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椹菌核病防治用药适期调查和防治方案制定

来源 :蚕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浙江省果桑种植区桑椹菌核病发生与为害严重的问题,拟通过观察桑花不同发育阶段各器官的形态变化,划分接种感染时期及接种部位,调查感染率及病原侵染部位,据此确定病害的防治适期,并且通过田间防效试验确定2种常用防治药剂的用量和施药次数。在桑树开花及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人工接种病原菌(桑实杯盘菌Ciboria shiraiana),发现病原菌侵染桑花的起始时间是初花期,侵染部位是雌花柱头,被感染的桑花柱头完全伸展开,颜色呈乳白色或白色。在桑树开花的不同时期以2种常用防治药物供试,通过不同用药次数和不同用药浓度的组合试验调查其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仍然是防治桑椹菌核病的有效药剂,2种药剂分别以质量浓度1 mg/L、1.5 mg/L的药液轮流施用3次(每次间隔7 d),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其中第1次施药在花穗形成后到初花期,此时大部分桑花柱头呈半圆形卷曲状、部分开始伸展,颜色介于浅绿色至乳白色之间,但尚未完全成熟。调查施药时间、施药次数和施药浓度对成熟桑椹的果实性状(果长、果横径、千克果实数量、单粒果实质量)影响不明显,而桑果产量则与感病率相关。依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果桑生产实践中可以通过观察桑花柱头的形态辅助开花物候期来确定桑椹菌核病的防治适期,实施上述组合防治方案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其他文献
采用基于多松弛时间因子的格子Boltzmann方法对旋转体系中的湍流进行数值研究,考察Rossby数和Ekman数对湍流的影响,包括湍流能量及其耗散率、速度、涡结构及湍流的耗散尺度即
施氮不当是影响甜菜产量、品质和生产效益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硝酸还原酶是氮素同化的关键酶,影响甜菜对氮吸收。文章分析了硝酸还原酶的特性及调控机理,阐述了甜菜硝酸还原酶
绿色建筑高增量成本是当今社会对绿色建筑认识的误区之一。经过10余年发展,绿建技术不断进步,绿建增量成本也呈不断降低的趋势。研究收集了无锡市52个绿建项目的增量成本数据
文章结合人类全面发展的相关定义,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0年所设计的人类发展指数,认为通过加入环境因素和社会分配因素,从而构建出进行了不平等调整后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指
当前我国高校腐败案件激增,其成因主要是高校财政管理缺乏专业性、历史消极文化的影响、反腐法制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到位、高校师生的思想困惑羁绊。探析高校廉政建设的现实
一、适时配种育成牛生长到15~18个月龄或体重达到350公斤、生产牛产后2~3个月进行适时配种,可以提高繁殖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首先注意观察牛的发情,发情时外表兴奋,举动不
首先根据楔形桩的受力特性,提出了楔形桩单桩破坏模式,然后从极限平衡理论出发,利用库仑土压力的推导思路,推导得到了该破坏模式下的楔形桩承载力计算方法;将数值分析的结果
经济全球化趋势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带来新契机与新挑战.在比较分析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基础上,结合区域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导向,给出了
在流体粒子概率密度函数输运方程中考虑颗粒对流体的反作用力,发展了考虑双向耦合效应的LB气固两相流模型,引入Smagorinsky亚格子模型模拟高雷诺数气相流场.对经典后台阶气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