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创新教育的作用

来源 :现代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uh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创新
  良好的心境和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积极作用。如果学生感觉课堂气氛不安全,生怕说错话,担心发言被扣帽子、被讥笑、被训斥,那么学生就不敢敞开胸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会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妨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甚至会使学生封闭自己的心灵,更谈不上创新。因此,开展创新教育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会让学生原本具有的欲望以极其自然而且以最佳的状态流露出来。教师要做到尊重、关心、支持、赏识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努力消除学生的恐惧感。一位教育家说得好,"不怕学生观点错,就怕学生没有观点。"如有的学生认为: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有积极的一面,它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防止列强的入侵。但有的学生不同意此看法,认为是消极性为主,造成中国的与世隔绝,从而落后挨打。对待这个问题,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就应鼓励学生敢于突破权威,敢于"质疑",要充分肯定学生"标新立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在此基础上加以正确的引导。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中"标新立异"虽然会得到老师的鼓励和称赞,但他们也担心被同学看成出风头,怕答错被同学讥笑而压制自己的表现欲望。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见解,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既要注意把创新机会留给每一位学生,又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互相合作,鼓励、唤醒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尽可能地化解、消除学生之间存在的对立、抵触、以及不信任等不良情绪,把注意力转移到共同学习上,促使学生积极质疑,大胆创新。
  2.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创新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一事物,力求参加该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才能可能发挥80%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对某一门课程不感兴趣,不仅会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2.1 是要善于旁征博引,用引人入胜的事例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
  思想政治课较为抽象、趣味性差,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往往不能取得内在的一致和契合,学生往往感到政治课枯燥无味,更谈不上有所创新。因此,教师必须想尽办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将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情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谜语,幽默省人的漫画以及国内外重大问题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等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思维保持活跃的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意识,为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作好心理铺垫。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使学生善于创新
  大力改革课堂教学,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重视教师主导为更重视学生主体,让学生在主体作用发挥的过程中自觉完成创新能力的培养。
  3.1 一人当一次"教师"
  有计划的安排指导学生每四人一组集体备课,在备课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处理教材,搜集材料,强调学生要在解决"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两个问题时,除了按照教材讲述之外还要继续追问"还因为什么"、"还应该怎么样",让学生在课本外进行再思考。然后进行组内试讲,每节课给一个学生10分钟的上课机会,"老师"必须简明扼要的讲清本课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等问题。最后,教师总结。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使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深刻。
  3.2 组织学生课堂讨论
  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重视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训练..而课堂讨论是训练学生两种思维的有效形式。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由教师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间互相交流切磋甚至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讨论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分组讨论和全班集中讨论.分组讨论,争取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这种讨论范围小,周边环境熟悉,学生敢想敢说。全班集中讨论,是面向全体学生,范围较大,它的特点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学生广泛交流思想,交流信息,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要是给予巧妙的启发和点拨,就能使学生熔为一体,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得到发挥。无论采用哪一种讨论形式,都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得到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辩正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这一框题时,我结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这一时事热点,联系教材知识,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讨论中,有的同学从国际组织分类的角度分析说明;有的同学从政权组织形式的角度分析概括;有的同学从国家职能的角度来解释。在充分肯定学生的讨论分析之后,我又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所以在我国上海举行,是因为上海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是我国经济发的缩影。在上海举行充分显示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这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都为我国能举办这样规模的国际会议而感到自豪。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被极大的激发出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其他文献
一篇好文章,开头很重要。如果文章的开头新颖别致,引人注目,就能吸引读者视线,急于读下去。而课文中的开头,就是我们学习写作的典范。因此,在课堂上,我充分利用课文,让学生认真读,仔细揣摩其中的妙处,然后用在自己的写作中,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下面,我就初中七年级上册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开头以及学生的习作,谈谈怎样巧学课文写开头。  1.营造气氛,吸引读者  在学生的作文《诚实的美丽》中,开头是这样的
期刊
为了培养一代代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培养一代代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德才兼备,富于创造精神和开拓思想的有用人才,各级政府始终未停止过对教育的加大投入。各地区的办学条件总是在不断地改善,特别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等,为贫困地区适龄儿童创造良好是入学时机。解决了许多贫困学生入学愁费用的难题。大大地提高了贫困山区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和在校生的巩固率。然
期刊
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语文课堂教学在新形势下有了很大的变化。人类社会的人才观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我们应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社会培养新一代的人才。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1.1 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巧妙的新课导入不仅起着承上启下,促进知识巩固,深化的作用,更能唤起学生积极思维和求知欲望,诱导他们全身
期刊
参加工作已经有六年了,在整个教育大环境和个人对职业的认知及追求下,可以说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本人认为教学风格的形成,既有利又有弊。说它是有利,是因为它是在日常教学中打磨提炼出来的相对最适合自己和大部分学生的稳定形式,相对成熟;说它有弊,是因为教师一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想寻求更大的突破和改变就相对难一些,思维定势也就会严重一些。而时代,教学要求,我们服务的教学对象在一直不停的变化,这
期刊
【摘要】我们知道打造魅力课堂的关键在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语文课亦是如此!本文主要论述有两个大方向,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强调课堂纪律性,强化学生的注意力 。  【关键词】魅力课堂 培养 注意力 教学方法 课堂纪律  魅力是一种由自身气质所引起,散发出的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这种力量会给周围的人很大的影响,会让人效仿,比较,赞叹,甚至迷恋。由此可知,魅力语文课堂就是老师的教学散发出强烈
期刊
创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造,人类就不会进步。在现实的生活和实践中许多客观事实都证明了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主要是科技领域的竞争,科技领域的竞争又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国家更需要创新型人才。列夫托尔斯泰曾指出:"如果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时,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就只会摹仿和抄袭。"这是多么可怕的后果!可见学校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是多么重要。下面,本人就结合个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课堂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但现在的课堂中,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关注过少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笔者立足教学实践研究、发现运用导学案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效果很好。本文笔者将对这一问题加以阐述。  【关键词】导学案 个性化学习  1.个性化学习的内涵  目前,教育界对于个性化学习的内涵并没有一个较为科学、严
期刊
【摘要】高三年级的复习课向来是保证教学效率的重要课型之一。怎样让学生每一堂课都有收获?并且收获得踏实,收效持久?这是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每一届接手之初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即学生在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题型中失分严重,由此,高三英语复习课中如何根据存在问题找出解决策略是一个必须被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高三英语 复习课 重点问题 策略  高三年级的复习课向来是保证教学效率的重要课型之一。怎样让学生每一
期刊
【摘要】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只要恰当运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产生共鸣,就能唤起学生追求真理、向往崇高、探索未来的热情,我们的教学才真正变得有效。  【关键词】中学历史 情境教学 有效  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赞可夫指出:"教学方法如果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会变得高度有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恰当运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产生共鸣,就能唤起学生追求真理、向往崇高、探索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学习新的理论,摸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激发兴趣、快乐学习"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的运用与实施,以达到让学生快快乐乐进课堂,轻轻松松学英语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英语 激发兴趣 快乐学习;  中阶段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