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垃圾分类”引出新话题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se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在线
   在大成岳家湾实验学校的新生家长会上,校长介绍道,校园里新设置了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柜,师生只需刷校园通,就可以选择投递种类,自觉进行科学垃圾分类。
   家长会结束后,一位妈妈找到副校长金懿,表示非常认同学校的理念和做法,但她指出,学校犯错误了,“环境教育里出现了错别字——垃圾分类,有一类是‘其他垃圾’,可你们的垃圾桶上写的却是‘其它垃圾’。”
   作为语文老师,金懿接到这位妈妈反映的问题有点懵:“‘他’指代的是人,垃圾是物品,用‘它’没错啊!”
   “可我们单位有垃圾分类相关文件,写的就是‘其他垃圾’。”这位妈妈据理力争。
   到底是“其他垃圾”,还是“其它垃圾”?
   (节选自《钱江晚报》2019年9月)
  七嘴八舌
   金老师说:“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其他:指示代词,别的;其它,同‘其他’(用于事物)。”同时他坦言,“语文老师现在最头痛的事,就是某个知识点,弄错的人多了,结果错的变成正确答案。比方说,前段时间部分汉字的读音标准更改,就引发了争议——远上寒山石径斜,原来念xiɑ,新标准念xie。”
   文澜实验学校的语文老师江敏说:“一般在课文教学中不会特地去强调这两个词的用法,但如果同学在作文中用‘其它’来形容人,我会在讲评中拎出来解释,‘其他’是指人或事物,‘其它’是指人以外的事物,所以‘其他’指代的范围更广。比如,‘其他同学’就是专用单人旁,如果写成宝盖头,就会被我圈出来。”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语言学教授傅惠钧说:“‘其他’与‘其它’是一组异形词。这两个词,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辑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从第一版到第七版都分別立条,承认两种用法的存在。不过,汉语中的异形词有上千组之多,规范其用法是语言工作者的一个艰巨任务。国家语委已经公布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现正在继续整理。目前,‘其他’与‘其它’的用法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
  汉字魅力
   身居北京的何大齐认为,中国文字的背后都是文化味。具体到文字,网络上每年都会火几个热词或者“热字”,比如流行至今的“叕”。曾有人以为,这是现代人为了表达情绪造出来的,但何大齐说,古文字里早就有。
   有是有,但二者表达的意思大相径庭。“叕”在古汉字里其实读“zhuó”,本意表达绳子盘绕在一起。
   “有的‘叠字’,像三个‘鹿’叠在一起,念‘cū’,下边再加上‘土’字,就表示尘土的‘尘’。”何大齐解释,古人造字时认为,三只鹿一起奔跑,肯定会土沫飞扬,也就有了“尘”的意思。
   再如,古汉字里一个“虫”字是表示蛇的意思。两个“虫”并排组成“ (kūn)”,三个“虫”字摞在一起才是表示现代意义上“虫”的含义。
   在《万有汉字》里,提到的一些古文字更奇怪。比如有个字,从造型上看,像三捧土,又像三个水滴,构型颇似简化字“品”,但却跟“品”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是与现代汉字“垒”同义……
其他文献
他,从一个仅有20多万人口的北方小城考进了北京的一所大学。开学的第一天,与他邻桌的女同学问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从哪里来?”他觉得从小城来的人会被那些大城市的同学瞧不起,所以只是笑笑,没有回答。因为自卑,他很少和别人说话,一个学期结束后,甚至还有很多同学都不认识他。   她,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也在北京的一所大学里上学。她不敢穿裙子,不敢上体育课,她总是担心同学们会在暗地里嘲笑她长得胖。她大学时还差
期刊
时间:深夜   地点:写字台上   人物:眼镜、时钟、自动水笔   [畫外音]“铛、铛……”时钟敲了十一下,小主人这才摘下眼镜,上床休息。不一会儿,鼾声大作,进入了梦乡。   [幕启]   时钟 (叹了口气,心疼地)这孩子也太不注意身体了,每天不是看书就是写作业,总是这么晚才睡觉,难道就不能早点儿睡吗?   眼镜 (反驳)说得轻巧,你知道他的课业有多重吗?   自动水笔 (自信地)要说他的课业我最
期刊
《笑得好》,该文本出自《传家宝》二集《人事通》正续全本之中。文章多取居家寻常事,以浅近俚俗语言叙述,意存劝世,颇为流行。这部笑话集被誉为“中华谐谑十大奇书之一”。清代扬州人石成金撰。其书题头有诗云:“以人笑话为笑,我以笑话醒人。虽然游戏三味,可称度世金针。”让人轻松一笑,达到劝世救人之目的,足见其书奇在何处。   现选两篇有关文字方面的两则笑话,同学们一定能从中得到启发。  以“日”为“盒”  原
期刊
清寒的早晨,太阳缓缓升起,像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瓦上敷着的厚霜,一点一点消融,屋顶变得潮湿了,像下了一场细细的微雨。明媚的阳光,斜斜地射进院子里,院子顿时有了生机,暖意在蔓延。   暖暖的冬阳下,女孩静静坐在院子里的阳光下,专注地织着毛衣,阳光在金属针上闪烁着。脚下的小篾篮里,卧着一个胖胖的毛线球。旁边一只小猫安静地沐浴着阳光。女孩脸上透出一种幸福和绵远的爱意,秀丽的头发闪着金黄的光芒。   在寒
期刊
按照我的理解,京剧里的“一年级算术”应该是猴戏。你要不信,就跟着我一起进一回剧场。大幕已然拉开——   花果山,水帘洞。你对简单的布景肯定不满足,因为從幼儿园开始,老师就开始为你讲《西游记》的故事,老师早就仔细描绘过那里的天、那里的地、那里的云彩和那里的果树,一切都是那么活生生的。而眼前的这个舞台,只摆着几个纸片片做成的石头景片,天幕上就画着几片云朵。你肯定不能接受:太简陋了!戏不等人,不等你去慢
期刊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  (选自课文《少年闰土》)  品读  这是对少年闰土看瓜刺猹的景物和人物的细致描写,在全文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1.烘托人物出场。在看戏时,常常是“兵马未出场,战鼓咚咚响”,而这一课一开始就勾勒了“蓝”天,勾勒了“
期刊
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
期刊
清秀·清幽   课文例句:   1.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2.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这两个词是形容词,都含有“秀美”的意思。主要区别是——   “清秀”着重指秀丽而不俗气,含有“洁美”的意味。可形容人的長相,如“姐姐比妹妹长得要清秀一些”;也可用来形容景物给人清新、别致的感觉,如“桂林的山山水水十分清秀
期刊
朋友,当你听到《我的中国心》这首歌的时候,难道你不陶醉在那优美、深沉的旋律里?难道你不被歌曲所抒发的那种强烈的爱国情愫所感染?难道你不因此而联想起许许多多有一颗中国心的炎黄子孙?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在歌声中,我想起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孩,他蹲在一边看着一张图纸,我和几个伙伴在打排球。突然,球掉进了水沟里。“哎,这张纸给我擦球行吗?”“我才不呢!”我掏出一颗巧克力说:
期刊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比较长的文章。阅读时只要紧紧地抓住一个“情”字,就能够纲举目张,理解中心,感受到鲁迅先生人格的伟大和思想境界的崇高。  1.对后辈的“关切之情”。在课文的第二段里,作者写了鲁迅先生对“我”的教育:“我”小时候读书是“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因此在和伯父“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时,对伯父提出的问题,“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鲁迅先生这时“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