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阑珊

来源 :中学生百科·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h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一抹暖和的赭红,出现在细雨阑珊中;那一片沁人心脾的翠绿,掩映在细雨阑珊中。
  记得第一次去岳麓书院,是在细雨阑珊中。
  小小的手撑着小小的伞,极力仰着头,看着古柳垂下万千丝绦。蹲在一鉴开的清水边,盯着雨点不住地击入水中,打在叶边卷起的新荷上,犹如骤雨打新荷。走在孔子像前,还在用稚嫩的声音问:这个人是谁啊?
  细雨阑珊中,岳麓书院中留下了我孩提时的印记。那时的书院,吸引我的是它自然而然的美丽。
  再一次去岳麓书院,是几年之后。
  沿着直通东方红广场的峡谷向上信步,走着几百年前求学的儒生所行的“朝圣之路”,来到了书院正门口,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楹联中间的门道上是拥挤的游人,不乏捧着相机的拍客,偶尔也可以看见窄巷斜过,一个人正拿着画笔,对着绿石白墙描绘。
  猛然间,一阵豪雨倾泻而下,十分狼狈的我们四散奔逃。我来到了梁启超时务学堂旧址,随即开始了雨中漫游。
  细雨阑珊中,我似乎看到了朱熹和张栻这两位理学家来到书院,讲学辩证,使书院名声大震;也看到了梁启超、谭嗣同创办时务学堂,拨动了新时代的春潮;我看着孔庙巍峨殿堂下夫子仁慈和蔼的面庞,也看到屈子祠里屈原凛然悲情的面容。书院里浓厚自由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阑珊的细雨中,岳麓书院里仿佛有一位博闻强识的长者,对我谆谆教诲;又仿佛有一位孜孜不倦的学者,向我揭示人生的哲理。
  细雨阑珊中,岳麓书院中留下了刚刚开始成长的我的印记,吸引我的是它的书香气息。
  又一次去书院,是在七个月前。
  也是细雨阑珊,去书院的人却比上次少了许多。格局不改,仍是旧时滋味;意义未变,依然过往感觉。细雨阑珊中,那一抹赭红,那一片翠绿,吸引着我去前往、去探求,这好像是一个个引入入胜的角落,我们去探求,虽然可能收获不大,却可以从中得到他人品味不到的快乐。
  在书院的书室前,我久久驻足,趴在门廊边,试图看看里面的情景。那里面依然有人在研读古老的经卷,依然有人探求真理。文化,公民社会的纽带,在书院,在细雨阑珊的书院,从未中断过。
  时光荏苒,长沙再一次迎来了自己的雨季。
  正在阅读报纸的我,眼角的余光瞥见一个标题,不禁叫出声来。雨中岳麓书院一棵百年大树倒下,将孔庙大成殿压塌,整座大殿狼藉一片。阑珊细雨,给了书院一次打击。
  可是我不着急。在大众的帮助下,书院总能恢复,这力量是伟大的,这是文化的力量。在它的指引下,每一个人,都会不畏艰难勇敢前行。
其他文献
她像是个蜷缩在角落里的孩子,散发着忧郁的气息。  她将自己的刘海留得很长,头发厚厚的,像铠甲一样保护自己。每次望向她,不是看到灰蒙蒙的眼睛,就是看到毛茸茸的乌黑的发。  我认识这样一个同学,小西。  初一的我不爱说话,总是被同学冷落漠视。她常在我注视他人远离的时候,无声无息地走到身边,没有任何想要挽着我的手或安慰的动作,直接问:“你寂寞吗?”似是想要将我的伤口扩大一般。她在绘画的时候喜欢在画布上随
期刊
三生韶光是浮生一梦,有人眼眸低垂接受不情愿的道路,那路光明敞亮,挂着一盏光芒灼灼好似太阳的灯,让人们如同在白夜里行走。然而我愿意走向另一条路一读书写作的路是孤独、寂寞、清贫的,是注定孤身一人的路。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我可以在黑暗里微笑?唯有热爱!  我从小热爱阅读,捧着一本书可以凑着小脑袋读一整天。其实我是个畏瞑孤独的人。喜欢和小伙伴一起吵吵闹闹,然而在读书的时候,我唯愿天地之间独我与书而已,闲人
期刊
某种程度上,我是一个善变的人。我的善变是阶段性的,找个最好的借口来解释就是,“每个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也对精神世界的构筑有所不同”。  初中时爱韩寒,高中开始喜欢雪小禅,感觉他俩分别是体内两个不同的我。一个愤世嫉俗,不忌讳地发出哪怕不被接受却显得真实的声音;一个柔软细腻,仿佛一朵开在心底的清澈莲花,又或者说是一块复古房间木质家具上静静摆着的素雅青瓷。 那时候我执拗地相信着前世今
