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相关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sx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急性胃肠道疾病.最近的研究报告20% ~ 35%患儿在输注血细胞后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称为输血相关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不清,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影响新生儿肠组织氧合水平,最终导致肠坏死.该文根据当前研究及理论观点,对输血相关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进一步探讨两者在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中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74例过敏性紫癜初期患儿和30例健康体检儿童血清IL-17与MMP-9的水平。结果(1)过敏性紫癜组患儿血清 IL-17[(
目的 利用高频超声检查小儿正常阑尾结构,旨在提高对儿童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30例经超声检查提示阑尾炎的患儿为病例组,用超声对其阑尾图像特征进行分析.选取同期100例临床无可疑阑尾炎症状、年龄2~10岁儿童作为正常组,进行阑尾超声检查.结果 100例正常组中正常阑尾清晰显示92例,8例由于肠道气体干扰或有便秘史阑尾未显示.30例病例组中超声
儿童性早熟是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发动所致,近年来研究发现,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神经元被激活是青春期启动的关键.KISS1及其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54(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4,GPR54)基因对青春期的正常启动具有重要作用,KISS1-GPR54基因在脑部的表达被认为是青春期启动的催化剂.青春期开始前后,下丘脑KISS1和GPR54mRNA水平很高,KIS
哮喘治疗的主要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的β2受体激动剂、抗炎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和茶碱.然而每个哮喘患者对治疗药物的疗效均有差异,70%的差异可能是由患者的基因变异造成的.药物基因组学用基因信息提供了提高有效性或避免不良反应的个体化药物选择的可能.支气管扩张剂的可逆性和连续服用β2激动剂者病情恶化与肾上腺素β2受体的Gly16Arg基因型相关;β2肾上腺受体上的基因突变(Arg16Gly)可
期刊
目的 探讨CD28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活动期及疾病静息期变化的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36例初发JIA患儿治疗前和疾病稳定后外周血CD4+、CD8+T细胞表面CD28的表达.结果 JIA患儿疾病活动期外周血CD4+T细胞CD28+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T细胞CD28+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未致敏T细胞的活化至少需要两种信号,只有在两种信号同时存在时,T细胞才能有效活化、增殖,进而分泌细胞因子或发挥细胞毒性作用.第一信号由T细胞受体识别抗原产生,经CD3分子将信号传导至细胞内;第二信号是非抗原依赖性的“协同刺激信号”,它是由抗原呈递细胞或靶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相互作用而提供的.这些协同刺激分子中最重要的是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的B7分子和T细胞表面的CD28
EB病毒感染范围广,且具有强大的增长转化能力,能够转化为若干恶性疾病.该病毒的感染大多为隐性感染,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细胞免疫,尤其是T细胞应答在控制感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能够导致从浅表皮肤感染到严重坏死性肺炎等各种感染.致病性强、多重耐药程度高是其特征.存在于MRSA上的mecA基因介导对甲氧西林和所有其他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mecA位于一个可移动的基因元件--SCCmec上面.目前已经检测出8种主要的SCCmec类型:Ⅰ~Ⅷ型.SCCmec分型作为研究MRSA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的一个重要方法在不断的改进。
自身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不同又相似,随着许多免疫性疾病基因遗传背景和炎症反应通路的阐明,一些疾病的种类面临新的划分.免疫性疾病链概念的阐述,更新了一些疾病的概念,有利于从分子水平理解疾病的本质,指导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