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沈从文的湘西路

来源 :党员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r349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小河两岸全是如此美丽动人,我画得出它的轮廓,但声音、颜色、光,可永远无本领画出了……山水美得很,我想你一同来坐在舱里,从窗口望那紫色的小山。
  ——沈从文《湘行书简》

  中国幅员辽阔,有很多地方原本偏僻,却被文学家一支笔带出名气:潮州与韩愈,黄州与苏东坡,白鹿原与陈忠实……湘西——湖南省西部这片青山绿水,因为有了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成了国人心目中的遗世桃源。
  沈从文是湘西的孩子,如今大名鼎鼎的凤凰古城就是他的故乡。他少小离家,32岁一度归来,在这趟旅程中留下了许多文字,后来整理为《湘行书简》《湘行散记》。2019年,笔者沿着沈从文回乡的路径,追寻他笔下的湘西风土乡情。

桃源:湘西门户,俗世人间


  1934年元旦原本是沈从文的好日子:他描写故土湘西的小说《边城》,于这天开始在报纸上连载。然而,未及高兴,老家就传来母亲病重的消息。沈从文匆匆收拾行装,于1月7日独自启程,从北平赶回湘西。

  我坐在这样一个朋友的身边,想起国内无数中学生,在国文班上很认真地读陶靖节《桃花源记》情形,真觉得十分好笑。同这样一个朋友坐了汽车到桃源去,似乎太幽默了。
  ——沈从文《湘行散记·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

  这一年,沈从文32岁。他弱冠之年“北漂”求学,其后又辗转于上海、青岛等地,十余年来,这还是第一次回故乡。此时,他与爱妻张兆和新婚不过数月,离开北平时,便约好每天写信分享沿途见闻。沈对张的昵称是“三三”,这一路,“三三专利读物”多达数十封。后来沈从文将信中素材改写为散文,陆续发表,便是12篇《湘行散记》。
  沈从文先乘火车到长沙,又转乘汽车到了湘西的“咽喉”——常德。川湘黔三地及长江下游的物资皆在此流转,沈从文记录了驳运码头的热闹。
  而在文学世界,常德还有个更如雷贯耳的名头:汉晋时期,此地名为武陵,很多人认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人发现的世外桃源就在这里。宋代之后,常德下设桃源县,引得无数文人雅士慕名而來。
  但在沈从文笔下,桃源不是仙境,而是俗世人间:《湘行散记》第一篇《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写的是常德的朋友曾芹轩,其人年轻时风流好色,还有点附庸风雅,是个“俗人”,但这俗人粗中有细、真诚热心,担心沈从文人地生疏,便专门送他到桃源、帮他雇船。沈从文还关注到桃源的阴暗角落,描绘了挣扎求生的妓女与水手。很多人对沈从文有片面的印象,觉得他笔下只有如诗如画的田园牧歌。实际上,他也写了很多山水背后的人,有血有肉,亦有苦痛与哀愁。

沅水:溯沅而上,爬滩博浪


  沈从文从桃源开始乘船走水路,沿沅水逆流而上。沈从文吃住都在小木船上,他在常德买了腊肝、腊肉、辣子、大蒜、豆腐干,自然还有鲜活的河鱼,都是熟悉的家乡味道。在船上,除了给三三写信,他还会用蜡笔画下沿岸风光。船泊兴隆街码头时,这天下了雪,两岸全白,河水清明如玉,也被沈从文一一记下。
  第三天进入沅陵县,船上行至柳林汊一带,颇多激流险滩,往往需要水手下船拉纤。附近的瓮子洞两岸悬崖峭壁,纤道与水道都危机四伏。沈从文亲眼看到一艘大船在激流中挣扎,寸步难行,那险滩名叫“骂娘滩”,可以想见水手的感受。
  20世纪90年代后,下游修了水电站,瓮子洞一带江水已变得比较宽阔平缓。江岸仍能见到险滩的遗迹——曾经悬崖上的古纤道,今已贴近江面,铁链尚存。这被称为“寡妇链”,1936年,沈从文在《沅陵的人》中也写过寡妇链的故事,“传说和当地景色极和谐,美丽而微带忧郁”。

