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品种龙稻201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来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3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促进水稻新品种龙稻201的推广及应用,本文介绍了龙稻20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配套栽培技术。龙稻201是2008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栽培研究所以五优稻1号为母本、绥粳7号为父本配置的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于2019年5月9日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稻20190009)。2018年龙稻201获得新品种保护权,授权号为CNA022360E。该品种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倒伏等优点。龙稻201适宜在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725℃地区种植。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了解香稻领域的研究现状,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香稻“fragrant rice”和“aromatic rice”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范围为2010年1月1日-2021年8月15日,共计检索到1668篇,并利用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香稻研究领域发文量正处于增长阶段;中国、印度、美国、日本、泰国发文量分别位居该领域前5位;相关文献主要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Chemosphere和Biore
为提高地方院校园林植物学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桂林理工大学实际教学情况,分析园林植物学教学现状和问题,介绍了园林植物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情况。通过具体详细的流程安排,线上教育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科学过程性评价,进一步促进学生知识内化,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为促进玉米新品种龙单90的推广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其亲本来源、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制种要点。龙单90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高产遗传育种研究室2012年以自育系H261为母本、自育系G439为父本杂交育成,具有优质、多抗、高产稳产、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性。该品种于2018年4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玉2018050)。
为促进五味子栽培育种,通过对五味子花期和小孢子发育过程的观察及花芽分化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规律,对五味子成花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五味子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辽宁省五味子花期为4月23日-5月5日;其花药横切面呈蝶形,每枚雄蕊具有4个小孢子囊,同一花内小孢子发育基本同步;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总糖和游离氨基酸在不同枝类叶片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含量高低存在显著差异;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30 mg·L-1硼酸、7.5 g·L-1
为提高柞水木耳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快标准化生产步伐,本文从品种选择、生产配方、栽培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柞水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筛选出了4个适合柞水栽培的黑木耳品种,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精准的栽培管理措施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为提高本科院校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针对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内容抽象繁多,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情况,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接受度差等问题,提出通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设计等途径降低知识难度,通过加强课堂互动、开展专题讨论、案例教学启发及“雨课堂”等智慧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应用能力。
对20个从江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引种到湖南岳阳的杉木家系以及1个岳阳本土1年生杉木普通造林用苗进行树高、地径及保存率等3个指标的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21个杉木家系早期适应性较强,平均保存率达90%以上,且不同家系的保存率达显著性差异;树高和地径在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13个家系的树高均值大于总体均值,占比61.90%,10个家系的地径均值超过总体均值,占比47.62%;树高和地径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84.12%、69.35%,单株遗传力分别为72.79%、42.72%,树高受遗传控
为确定白及的最佳提取工艺,以白及为试验材料,建立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白及化学成分提取优化工艺。运用指纹图谱技术对白及提取工艺方法进行最优筛选,联合应用单因素分析法以及其他统计学方法考察了提取的甲醇浓度、温度、提取时间和药材粒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建立了白及的指纹图谱,选择了16个特征峰,且确定了白及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过6号筛的白及粉末以80%浓度甲醇在55℃水浴加热3.0 h。通过单因素分析以及曲线拟合的结果可以推测,甲醇浓度、温度、提取时间和药材粒度对于提取结果均有影响。该工艺稳定可靠,简便易行,可以在
为研究不同酚酸物质对玛咖发芽的影响,本试验以黑色和黄色玛咖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的乙酸(5,10和15 mmol·L-1)和丙酸(0.5,1.0,2.0和4.0 mmol·L-1)溶液对玛咖种子进行处理,分别测量玛咖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芽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与CK相比,经乙酸处理的黑色和黄色玛咖种子,随乙酸浓度的增加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逐渐增强、芽长变短。同时,低浓度的丙酸(0.5~1.0 mmol·L-1),对玛咖的发芽率有一定的
为提高湖北省白花前胡的生产水平,本文结合市场行情,从白花前胡贮种、选地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白花前胡在湖北房县地理环境条件下的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