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疫病毒HN糖蛋白促细胞融合区域内保守氨基酸基因突变分析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确定新城疫病毒(NDV)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糖蛋白促细胞融合区域内的保守氨基酸功能,探讨HN糖蛋白的促细胞融合机制.方法 采用PCR定点突变与体内同源重组相结合的方法将HN糖蛋白促细胞融合区域内6个保守氨基酸突变为丙氨酸(A),在BHK21细胞内表达后,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蛋白的表达效率,并分别检测其促细胞融合活性、血细胞吸附能力(也称为受体识别活性)和神经氨酸酶活性.结果 L74A蛋白表达效率降低为72.7%,各突变株蛋白表达效率与野毒株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突变株蛋白促细胞融合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I103A下降幅度最大,为野毒株的9.1%,各突变株蛋白血细胞吸附能力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I1iA的下降最明显,为28.2%,各突变株蛋白的神经氨酸酶活性变化程度不同,其中174A略有升高,为118.6%,L110A下降幅度最大,为5.2%,I103A仅次于L1 10A,为5.7%.结论 新城疫病毒HN糖蛋白促细胞融合区域内的保守氨基酸在细胞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103位异亮氨酸(Ⅰ)是此区域内的关键氨基酸。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miRNA是一类长度为18 ~25个核苷酸的单链非编码RNA分子,参与到调控细胞生长、发育、分化等各个环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miRNA分子也在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和免疫应答中起重要调控作用;肺部疾病患者痰液中miRNA的表达可发生变化[1].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国,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痰是肺泡、气管和支气管的分泌物,含有机体肺组织诸多生物过程的重要产物.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m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We presented a case of anomalous single-coronary artery detected incidentally during routine coronary angiography. A 32-year-old male Chinese patient presented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