五溪:真正的“翠翠”故乡


  1月19日傍晚,沈从文到了泸溪。这是唐诗里“闻道龙标过五溪”的地方,“五溪”指沅水的五条支流。
  泸溪对沈从文来说是特殊的——《边城》女主角,明慧温柔的翠翠,其原型就是沈从文少年时在泸溪遇见的一位姑娘。1917年,15岁的沈从文辍学参军,辗转湘西各地,路过泸溪县城时,在一家绒线铺见到一个名叫“翠翠”的女孩。沈从文的伙伴赵开明对她一见钟情,为了见她,买了三次根本用不着的白棉线,还对朋友发誓要娶她。沈从文当时也喜欢翠翠,17年后再到泸溪,他站在绒线铺前,像时光倒流一般,居然又看到了少女翠翠,等见到已经衰老的赵开明走出来,才知眼前女孩是翠翠的女儿,而她妈妈已经不在了。如今,由于下游的水电站,这家绒线铺已沉入江底,泸溪县城迁往白沙新城。

  这地方在我生活史中占了一个位置,提起来真使我又痛苦又快乐。
  ——沈从文《湘行散记·老伴》

箱子岩·浦市:龙舟竞渡旧繁华


  从泸溪继续溯流,沈从文经过一列刀劈斧凿般的石壁,石缝间悬撑着横梁,上面放着数个暗红大木柜,未知是何年何月、何人何故所搁。这里因此得名“箱子岩”。
  沈从文少年时,亦曾来过箱子岩,在此观看了盛大的龙舟赛。如今在附近的浦市古镇,每年端午节“扒龙船”依然隆重,周边村寨都要组队参赛,身在外地的青年男丁也要返乡。
  古人经湖南去往贵州、云南,多走水路,都要从浦市过。这里因此成了军事要地与商业重镇,明清时商贾云集,单是货运码头便有20多座,镇上至今留有许多古民居。但随着公路兴起,到沈从文那时,浦市已经衰落,他不由感慨沿河码头的破败。到了今天,古码头更是人烟寥落,“苔矶空属钓鱼郎”。

