永久性假肢进行正常人的普通运动,残肢无并
Killian在1854年首先使用脊椎滑脱(Spondylolisthesis)一词,并将其定义为“一个椎 体在相邻的下一个椎体之上向前或向后滑脱”,其常见的病因是椎弓不连或称峡部裂,最常 见的部位
目的:观察髓内扩张自锁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7~60岁,均为闭合性骨骨折,采用有限开放小切口复位的方法将骨折复位和置人髓内钉,对粉碎性
目的:分析黄韧带骨化与HLA-DQA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法对30例OLF患者,51例正常对照进行HLA-DQA1等位基因的基因的分型。结果:HLA-DQA1*
目的:为了研究本法的实用性,在组织学和定量方面评价巴斯德处理小白鼠坐骨神经后的神经溃变和再生.方法:将Wistar糸雄性小白鼠左侧坐骨神经10mm的长度,进行60℃,30min的巴斯
2009年10月16—23日,11月8—14日,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会同太湖流域管理局相继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平湖塘延伸拓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太嘉河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