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dewo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新课标背景下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阅读、写作与表达等综合语文素养,以阅读为根基,积累写作能力、锻炼表达思维,奠定良好的语文基本功。本文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探讨读写结合的积极意义以及落实读写结合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有效性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足以见得读书与写作的密切关系。当下语文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通过设计多样化的读写结合教学方案,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启发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兴趣。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积极意义
  1.1 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两大基础,二者密不可分,相互协调。与此同时,阅读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有效阅读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调动语文思维、提升语文实践的重要载体。而想要强化阅读理解能力,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表达能力都提出一定的要求,这也与写作素养密切相关。只有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形成连贯的知识“输入”与“输出”过程,才能在阅读中有所领悟,在领悟中有所表达,提升语文学习的实效性。
  1.2 阅读与写作互为促进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基础,只有达到一定的阅读积累量,才能让学生在写作时不会空洞无物,也不会缺乏情感体验。与此同时,阅读与写作互为促进,良好的阅读能力为写作打好基础,而良好的写作能力为阅读做好准备,启发学生的语文思维,锻炼良好的自我表达,这对阅读理解、阅读思考与阅读创新都有积极作用。因此阅读与写作相互结合,才能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2.1 良好阅读習惯,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的过程也是不断积累的过程,真正有效的阅读不是浅尝辄止,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准备摘抄本记录优美的语句和段落,写一写自己的阅读感想,做好阅读批注,自然而然地为写作做好了准备。例如阅读《海滨小城》时,课文描写了优美的海滨小城风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为了让学生体会美景、感悟思想,启发他们一边阅读一边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重点讨论,如本篇文章的最大特色就是使用很多精彩的色彩词,描写了绚丽多彩的海滨之景,如“他们的脸和胳膊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银光闪闪的鱼,还有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等等,把握这些写景的关键词,也就把握了整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在阅读中鉴赏美,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模仿有特色的写作手法,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2.2 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写作灵感
  学生在写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内容“假、大、空”,写作过程毫无头绪,缺乏灵感。对于缺乏写作兴趣这一难题,我们不妨从阅读环节着手,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营造有趣味的、有悬念的、有活力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与写作兴趣。例如阅读《田忌赛马》时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只调整了出场顺序,田忌就能转败为胜呢?”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大家认真地阅读、认真地分析、认真地思考,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动手制作各种有趣的道具,绘制战略图,集思广益,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在热闹的阅读氛围熏陶下,我继续启发大家:“如果想让齐威王获胜,你觉得应该怎么做?”有了之前讨论做铺垫,大家跃跃欲试,表达欲望强烈,顺势让他们拿起笔来续写故事,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早已迸发写作灵感。
  2.3 深化阅读理解,调动写作思维
  为了更好地发挥读写结合的作用,教师要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加深阅读理解,培养写作思维,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结合意识,日积月累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例如阅读《触摸春天》时,从读写结合的视角引导学生:“如果我们现在以‘春天’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你想写哪些内容?大概是什么样的写作思路?再起一个什么样的题目呢?”围绕这些问题,将学生分成几个讨论小组,展开激烈的头脑风暴,大家将自己的写作关键词写下来,互相交流感想,介绍与春天有关的事物,形成基本的写作思路。在自主、合作、探究多元模式下,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刻的理解,也开阔写作思维,再围绕“春天”写一篇文章,大家纷纷有感而发。
  2.4 把握阅读情感,剖析写作技巧
  教材中收录的课文都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表达真实、细腻的情感。教学中采用读写结合策略,指导学生不仅关注文本内容,更要关注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语言特征、行文结构以及写作技巧等等,把握文章背后蕴含的深刻意义,由此达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的效果。例如阅读《金色的鱼钩》时,这篇文章的内容感人、情感细腻,作者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按照故事发生的顺序娓娓道来。这些都是阅读过程中要重点把握的环节,启发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对老班长表达的敬佩之情,再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动笔写一写身边的人物,尤其突出对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等细节描写。这样通过读写结合,剖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并模仿训练,不仅强化阅读效果,也提高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语文教学要将阅读与写作二者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调动思维、在阅读中激发情感、在阅读中培养习惯,为培养良好的写作能力打好基础。读写结合教学中,要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去领悟、去创造,以此提升阅读主动性与写作积极性,夯实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莫秋玲.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探究[J].读与写,2020,17(4):81.