凤凰:曾是“边城”,却非《边城》


  沈从文在浦市登岸,改行旱路,1月22日终于到了老家凤凰。
  如今湘西有两层含义,广义上指湖南西部,包括常德、怀化、张家界等地,狭义上就指行政区划上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就在这个自治州西南部,兼有汉族、苗族、土家族三种风情。
  凤凰古时的确是汉人与苗人的“边城”,民族冲突不断。明清时,中央王朝在凤凰附近修筑边墙,总长近五百里,有“南方长城”之称。
  在沈从文的童年记忆里,凤凰并非总是静谧祥和的。辛亥革命波及凤凰之际,各方势力争斗,还在上小学的沈从文经常逃学去江边看杀人。正是亲眼看见这些杀戮与后来从军的经历,激发了沈从文对滥用权力的厌恶、对生命的悲悯。随军辗转湘西的几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学习。1923年,他顺着沅水走出故土,“进到一个使我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学那课永远学不尽的人生了”。
  给母亲过完生日,沈从文于1月27日离开凤凰,结束了1934年的返乡之旅。半个月后母亲病逝,他没再回去。《边城》最初连载时,沈从文正处在新婚的喜悦中,小说开篇也优美轻快。返回北平重新连载时,他因母亲去世而心绪沉重,小说基调便转为哀愁。
  此后终其一生,沈从文回湘西的次数屈指可数,却无数次通过写作梦回故土。1988年,沈从文以86岁高龄逝世,归葬凤凰,墓碑上刻着同乡表侄、画家黄永玉的话:“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博物》)
其他文献
北宋将军曹彬是个十分仁慈的人。有一年冬天,家中子弟因为曹彬居住的堂室年久失修,想重新整修,可把这想法跟他一说,他却连连摇手说:“现在正值严冬,有很多虫子躲在墙壁瓦石之间冬眠,不可因整修而伤害了它们。”真可谓“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其悲天悯人的情怀,应当不在唐僧之下。在这样的心念下,曹彬行为处事总是顾及他人,柔软得让人心生温暖。  乾德七年,曹彬以主帅的身份统领大军,征伐南唐。北宋军队势
2020年6月2日,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原常委、原副校长张汉荣受贿、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一案终审宣判,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张汉荣上诉,维持原判。  西安交通大学属于党委书记和校长列入中央管理的高校(即中管高校)。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审查调查栏目通报信息统计,从党的十八大到今年5月底,包括张汉荣在内,总计有4名中管高校校级领导干部被执纪审查。  为推进中管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2018年10月,中共
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我们党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如今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十九大之后,反腐败将如何推进,反腐工作重点在哪里?从十九大报告中可以看出,八大重磅反腐信号已经明确。  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成为明确目标  “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十九大报告阐述了对反腐败问题的清醒认识,指出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如何针对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补齐短板,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十九大报告提出多项民生新举措,这些举措指引出财富“新方向”。  投身哪些行业,  最有希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十九大报告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近几年,群众钱袋子鼓起来的速度超过了GDP增
龚新智,1962年7月出生,历任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2015年6月被立案调查。2015年9月,对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2017年6月,湖南省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审认定,龚新智收受他人财物300佘万元,导致国家土地出让金损失近4000万元,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合并执行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100万元。  其妻周某宁“精神上得不到安
1988年,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霞浦县调研工业时,曾点名要看清代李拔编撰的《福宁府志》。李拔是何许人也?当簪教子  四川犍为文庙旁有条街叫“文林街”,取“文人如林”之意,乃因这条街出了一代循吏李拔及他的优秀后人而得名。  李拔(1713年—1775年)出生于穷困的塾师世家,祖父李公鼎、父亲李汝璋均为乡间的教书先生,一家人的生活十分清苦。李拔回忆幼年时的情景,父亲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家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老学究往往戴着副老花镜埋头古籍,老革命经常舍不得盘子里泛着的油星,老干部通常喜欢泡壶茶水浏览报纸……岁月的留痕印刻在他们的面庞,人生的厚重在他们的举手投足间得到彰显。  然而,对于一个不曾历经风雨的毛头小伙,又该是怎样的一副时代风貌?  描摹当下青少年的群体画像,显然有着契合现实的特殊含义。拿最近的“爆款”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来说,官场规则的解密、政治角力的博弈,让包括青少年在
人类向何处去?这一宇宙之问,在经逢数百年未有变局的今天,成为世界各国必须共同应对的深刻命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中国给出的响亮回答。  2017年3月17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中国理念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中国智慧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破局:辨明潮流方向  “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今天那些成功的人,也许得益于五年前十年前对后来职业趋势的预测。如果你只知道追随他们的轨迹,很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职业有未来?来看看关于未来工作的预测吧。  重复的工作  都能交给人工智能  好莱坞电影里的人工智能普遍化,可能再过十年就能看到了。繁复简单的工作以后也许会消失,由人工智能逐渐担任。据预测,加工业、顾客服务业和大部分中层管理工作都在可能消失的职业之列。而现存的职业类型中,十年后有5
2019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于文涛受贿、私分国有资产、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一审公开宣判。法院认定于文涛犯受贿罪、私分国有资产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决定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十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100万元。  从2002年到2018年,在长达16年的受贿历程中,于文涛“五千一万不嫌少,百八十万不嫌多”地一笔笔“笑纳”,逐渐陷入公权与私利的交换游戏中……  从讲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