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引领下的单元内容整合策略

来源 :辽宁教育·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1392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工具性是指,英语在一定的情境下为人类的沟通和交流而服务;就人文性而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英语传达出的人文价值。在语境中引导学生学习英语是教师最常用的方法。教师在单元为整体的背景下,以主题语境为导向进行内容整合,坚持主题语境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对单元内容学习产生整体感,帮助其有效建构语言知识体系。
  一、主题引领下单元内容整合的背景
  现代外语教学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要求语言学习活动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以致用。主题为学生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其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其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以及语言学习的成效。主题语境的创设以教材为依据,教材内容由多个单元或模块组成,每个单元又包括数个学习板块,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但各个学习板块之间的整体性不强。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要紧扣单元主题语境,将各个学习板块自然衔接,化零散为整体,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建构系统且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探究英语语言背后的人文价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达成育人目标,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二、主题引领下单元内容整合的策略
  基于主题的整体式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主题语境为依托,语篇为基础,问题为導向,教学目标为落脚点,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为手段;还要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在主题语境中高效利用语篇,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语言知识、文化知识,掌握语言技能,培养学习策略,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一)基于主题的语篇解读
  语篇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是主题、内容及人文价值在情境中的具体化、形象化,它以一定的逻辑结构和文体结构呈现出来。教师对单元语篇的解读决定着教学设计的成效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合理创设学习活动的前提,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所在。语篇的解读应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解读语篇主题。主题是语篇的中心思想,是作者写作意图的具体呈现,也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教师可以通过单元标题、文章插图来把握主题,明确作者写作意图。以Module7Unit1He can’t see.一课为例,文中的三张插图分别呈现了盲人看不见、聋人听不到、消防员不能找到火灾中的人们,结合标题中的“can't”,语篇的主题就是要表达“能力的不足”。
  第二,解读语篇内容。语篇内容包括语篇的基本结构(如对话、短文、书信)和围绕主题组织起来的基本信息(如故事中的人物、时间、地点、情节等)。Module7Unit1He can’t see.一文讲述了Sam,Amy,Lingling一起看电视,电视正在播放狗帮助盲人、聋人及帮助消防员救人的事例;看完节目后,Sam问Ms.Smart家里可不可以养狗,Ms.Smart遗憾地说不可以,并给大家端来了晚餐——热狗,Lingling听到这个名字吓了一跳,Sam告诉她热狗只不过是香肠和面包,于是大家都笑了起来的故事。语篇以对话的形式呈现,文章结构分为“Sam,Amy,Lingling观看关于狗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介绍狗帮助人”“Sam,Amy,Lingling的晚餐是热狗”这三部分。教师在解读语篇内容的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用这样的文体结构来表达、论述的深层次原因。
  第三,解读语篇人文价值。作者通过文本所传递出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集中体现。教师应挖掘语篇的人文价值,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Module7Unit1He can’t see.一文中,语篇传递出了狗可以在许多方面帮助人类,我们要爱护狗和其他动物,要学会与动物及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人文价值。
  (二)基于主题的问题设计
  教师可以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学生自主建构知识,通过分析、概括、想象、推理、归纳等方法来培养自身的思维品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围绕主题提出由逻辑性到批判性再到创新性思维的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问题链,应包括基于语篇了解情况的信息性问题,如:when,where,who,what;通过理解语篇内容而推理判断的理解性问题;揣摩文章深层含义而得出的分析性问题;基于学生能够运用到以后阅读或写作中的应用性问题;基于学生自己观点、看法、感受等的评价性问题和引发学生思考的创造性问题。
  以Module7Unit1He can’t see.一文为例,笔者将课堂问题设计为信息性问题:What does the presenter think of dogs?理解性问题:Do people like dogs?分析性问题:How can dogs help the firefighters?应用性问题: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 man?创造性问题:Do you know which animals can help people?此外,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学习价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三)基于主题的内容整合
  在三年级起点的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中,每个模块具有一个主题,但同一主题下每个单元的话题却不相同。因此,在内容整合时教师应挖掘内在关联,将相对独立的单元串联成统一的整体,使各课时的语篇互相关联,体现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师可在解读语篇的基础上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关键因素。Module3Unit1 Where did you go?一文讲述了Lingling周末的活动;Unit2 Daming took a photo of his father.一文讲述了Daming周末去长城游玩。单元话题虽不相同,但都围绕 “weekend activities”这一主题。因此,教师应抓住“weekend activities”这一主线,将Daming和Lingling的周末活动衔接起来,进而形成一个整体。
  三、主题引领下单元内容整合的建议
  (一)教师充分了解学生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围绕主题展开;教师设定单元教学目标时,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没有基于学生认知情况下的教学活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就不会高,即使情境创设得再新颖,语篇解读得再深刻,问题设计得再合理,也都是纸上谈兵,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无法落实。
