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数学复习课的高效性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s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复习,面广量大,不少考生感到既畏惧,又无从下手。如何提高高三数学后期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的体会,提出四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以纲为纲,明晰考试要求。
  所谓“綱”,主要指《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简单地说,《考试说明》就是对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3个问题的具体规定和解说。《教学大纲》则是编写教科书和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研究《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既要关心《考试说明》中调整的内容,又要重视近年数学5种版本《考试说明》的比较。我们可以结合上一年的高考数学评价报告,对《考试说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从而发现命题的变化规律。
  今年,全国有的省份用的是新教材,有的省份用的是旧教材,高考命题肯定要兼顾二者。因此,对新旧教材中都有的内容和交叉的内容要多加注意。2002年数学高考的《评价报告》指出:“今后的教学和复习中首先要扎实学好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注意各部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理清脉络,抓住知识主干,构建知识网络。在总复习中要充分重视主干知识的支撑作用。”“2002年秋季,全国就读普通高中的新生已全部使用数学新课程教材。今后数学命题应该更加关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进程,了解使用新课程考生的实际情况;吸收新课程中的新思想、新理念,使高考数学科考查更加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要想把好方向,就必须吃透《考试说明》,才能少做无用功。
  二、以本为本,把握通性、通法。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处处长任子朝所说:“不能借口能力考查和理论联系实际而弱化、淡化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有的知识点看起来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过,但它属于“一捅就破”的情况,出现的可能也是有的。“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就是说高考最重视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和相关的知识。例如,将直线方程代入圆锥曲线方程,整理成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根的判别式、求根方式、韦达定理、两点间距离公式等可以编制出很多精彩的试题。这些问题考查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也体现了考试中心提出的“应更多地从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设计题目,从学科的整体意义、思想含义上考虑问题”的思想。尽管剩下的复习时间已经不多,但我们仍然要注意回归课本。只有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构建数学的知识网络,以不变应万变。在求活、求新、求变的命题思想的指导下,高考数学试题虽然不可能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也不会考查课本上的原题,但对高考试卷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不少高考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型、改造及综合。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复习才有实效。
  三、以“错”纠错,查漏补缺。
  这里说的“错”,是指把平时作业中的错误收集起来。高三复习,各类试题要做几十套,甚至上百套。有人把试卷看成是一张一张的网,每次考试都相当于在捕鱼。如果发现有鱼从鱼网上漏掉,就要及时修好鱼网,下次捕鱼时才不至于有鱼再从这个洞里漏掉。学习知识也是这样。有的同学做题只注重数量不重视质量,做过之后不问对错就放到一边。这种做法很不科学。做题的目的是培养能力,是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的有效途径。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多数有用的经验都是从错误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发现了错误及时研究改正,并总结经验以免再犯,时间久了就知道做题的时候有哪些方面应引起注意,出错的机会就大大减少。如果平时做题出错较多,就只需在试卷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然后把试卷保存好,每过一段时间,就把“错题笔记”或标记错题的试卷看一看。在看参考书时,也可以把精彩之处或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以后再看这本书时就会有所侧重。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除了把不懂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做一道题要从不同角度想出5种方法,与做5道同类型的题用的时间可能差不多,前者的效果肯定比后者要好得多。高考碰到平时做过的题可能性不大,而解题所需的知识、方法和能力要求都不会超出大纲,都会在平时复习中遇到,关键是要能触类旁通。
  四、以考学考,提高应试技能。
  考试是一门学问,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能力,而且还取决于临场的发挥。我们要把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把平时考试当做高考,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不断调试,逐步适应。平时考试的试题要精选,要注意试题的新颖性、典型性,难度、梯度和计算量适中。一般说来,考试时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不能让试题的难度、分量、熟悉程度影响自己的情绪,力争让会做的题不扣分,不会做的题尽量得分。然后认真、仔细读题、审题,细心算题,规范答题。其次,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讲究快速、准确。平时做题应做到:想明白、说清楚、算准确,即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密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当然应试的策略要因人而异,比如基础好的学生做填空、选择题可以控制在45分钟左右,基础较差的可能需要1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主要是看怎样处理效果最好。每次考完后,学生自己都应认真总结,教师也要尽可能讲评到位。教师讲评最好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②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③本题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④学生答题中有哪些典型错误?⑤哪些属于知识上、逻辑上、心理上还是策略上的原因?教师自己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如何调整复习策略,使复习更有重点、有针对性。
其他文献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企业是经济的微观基础,是资本的载体,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落实到企业,做好顶层设计。  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的成效和存在问题  自党的十五大提出股份制改革,16年来,公司制改革已基本完成,公司法代替了企业法,股份制改制已全面推开。据测算,到2013年底,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共35.3万家,其中股份制企业数量占66%,资产占60.2%。企业所有制的变革推动了新
【摘要】创新是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源泉。近年来,我国勘察设计中各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勘察设计企业对于科技研发创新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然而,在勘察设计企业建设高效科技研发管理体系,从事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对设计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造成较大的困扰。因此,本文从勘察设计行业科研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并针对其未来的发展及其管理体系的建立展开了讨论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显示,2009年,中小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创造的新增价值占我国GDP的1.5%,拉动GDP增长0.13%,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规模达1.99万亿元,同比增速达20.3%.经过多年的发
一、引 言  很多考生在高考复习进入后期时,出现学习和复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有时头脑昏沉,心情烦躁,感觉学习无法向前推进的现象。其实,这是高考复习过程中的一定阶段,这种学习效率降低,学习进步速度减慢甚至停滞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高原现象”。  事实上,心理专家通过反复模拟实验发现,人们在技能练习中,成绩并不是直线上升的。“高原现象”也是高三复习中的规律性现象。出现高原现象的最
期刊
工程造价在工程修建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主要的原因是造价关乎着工程建造的总体质量与竣工期限,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对工程上的各项支出进行仔细的计算与管理,让造价上的数
四年前,当全球知名的食品和饮料公司百事公司(PepsiCo),任命了一名印度裔的、提倡“肠道健康”的素食主义者女性为全球CEO的时候,很多人都感到吃惊和不解.但是四年后的今天,
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政工程也越来越多走入百姓的视野,市政工程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通过从道路工程和管道工程两方面的分析与讨论,结合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心
冬天如何运动才最养生俗语讲“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季锻炼有提高身体御寒能力、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骨质疏松和加快血液循环等诸多益处。但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也随之深入.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就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阶段历时最久、成本支出最大,管理也存在一
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工业经济平稳发展,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