  [2]  周雪.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同步提高的教学实践[J].数码设计(下),2019,(12):57.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对学生的德育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本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课内到课外五个方面探究了德育渗透的策略及方法,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德育渗透;教育  德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摘 要:21世纪是科技发展的时代,随着经济的进步,我国科技水平也不断提升。信息技术与我们日常生活工作联系更加紧密。信息化教学如今也已经成为教师教学方式的主流。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图像、声音、视频和文字更加生动地将课文中的内容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如身临其境的感受课本,进一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那么信息化教学如何走进小学科学课堂中呢?本文笔者将对此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认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分析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可以发现,小学语文的生字词的读写是教学环节的重要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更为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书写技能。本文以小学中年级的写字教学为研究对象,以其有效性为切入点,提出提高写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期为语文写字教学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写字教学  引言:  小学的中年级主要指的
期刊
摘 要: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资源,教学效果显著,本论文尝试探究微课资源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的策略,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所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建议,结合小学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征,阐明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应用微课的适切性,挖掘微课资源,为古诗文教学注入活水。  关键词:微课资源;古诗文教学;创新教学  微课资源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凭借其生动形象的形式
期刊
摘 要:人教版教材改革要求英语课堂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及教学资源,真实还原语言学习环境及语言学习背后的文化因素。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鍵期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小学生最易接受的学习方式来进行高效课堂将是教师备课的一大重点。英文绘本无论在语言风格还是文本呈现上都是最贴近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另一方面,经典系列绘本可供选择较为丰富,教师将绘本和教材结合较容易实现,因此,本文在绘本与人教版教材结合的实际
期刊
摘 要:数学,蕴含着学生小学阶段学习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向前进的动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参与,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特点,促使学生形成数学学习的良好习惯。但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还缺少学生的参与,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由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进行了深思。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参与意识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能
期刊
摘 要:秉承“立德树人”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培养出有担当、有品质、有道情怀的高尚现代中学生为价值目标,以田家炳先生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人格为重要德育课程教育资源,是推动我国中学德育教育的重点。本文以践行“田家炳精神”为方向,对提升中学德育的实效性进行了探索,以期培养出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的新一代中学生。  关键词:田家炳精神;中学;德育教育  引言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德育文化的至高境界,田家
期刊
摘 要: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教育教学的主干学科和基础性学科,是小学生了解数学、学习数学知识和培养数学意识的开始,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充分认识到数学学科的教育价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传授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外,还要能够关注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的培养,基于学生的综合素养从坚持生本理念,设计导学目标;创新课堂模式,开展启发教学;专注思想挖掘
期刊
识字与阅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两大任务,在阅读中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那么如何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是先学习课文还是先识字?到底识字是重点还是理解课文是重点?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一堂课的时间里,我们既要考虑识字,还要考虑学文,顾了头就顾不上脚,但是事倍功半,油费了灯却不亮。如今我通过学习,终于把握住了随文识字的基本方法,并有效的应用到教学当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我充分引领学生通过一篇篇课文的
期刊
摘 要:本文围绕六年级科学教学展开论述,分析学生科学概念的构建问题。文章对此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以简单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优化对策,力求解决此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六年级;科学概念;问题;对策  引言  小学六年级阶段,科学概念的构建是一项重要工作。但由于学生思维认知与学科属性的限制,导致此方面问题重重,针对这一状况,教师要积极应对,本文围绕学生科学概念的构建展开分析。  一、问题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