期刊
我叫果子,我有个闺蜜叫凉子。我们两个像互相吸引并不停旋转的中子一样,当我们碰在了一起,就会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我是这么对凉子说的,可凉子听了却有独到的见解。她把手中做习题的笔放下,两眼瞪大,惊恐异常地望着我:粽子?你才是粽子!你全家都是粽子!!  是粽子已经勉为其难了,那么圆乎乎、胖墩墩,还要它抛头露面地出来做高速旋转运动,你有考虑过粽子的感受,考虑过包在里面的糯米的感受吗?!  她气呼呼的,大
期刊
在这个除了把自己关在学业的地窖里,其余时间都在低头发微信、刷微博或打游戏的时代,我们在喧嚣中失声,又在忙碌中孤独,却很不幸地并未因此得到安宁。成长的阵痛听得到声响,而缺乏喂养的精神世界挣扎着给不出答案。这样的挫败,让人茫然,无措。于是隐隐有声音传来:路途遥远我们读会儿书吧!这不是告诫,亦不是说教,因为那声音并不来自哪个人,它分明来自乍暖还寒的青春深处,来自每一个成长的骨节。  少数人读书为了写作,
期刊
也许世界上再没有一种动物可以像猫一样:懒散却又那般优雅。只是在文艺小清新眼里,猫已经不叫猫了,而是叫喵星人。它们是从遥远外太空的喵星球来到地球的外星人,因为极会卖萌撒娇而成为能与人类平等交往的朋友,兼具神秘与安静的特质。  虽然任何人都已经无法阻止喵星人卖萌了,但它们又真的不只是会卖萌。它们在数不清的文艺作品中被“津津乐道”,也在各式各样的现实生活里“如鱼得水”。它们从骨子里透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浓
期刊
范冰冰  英国小说家毛姆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月亮和六便士》是其三大长篇力作之一,取材于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深入探讨了生活和艺术两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范冰冰说:“这是一本关于梦想与追寻的书。‘月亮’是美好而遥远的,象征梦想,追寻的过程也许孤苦,也许一无所获; ‘六便士’象征世俗,象征琐碎的生活,但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你的手中究竟是‘月亮’还是‘六便士’,看完之后,便会明白。”  陈柏
期刊
1  当我刚刚步入花季的时候,以为青春很长。  很长是多长呢?像万里无云的晴空下年年如是的鸟雀,或是海上水天相接处从未靠近的远帆。每一阵风动后都藏着漫卷的白窗帘,然后,可以谈一场恋爱到天荒地老。  于是我就真的有了喜欢的男生,在这样葱茏的季节里。  修南说我们会在一起很久很久,多久呢?我脑海里浮现的是夕阳和白发,以及相互搀扶着远去的背影。可修南说:“我们一起毕业,然后考同一所大学呀。”  哦,这就
期刊
1  林梓桑,这个名字里有四个木头的女孩就像玫瑰一样鲜艳又尖锐。可她却说:你错了,青秋。朽木永远不会开花。  林梓桑是我的邻居,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她的张扬与我的内敛看似格格不入,但事实上,我们竟默契地共处了十年。  她美得刺眼,让人不敢直视。白皙的皮肤,漆黑的大眼睛,略微上翘的眼角给她增添了一丝妩媚的味道。及腰的长发随意地披散开,有风吹过时颇为撩人。她也知道自己容貌不差,自幼喜爱玩弄母亲的脂粉妆奁
期刊
这,漆黑的一页。  这黑让人感到恶寒,让人在视野中找不到丝丝希望,让人望而生畏。记iz中的颜料盒,也曾被打翻过,那种肆意的绚烂此时此刻却似乎再寻不到任何的蛛丝马迹。无需紧闭双眼,就能感知到那种深邃而无度的黑,它仿佛镶进了生活或者生命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细微,如影随形,不肯放过!  所有雀跃的心情安静下来,如同突然溺水的虫一般,前面的挣扎都可以忽略不计,最终一切都安静了下来。这份安静无关美好,它像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