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xw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要锻炼学数学的能力,要改变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学会采用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学习,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开展讨论——形成新知——应用反思”的学习方法.
  
  一、平时教学始终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
  
  1.“实”
  即实事求是.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即因材施教,分类推进.
  (1)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
  以B组题为他们的作业,在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的完整、完美.在这方面与中考成绩优良率高不无关系.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在课外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这在2000届全国数学联赛中已见成效.
  (2)注重后进生的转化
  首先,如何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呢?采取低起点,出课本的例题、习题,使之考得兴趣,树立起信心.其次,考不及格者,面批、面改作业,组织补考,直到考好为止.
  (3)注重中档学生成绩的大幅度提高
  这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太牢固,解题时经常丢三拉四.因此,力求解题严密、细心,使其不因此而造成常规失分.
  2.“活”
  即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首先,就是要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点拨法、讨论式、图表法、比较法等多种教学和手段.如平时的应用题,一般可采用图表法来分析题意,列出方程而求解.其次,还要教给学生解题数学思想方法,重视能力培养,加强“联想、想象、转化”思维训练.例如,今年中考最后“压卷题”学生做得较好,这都与平时注重数形思想的强化分不开的.
  3.“准”
  即以课标和教材为准.以课本为主线,严格按照课标要求,狠抓双基、重视训练,同时,还强调学生解题的规范化和准确率,把这个“准”字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和练习中去.
  4“精”
  即要做到精选、精讲、精练、精评.不搞题海战术,但不练习、不强化也不行,这就要认真备教材、教法、学法,使之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这就要从“精”字作文章.
  
  二、把握方向,立足实际,稳步扎实地分阶段地进行复习
  
  “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
  最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复习课还不像新授课有一个基本公认的课堂教学结构.因为有了这个课堂教学结构,就等于有了可供操作的教学程序.
  大家知道,结构的优劣决定功能的大小,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结构就像阶梯一样使教者能胸有成竹地带领学生拾阶而上,进而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 .
  紧扣课标,明确复习目标,合理安排“三轮”总复习.
  (1)第一轮复习“双基”进行归纳复习,全面巩固知识点,适当系统归纳,对县编调研卷中的基本题采取“讲、练、评”,适当强化“双基”训练,力争后进生“脱贫”.
  (2)第二轮复习时,系统梳理各单元知识、综合训练,做到重点问题重点练、难点问题分层练、易混问题对比练、克服定势灵活练.注意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多题一解培养化归思维.
  (3)第三轮紧扣“重点”,力求突破.如何解好最后二道题,是本科成绩好坏之关键.因此,需掌握解题方法、解题规律的解剖、联想、数形转化的思想方法的训练.
  有关专家曾对高考落榜生和高考佼佼者特别是一些地区的高考状元进行过研究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的最大区别不是智力,而是应试中的心理状态.
  也有人曾对影响考试成功的因素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排在第一位的是应试中的心态,第二位的是考前状况,第三位的是学习方法,我们最重视的记忆力却排在第十七位.
  事实上,侧重对考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核已经是各类考试改革的大趋势,应试中的心态对应试的成功将日趋重要.具有良好心理状态的考生,可以较好地预防考试焦虑,较好地运筹时间,减少应试中的心理损伤.
  复习课中的练习与新授课或练习课中的练习都有明显不同.新授课中的练习主要是为了巩固刚学过的新知识,因此,其练习成分是基本习题,占70%左右,侧重于知识方面;练习课中的练习则是为了技能向能力转化,侧重于数学能力的形成;复习课上的练习侧重于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因此,应出示综合性较强的习题让学生练习.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及节俭的生活习惯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儿童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做题能力,还可以体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要