  (二)情境贴近生活实际
  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英语,他们离开英语课堂,使用英语的机会并不多。因此,教师在创设情景展开教学活动时,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做到话题源于生活,用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感受到课堂内容与自己有关,这样的课堂才会有实效。
  总之,英语的学习不应是分散、无序的,应围绕一定的主题情境展开,它是一种系统化、逻辑化的整体式学习活动。学生在系统的语篇中学习语言文化知识,在具体的主题情境中体会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孙丽英)
其他文献
摘要:统编语文教材已全面投入使用,教师在使用统编中学语文教材时,应依托统编中学语文教材特点及创新之处,从注重立德树人理念,落实“三位一體”阅读体系,加大对语文综合性、实践性考核力度等三个方面展开思考,积极探讨中考语文命题的走向及特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关键词:立德树人;“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综合性;实践性  统编教材的突出特点及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双线组织单元,强化语文学习
期刊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到学生的“向上”思想和行为;应谨循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原则,做到适可而止,于有违之处“止步”;应将“正”的思想贯穿教与学的始终,将教育和做学问无缝对接,最终达到“正道”。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起乎“上”;行乎“止”;终乎“正”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科教学的目标。然而,较多英语教师却认为引导学生广泛涉猎英语书是培养其核心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脚步和体育阳光课堂的改革,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体育课堂教学中已成为新时代的需要。信息技术在高中“三级跳远”优质示范课准备部分、指导部分、结束部分的成功运用证明,这种依托课堂实践探究的合理而高效的现代化教育形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课后总结反思,能为促进中学体育阳光课堂改革和推进体育教学信息化的普及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
期刊
摘要:面对新冠肺炎肆虐,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基于《道德与法治》教材,把疫情期间出现的诸多事件与教材内容相联系,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具体教育实践中,教师应挖掘有效的教材内容,突显学科的育人价值。具体包括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情感抚慰,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法律意识,引导学生体会中国担当,开阔国际视野。  关键词:疫情;道德与法治;教材;育人契机  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国,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的
期刊
摘要:地理是一门具有生活性且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学科,教学地理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和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协调和融合入手,引导学生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以“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湿地的意义,构建人地协调观;要强化学科交流,呈现科学知识;要联系实际,让学生了解身边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期刊
摘要:新旧课程过渡时期的高中历史教学及高考备考面临着颇为复杂的形势,需要一线教师科学应对。高考试题对于引领教学具有无可替代的导向功能,以历年高考部分主观题为例,分析其命题立意、考查角度、知识依托、价值取向等,能够明确新旧过渡期内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方向和高考备考策略,以便指导教学实践。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为加强史学阅读,厚积史学素养;研究课程新意,明晰命题趋向;立足新旧衔接,确立适切主题。  关键词
期刊
近日,笔者有幸聆听了学科带头人袁瑛瑛老师执教的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一课。袁老师富有情趣的教学语言、亲切自然的教学姿态,令人如沐春风。整节课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听者掌声不断。《动物儿歌》是一篇集中识字的课文,巧妙地介绍了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内容简单,富有童趣。教学中,袁老师以“识字写字”为重点,紧扣“喜欢识字,习得识字方法”这一核心目标,先创设了参加“动物王国展示会”这一情境,符合学生的
期刊
2020年春季,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各学校延期开学。随后,教育部要求各学校开展“停课不停学”的工作,全国各地掀起了在线教学的浪潮。在线教学与线下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异,面对隔空相望的学生、还不熟悉的网络平台及复杂新奇的录播软件,大多数一线教师毫无经验可循。在线教学要想取得好效果,教师需在课前精心准备,做足功课。如何有效备课就成为教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阐述在线教学备课的策略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前提和保证。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的习得,更要重视学生思维的激活、引导和提升。教师要善于用任务来驱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要开放课堂,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要适度抽象,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好的数学课,因为有了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而变得生动有趣;因为推动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更有价值。数学教学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开拓其思维空
期刊
摘要: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在推广和使用过程中,一线教师遇到了“一多一难”的困惑。解决此困惑需要依托一线调研和区域合作,从个体到团队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整合,从而建构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删繁就简,化零为整,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入历史学习的新常态;需要建构学生的学科知识网络,辅助学生将历史学科的人文情感与自身的兴趣爱好有机结合;建构历史学科教学的生态环境,整合教师资源,在合作中彰显教师的核心竞争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